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山的那一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1309
- 條形碼:9787208131309 ; 978-7-208-13130-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的那一邊 本書特色
如果你是李德·哈特迷,就會知道他有多么喜愛《山的那一邊》!這是一部鐵桿軍事歷史迷的必讀書! 亞馬遜網站評論 李德·哈特的又一部力作!他用采訪德國將領的珍貴機會,深度洞察德國在二戰中的作戰細節和軍事思考。書中德國將領對德國為什么拖延進攻敦刻爾克、為什么進攻挪威和希臘、與希特勒周旋戰爭策略到底有多困難等問題作了一一解答。 亞馬遜網站評論 李德·哈特讓這些被俘的德國將軍變得健談,從而成就了這部簡潔、易讀、絕對迷人的佳作!書中一些德國將領的開誠布公令人耳目—新! 亞馬遜網站評論
山的那一邊 內容簡介
《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是一部獨特的二戰史,大部分來自李德·哈特在紐倫堡對德國高級將領的審訊記錄。 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將與布盧門特里特、倫德施泰特、托馬、克萊斯特、海因里希、一曼陀菲爾、施圖登特等德國將領的談話匯集起來,刪繁就簡,并在記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結論。 他讓德國將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敘述者,這就是所謂的“山的那一邊”——指代德軍在二戰中的心理和各項軍事方針,由此《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記錄的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的證據,讀者也能從德國將領的描述中感受當時的真實氛圍、領略戰爭的成敗細節。《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精彩程度不亞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山的那一邊 目錄
本版序言
**部分 希特勒的將領
**章 自尋死路的分裂
第二章 澤克特打造軍隊
第三章 布隆貝格和弗里奇時期
第四章 勃勞希契和哈爾德時期
第五章 古德里安將軍——初期勝利的締造者
第六章 “陽光下的戰士”——隆美爾
第七章 陰影下的軍人
第八章 “老衛兵”——倫德施泰特
第二部分 走向戰爭
第九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十章 裝甲部隊的崛起
第三部分 德國將領眼中的戰爭
第十一章 希特勒如何打敗法國和拯救英國
第十二章 兵臨敦刻爾克時下令“暫停進軍”
第十三章 法國戰事的終結和德軍首次受挫
第十四章 啞火于地中海
第十五章 希特勒入侵蘇聯
第十六章 何以兵敗莫斯科
第十七章 兵敗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第十八章 兵敗斯大林格勒之后
第十九章 紅軍
第二十章 盟軍進攻意大利
第二十一章 諾曼底失陷
第二十二章 西線指揮部眼中的刺殺希特勒密謀
第二十三章 希特勒孤注一擲——第二次阿登戰役
第二十四章 希特勒——一位年輕將領的看法
結論
德軍高級將領列表
譯名對照表
戰爭是政治的破產(譯后記)
山的那一邊 作者簡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國軍事記者、軍事理論家、戰略學家。生于法國巴黎。早年就讀于英國劍橋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任步兵團軍官,并曾在戰斗中負傷。后來加入英國皇家軍事教育協會。一戰結束后,先后服務于《英國每日電訊報》(1925-1935)和《英國泰晤士報》(1935-1939),從事軍事記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時也是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在軍事學上提出了“間接路線”的觀念以及涵蓋軍事以外領域的“大戰略”概念,同時他也是現代戰爭“裝甲兵”作戰的鼓吹者。李德哈特與克勞塞維茲同時被譽為西方戰略思想史中的兩位現代戰略大師。主要著作有:《大戰略——間接路線》、《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沙漠之狐隆美爾》等。1966年被英國皇家授予爵士勛章。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