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陳寶國 張光榮/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61180
- 條形碼:9787513261180 ; 978-7-5132-61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陳寶國 張光榮/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內容簡介
中醫經典學習是學好中醫臨床的根本,《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又為中醫經典中的經典,如何學習中醫古藉,如何學好中醫經典,除推薦的理論探究外,臨床修練是關鍵,因為中醫經典來源于臨床,如果只學習理論,那勢必脫離臨床,也就無從談學好經典。培養一名很好的中醫臨床人才,中醫經典學習是關鍵,這從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出的全國很好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研修項目“學經典,作臨床”可見一斑。我們在中醫專碩培養的教學過程中,體會到中醫經典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案例學習是臨床修練之必經之路,因而我們想編寫一本經典理論與臨床結合之書,書名暫定為《經典教學案例實訓》。可供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碩士研究生班教材以及中醫臨床、中西醫結合、針推等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選修課程教材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材。
本書參考《中醫內科學》病名目錄,每個病名至少選擇3個以上經典方劑診療案例,將三部經典案例隨機編排,學生在學習中可靈活選擇運用相應經典條文、方劑進行分析學習,這樣有助于經典之間學習、融會。每個案例后附經典原文,供學生案例分析后進一步學習,重現經典回歸臨床。每個案例后還附有相應的“問題討論”, 讓學生體驗學習經典之全新感覺。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陳寶國 張光榮/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目錄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
案例六
第二章 發熱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
案例六
案例七
案例八
案例九
案例十
案例十一
案例十二
案例十三
案例十四
案例十五
案例十六
案例十七
案例十八
案例十九
案例二十
案例二十一
案例二十二
案例二十三
案例二十四
案例二十五
案例二十六
案例二十七
案例二十八
案例二十九
案例三十
案例三十一
第三章 咽喉疾病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
第四章 咳嗽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
案例六
案例七
案例八
案例九
案例十
案例十一
案例十二
案例十三
案例十四
案例十五
案例十六
案例十七
案例十八
案例十九
案例二十
……
第五章 喘咳
第六章 頭痛
第七章 胃痞
第八章 胃脘痛
第九章 嘔吐
第十章 呃逆
第十一章 腹痛
第十二章 腹脹
第十三章 脅痛
第十四章 便秘
第十五章 泄瀉
第十六章 下利
第十七章 小便不利
第十八章 淋證
第十九章 水腫
第二十章 腎水病
第二十一章 不寐
第二十二章 心悸
第二十三章 痹病
第二十四章 汗證
第二十五章 痿病
第二十六章 黃疸
第二十七章 腰痛
第二十八章 郁證
第二十九章 震顫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陳寶國 張光榮/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節選
《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案例一 呂某,女,67歲。 患者患慢性咽部疼痛10余年,時作時止,發作時僅以西瓜霜含片等潤之,略解燃眉,來診時正值發作,自言痛勢不甚,只是干癢難耐,數日不解,不能正常飲食、睡眠。查體:神疲氣怯,面色淡黃,色淡無華,咽部未見明顯紅腫,舌淡苔潤,脈沉緩,雙寸無力。 【獨立診斷】病因為寒;病所在少陰;病機乃陽虛陰寒,虛陽浮越,津不上承。 【綜合辨證】素體陽虛,誤用清熱藥傷陽。 【治法方藥】法宜散寒通陽;方選甘草干姜湯。 甘草30g,干姜15g,桔梗10g。 【調護醫囑】不可妄意服用寒冷清熱之品。 【療效觀察】1劑知,4劑已,連進10劑,年余未發。藥僅3味,而其效若斯。 按:患者自言火大,不禁令筆者起疑。綜觀患者脈證,并未見明顯火熱之象,相反是證類虛寒,養陰清熱之劑不可遽投。況且詢問之下,患者亦曾用過清熱瀉火之劑,并無顯效,其證果然是上焦虛寒所致。思及《傷寒論》中言:“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此條文所論乃是傷寒夾虛誤汗引發的上焦陽虛的變證,其中“咽中干”一語得非此患者咽痛干癢之旁證耶,并且“虛寒咽痛”少陰病等篇多有提及,屬寒邪客之者,主以半夏散及湯,亦散寒通陽之意也。且考病家痛勢綿綿、紅腫不顯,定非實熱之征,神疲氣怯、舌淡苔潤、雙寸無力,屬虛寒者何疑,乃遵經旨,放膽投以甘草干姜湯。 [李權英.甘草干姜湯治驗舉隅.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3):359.] 【經典溫故】 《傷寒論》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問題討論】 1.此方為何用干姜而不用附子? 參考答案:引案中“此條文所論乃是傷寒夾虛誤汗引發的上焦陽虛的變證,其中‘咽中干’一語得非此患者咽痛干癢之旁證耶,并且‘虛寒咽痛’少陰病等篇多有提及,屬寒邪客之者,主以半夏散及湯,亦散寒通陽之意也。且考病家痛勢綿綿、紅腫不顯,定非實熱之征,神疲氣怯、舌淡苔潤、雙寸無力,屬虛寒者何疑”,干姜溫中,主上焦陽氣,附子補火助陽,主溫下焦陽虛。本案患者上焦陽氣虛,致虛寒郁閉上焦而咽干痛,故使用干姜溫中,使氣機通暢,郁熱得散。 2.甘草干姜湯證與芍藥甘草湯證的病機及辨證要點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甘草干姜湯證的病機是中陽不足;其辨證要點是肢厥,煩躁,吐逆,舌淡,脈微。芍藥甘草湯證的病機是陰液不足,筋脈失養;其辨證要點是腳攣急,經脈攣急,舌紅,脈細。 ……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經典臨證思維案例實訓/陳寶國 張光榮/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作者簡介
陳寶國,55歲,研究生學歷,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著有《 中醫經典方證案例研究》,江西科技出版社,2016;《中醫臨證指要》,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