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集住(集合住宅與居住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52275
- 條形碼:9787112252275 ; 978-7-112-2522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集住(集合住宅與居住模式) 內容簡介
集合住宅仍然是當今時代中的主流住宅建設類型,集住群居也依然是當下的主流居住模式。然而在集合住宅批量化建設的背景下,在建設制度、建造方式、開發形式、居住類型、社會關系等諸多要素的影響下,集合住宅的建設模式很難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受到城市化突飛猛進增長的持續影響,集合住宅的建設量已經成為衡量能否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滿足量化產出、迎合城市化進程為依托的城市集合住宅建設勢必就會帶來諸如:住宅設計形式單一化、住宅市場供給方式的壟斷化、因鄰里之間缺乏交流溝通所帶來的住戶之間關系的冷漠化以及住房空置率過高等問題。伴隨著對這些問題的關注與討論,筆者也對這樣的集住模式提出了一些疑問:這樣的居住模式真的能完全滿足人們對于居住這一特殊功能的需求嗎?會不會有適合新時代發展的新型居住模式呢?如果有,什么樣的居住模式既能滿足新時代居住者們的生活需求,又能顛覆現有復制式的居住單元模式呢?人口基數如此之大的城市化潮流中,怎樣才能突破現有居住條件而嘗試新的集合住宅建造模式呢?趨于飽和的城市集合住宅建設是否真的可能完**型居住模式的轉變?面對這些疑惑,對于新型居住建設模式以及住宅建筑設計方式的可行性問題應該從何入手才能找到未知的答案?在湖南省關山鎮“關山偃月”的設計建造項目中,嘗試了以居民合作參與為主的集合住宅建造模式,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對集合住宅的設計與建造給予了新的定義。通過設計實踐,獲得了一些對于新型集合住宅居住和建設模式的感悟,并開始對合作居住展開研究。
集住(集合住宅與居住模式) 目錄
1 集合住宅的源起與分類
1.1 集合住宅的源起
1.2 集合住宅的分類
1.3 “住宅”與“集合”
2 集合住宅——日本
2.1 住宅類型
2.2 同潤會集合住宅
2.3 集住供給與分類
2.4 軍艦島
3 現代集合住宅的產生
3.1 集住開端
3.2 早期集合住宅的幾種類型
4 現代集合住宅的普及與發展
4.1 現代集合住宅的萌芽
4.2 建筑師的探索
4.3 現代集合住宅的傳播
4.3.1 集合住宅的形式
4.3.2 德國
4.3.3 法國
4.3.4 英國
4.3.5 意大利
4.3.6 奧地利
4.3.7 荷蘭
4.3.8 美國
4.4 現代主義建筑大師的貢獻
4.5 國際組織的作用
4.6 現代集合住宅的變化
貳 集住的烏托邦
1 烏托邦源起
2 集住衍變
2.1 “合作居住”的居住模式
2.2 “合作居住”的特點
2.3 “合作居住”的空間布局
2.4 “合作居住”的發展
3 合作建房——日本
3.1 日本“合作居住”的源起
3.2 日本合作建房的類型
3.3 日本合作建房的特點
3.4 日本合作建房的案例
4 集住中國
5 中國合作建房
叁 集住的突圍
1 類型聚焦
1.1 聚焦的方向
1.2 中國的集住實踐
1.2.1 城市的擴張
1.2.2 住區的開發
1.2.3 住區的營造
2 模式轉變
后記
集住(集合住宅與居住模式) 作者簡介
李理,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助理教授,日本千葉大學博士,日本建筑學會會員,日本住宅產業協會會員,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會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