-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6220
- 條形碼:9787559446220 ; 978-7-5594-4622-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本書特色
★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專業博士、日本家庭教育暢銷書作者、成功將兩個女兒送入東大的智慧媽媽——江藤真規的親子溝通術大公開,教你改變話術,讓親子溝通*順暢、*高效,培養出獨立自信的孩子! ★69個日常應用場景,針對3~12歲兒童做事拖沓、不專心、沒有計劃、不合群、不自信等常見行為習慣問題,讓媽媽通過正面溝通,改變孩子的行為與習慣。 ★***剖析焦慮溝通的7大原因及應對方法,利用5大親子溝通秘訣,幫助媽媽解決在親子溝通中遇到的90%的問題。 ★圖文結合,簡單易懂,隨查隨用,通過“焦慮溝通→正面溝通”的轉換示范,媽媽只要照著做,就能夠快速實現溝通話術的大轉變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部分, 什么是焦慮溝通? 、媽媽的焦慮溝通大轉變、焦慮溝通的七大原因、親子溝通的秘訣。主要內容包括: 什么時候容易焦慮溝通? ; 正面溝通能有效減少育兒焦慮等。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目錄
Chapter 1 什么是焦慮溝通?
什么時候容易焦慮溝通? 002
正面溝通能有效減少育兒焦慮 004
從焦慮溝通向正面溝通轉變的過程中要不厭其煩,反復試錯 007
焦慮溝通轉變為正面溝通時的注意事項 008
Chapter 2 媽媽的焦慮溝通大轉變
媽媽*常使用的焦慮溝通 Top 20 012
媽媽的焦慮溝通 性格篇 054
媽媽的焦慮溝通 行為習慣篇 082
媽媽的焦慮溝通 能力篇 130
Chapter 3 焦慮溝通的七大原因
緩解焦慮的關鍵在于塑造“另一個自己” 160
原因一 媽媽很忙碌 162
原因二 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164
原因三 太在意周圍人的看法 166
原因四 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 168
原因五 心愿達成遙遙無期 170
原因六 過度關注孩子不完美的地方 172
原因七 媽媽身體不適 174
Chapter 4 親子溝通的秘訣
傾聽、觀察并支持孩子 180
四大方法,讓孩子知道媽媽在認真傾聽 183
使用正面表述,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185
認可孩子 = 支持孩子 187
媽媽的想法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說服力 189
焦慮溝通→正面溝通的轉換確認表 190
Column
感性語言和理性語言的區別 009
焦慮溝通的關鍵詞 053
改變觀念,挖掘孩子性格的閃光點! 081
這些話絕對不能說!讓媽媽后悔不已的“傷人話語” 129
媽媽口不擇言后該如何補救? 157
無法實現語言轉換怎么辦? 177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節選
chapter 1 什么是焦慮溝通? 什么時候容易焦慮溝通? “焦慮溝通”,顧名思義就是“焦慮不安時說的話”。尤其是在育兒過程中,孩子不聽取自己的忠告一意孤行時,媽媽就會經常對孩子的行為感到焦慮,進而帶著消極的情緒說話。因此,也被稱為“育兒焦慮溝通”。 育兒焦慮溝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 媽媽情緒失控,對著孩子宣泄情緒。(例如,“我真受不了你!”“你真是無可救藥!”) · 乍一聽媽媽的話很善解人意,但會讓人很不舒服。(例如,“反正都是媽媽的錯!”“媽媽都是為了你!”) · 不容置喙地沖孩子大發脾氣,語氣強硬。(例如,“你真是個笨蛋!”“不要狡辯!”) · 使用負面表述,讓孩子害怕。(例如,“晚上熬夜白天怎么起得來!”“再吵就不帶你出去玩了!”) 大多數的焦慮溝通都是一時沖動、情緒難控時脫口而出的氣話。很多時候媽媽們在說完氣話后,會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重了。但即使媽媽在說出氣話的那一瞬間進行了反省,之后遇到同樣的情況,還是會難以避免地說出同樣的氣話來。這也是焦慮溝通的一大特征。 原本媽媽說氣話,也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媽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可愛的。因此,希望孩子能夠知錯就改,變得更優秀。一旦孩子出現失誤,或者做了壞事,媽媽這種強烈的愿望就會轉化成一種近似于憤怒的情緒,氣話也就脫口而出了。 媽媽之所以會說氣話,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親子關系中,媽媽總是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職責,在孩子面前,媽媽應該保持不容辯解的嚴肅態度。誠然,這種想法本身并沒有錯,但如果溝通方式不當,媽媽真正的用意反而會被孩子誤解,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可能讓孩子產生心理創傷。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正面溝通能有效減少育兒焦慮 很多時候,媽媽說氣話,孩子雖然知道媽媽生氣了,但無法理解媽媽的真實想法。比如:“你給我注意點!”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的一句話。但孩子無法理解“注意點”具體指什么。這是因為光靠抽象的語言,小孩子無法明白媽媽的意思。這樣一來,就算媽媽提高嗓門說著氣話,孩子卻還是一頭霧水,而媽媽就會更加生氣,進而火冒三丈,說出更傷人的話來。 那么,要如何切斷這種惡性循環呢?我們都無法長久地壓制自己焦慮的情緒,而本書中“焦慮溝通→正面溝通的轉換確認表”能夠將媽媽在焦慮時所說的氣話轉化為正面的表達,這樣就 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正面溝通,是指對孩子而言指向明確的積極的溝通方式。具體是指可以引導孩子自主思考接下來該做什么的溝通方式。以上文的那句話為例,我們在說完“你給我注意點!”斥責孩子的話后不應馬上結束對話,而應該接著對孩子說:“不如開始做作業吧!”“收拾的時間到了!”提醒孩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孩子得到具體的指令,就會很快行動起來。 正面溝通的*終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自主思考接下來該做什么的習慣。比如,媽媽可以問孩子:“接下來要做什么呢?”“你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沒做呢?”直接給孩子指令,只能暫時改善孩子的行為,媽媽每次都得提醒孩子。但如果孩子養成了自主思考的習慣,不用媽媽催促,孩子也能主動開始做作業或者收拾房間。自主行動能夠自然而然地激發孩子的干勁。總之,正面溝通能讓孩子充滿自信,這一方式值得媽媽們借鑒學習。 正面溝通不僅能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在親子溝通中非常有效。同時,正面溝通還能緩解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種讓媽媽心平氣和、輕松育兒的好方法。 ……
正面溝通:媽媽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作者簡介
[日] 江藤真規 日本知名教育輔導機構 Saita-Coordination 董事長 日本知名教育網站“媽媽學院(Mother College)”創始人 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專業博士 日本家庭教育暢銷書作者 通過自己的育兒經歷,深深感受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進而取得教育輔導方面的相關資質。通過演講、研討會、寫作以及主辦的教育輔導機構,強調家庭在面臨教育轉換期時,親子溝通及母親視野擴展的重要性。 2013年,在大學畢業28年后再度回到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專業進修碩士,現已獲得同專業博士學位。 著有《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7個習慣培養出孩子的“東大腦”》《媽媽不能不知的女孩養育法》《陪伴孩子走過的考試之路》等多部育兒書籍。 育有兩個女兒,并成功培養兩個女兒考入東京大學。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