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綠色超級稻的構想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63087
- 條形碼:9787030263087 ; 978-7-03-026308-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色超級稻的構想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由13章組成, 闡述了綠色超級稻的概念、實踐思路、相關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重點介紹了國內外在水稻功能基因組學、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的分離和功能鑒定、種質資源研究、水稻遺傳改良和栽培領域所取得的*新研究進展。
綠色超級稻的構想與實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綠色超級稻的概念
1.1 我國水稻育種和生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臨的新挑戰
1.2 綠色超級稻的概念
1.3 綠色超級稻培育的策略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稻抗蟲基因資源和遺傳改良
2.1 水稻害蟲
2.2 作物抗蟲性
2.3 抗蟲資源
2.4 抗蟲遺傳及抗蟲基因
2.5 抗蟲育種
2.6 Bt轉基因抗蟲水稻研發
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水稻抗病基因資源和遺傳改良
3.1 水稻主要病害
3.2 植物的抗病性分類
3.3 抗性基因分類
3.4 可用于水稻抗性改良的抗病主效基因及其*佳利用途徑
3.5 具有廣譜和持久抗性特征的QTL基因及其*佳利用途徑
3.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稻抗旱性的分子機制與遺傳改良
4.1 植物抗旱性機制概述
4.2 水稻抗旱性的遺傳學基礎
4.3 水稻抗旱相關基因的鑒定和功能分析
4.4 水稻抗旱性遺傳改良策略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水稻氮磷營養代謝調控基因和利用效率改良
5.1 我國水稻大田生產中氮、磷肥施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5.2 氮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探索
5.3 磷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探索
5.4 其他途徑發掘新的氮磷高效基因資源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稻米品質性狀和遺傳改良
6.1 稻米品質概述
6.2 稻米外觀品質研究進展
6.3 稻米蒸煮與食味品質研究進展
6.4 稻米營養品質的遺傳研究進展
6.5 稻米品質的遺傳改良策略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水稻產量性狀基因和提高產量潛力的途徑
7.1 水稻產量性狀和雜種優勢的遺傳基礎
7.2 株型的遺傳基礎
7.3 QTL的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7.4 水稻高產育種策略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綠色超級稻性狀的基因資源發掘
8.1 水稻種質資源的鑒定利用
8.2 水稻有利基因資源
8.3 水稻基因的發掘策略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水稻功能基因組和綠色超級稻培育
9.1 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內容和意義
9.2 水稻大型突變體庫的創制
9.3 基因的全長cDNA文庫
9.4 基因表達譜的制作
9.5 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功能基因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水稻育種的新趨勢和綠色超級稻的技術集成
10.1 水稻生產的歷史成就
10.2 水稻育種技術及其主要發展階段
10.3 水稻育種新技術和新趨勢
10.4 綠色超級稻育種進展
10.5 綠色超級稻的技術集成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綠色超級稻的生態適應性與高產高效栽培
11.1 水稻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11.2 綠色超級稻的營養特性和養分高效管理
11.3 綠色超級稻的生態適應性
11.4 綠色超級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綠色超級稻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分析
12.1 問題的提出
12.2 研究內容與方法
12.3 水稻生產中關鍵性要素的投人情況
12.4 綠色超級稻的投入產出期望效益
12.5 水稻投入性要素的變動趨勢分析
1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綠色超級稻發展展望
13.1 綠色超級稻的培育和應用均富有挑戰性
13.2 功能基因組研究將為綠色超級稻提供基因、知識和技術基礎
13.3 綠色超級稻育種應充分利用種質資源的遺傳潛力
13.4 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第1章 綠色超級稻的概念
1.1 我國水稻育種和生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臨的新挑戰
1.2 綠色超級稻的概念
1.3 綠色超級稻培育的策略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稻抗蟲基因資源和遺傳改良
2.1 水稻害蟲
2.2 作物抗蟲性
2.3 抗蟲資源
2.4 抗蟲遺傳及抗蟲基因
2.5 抗蟲育種
2.6 Bt轉基因抗蟲水稻研發
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水稻抗病基因資源和遺傳改良
3.1 水稻主要病害
3.2 植物的抗病性分類
3.3 抗性基因分類
3.4 可用于水稻抗性改良的抗病主效基因及其*佳利用途徑
3.5 具有廣譜和持久抗性特征的QTL基因及其*佳利用途徑
3.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稻抗旱性的分子機制與遺傳改良
4.1 植物抗旱性機制概述
4.2 水稻抗旱性的遺傳學基礎
4.3 水稻抗旱相關基因的鑒定和功能分析
4.4 水稻抗旱性遺傳改良策略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水稻氮磷營養代謝調控基因和利用效率改良
5.1 我國水稻大田生產中氮、磷肥施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5.2 氮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探索
5.3 磷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探索
5.4 其他途徑發掘新的氮磷高效基因資源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稻米品質性狀和遺傳改良
6.1 稻米品質概述
6.2 稻米外觀品質研究進展
6.3 稻米蒸煮與食味品質研究進展
6.4 稻米營養品質的遺傳研究進展
6.5 稻米品質的遺傳改良策略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水稻產量性狀基因和提高產量潛力的途徑
7.1 水稻產量性狀和雜種優勢的遺傳基礎
7.2 株型的遺傳基礎
7.3 QTL的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7.4 水稻高產育種策略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綠色超級稻性狀的基因資源發掘
8.1 水稻種質資源的鑒定利用
8.2 水稻有利基因資源
8.3 水稻基因的發掘策略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水稻功能基因組和綠色超級稻培育
9.1 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內容和意義
9.2 水稻大型突變體庫的創制
9.3 基因的全長cDNA文庫
9.4 基因表達譜的制作
9.5 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功能基因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水稻育種的新趨勢和綠色超級稻的技術集成
10.1 水稻生產的歷史成就
10.2 水稻育種技術及其主要發展階段
10.3 水稻育種新技術和新趨勢
10.4 綠色超級稻育種進展
10.5 綠色超級稻的技術集成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綠色超級稻的生態適應性與高產高效栽培
11.1 水稻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11.2 綠色超級稻的營養特性和養分高效管理
11.3 綠色超級稻的生態適應性
11.4 綠色超級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綠色超級稻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分析
12.1 問題的提出
12.2 研究內容與方法
12.3 水稻生產中關鍵性要素的投人情況
12.4 綠色超級稻的投入產出期望效益
12.5 水稻投入性要素的變動趨勢分析
1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綠色超級稻發展展望
13.1 綠色超級稻的培育和應用均富有挑戰性
13.2 功能基因組研究將為綠色超級稻提供基因、知識和技術基礎
13.3 綠色超級稻育種應充分利用種質資源的遺傳潛力
13.4 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