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0254
- 條形碼:9787121400254 ; 978-7-121-4002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計算機技術相關從業人員,包括計算機軟件程序員、測試工程師、產品經理、運維工程師、項目經理、技術經理、技術總監等★ 本書是全方位講解IT技術人技能的首著 ★ 本著幫助更多技術同行向上生長的想法 ★ 所涵蓋內容是經過作者精心整理和總結的 ★ 更適合國內互聯網公司技術職場環境 ★ 可讓技術人員更全面地認識并提高自己 ★ 主要的內容涉及:技術人的職場定位、 思維方式升級、職場溝通、架構思維、 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技術轉管理會踩的坑 有效管理的原則、打造高效組織架構、 團隊高效執行力、技術人才的選用育留、 管理者的自我修養、管理者的商業思維 ★ 更有作者近20年相關從業經驗的總結 ★ 這是一本解決技術人的職業困惑之作 ★ 也是一本指導技術人全方位提升之作 ★ 不同的讀者都將從本書中獲益匪淺 ★ 職場小白可為未來騰飛打下牢固基礎 ★ 資深工程師可打開職場的另一片天地 ★ 技術管理者可提升商業思維, 實現“技術驅動商業騰飛”的夢想 ★ 真正掌握本書這72項技能, 你必能成為“技術職場超級個體”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幫助IT技術人員提升職場核心技能、架構思維、團隊管理能力、商業認知,讓每一位普通的技術從業者,修煉成為“技術職場不錯個體”,通過全面升級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突破瓶頸,實現職場躍遷。本書按照技術職場人的成長軌跡,首先關注技術人的職場定位、思維方式升級、職場溝通、架構思維、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然后介紹從技術轉管理會踩的坑、有效管理的原則、打造高效組織架構、團隊高效執行力、技術人才的選用育留、管理者的自我修養、管理者的商業思維。全書總結了從程序員到技術高管,所需的72項技能。這些技能來自50多位一線互聯網公司從業者的經驗總結,以及作者將近20年的職場經驗。如果你是技術職場小白,本書的“技術人的自我修養”“思維方式的升級”“學習力與創新力”等章節,可以幫助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提升思維能力、提高學習力和創新力,為進入更大的平臺打下牢固堅實的基礎。如果你是尋求突破的資深工程師,本書的“技術人的難‘言’之痛”“技術人都要學的架構思維”“管理中常見的‘坑’”等章節,可以幫助你提升溝通技巧和架構思維,跨越從技術到管理的鴻溝,發掘更多自身的可能性,突破“35歲職場現象”,打開技術職場的另一片廣闊天地。如果你是技術管理者,本書的“有效管理的原則”“打造高效的組織架構”“團隊高效執行力”“管理下屬:人才的選用育留”“管理者的自我修養”“技術人的商業思維”等章節,可以幫助你提升商業思維,掌握業界靠前的團隊管理工具,實現“技術驅動商業騰飛”的夢想。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目錄
第1章 技術人的自我修養 / 1
1.1 黃金圈理論:讓自己更值錢的5個能力 / 2
1.2 重新定義自己:NLP理論的實踐 / 8
1.3 成為職場“成年人”的6個準則 / 11
1.4 低效的本質:“殺死”效率的7個習慣 / 16
1.5 情緒是人的底層操作系統,掌控情緒的6個方法 / 21
1.6 修煉的路徑:BAT的職級晉升機制剖析 / 25
第2章 思維方式的升級 / 37
2.1 六頂思考帽: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如何毫發不傷地談需求 / 38
2.2 系統性思維:像CEO那樣思考 / 42
2.3 歸納法:所有高級的認知,都始于歸納法 / 45
2.4 揪頭發思維:阿里巴巴“三板斧”,眼界、胸懷、超越伯樂 / 47
2.5 舍得思維:舍與得之間,成就你的職場輝煌 / 49
第3章 技術人的難“言”之痛 / 52
3.1 用工程師的方式分解溝通公式 / 53
3.2 金字塔原理:讓你的表達更有邏輯性 / 56
3.3 電梯間匯報:改變你職場命運的黑技能 / 59
3.4 技術演講:如何做一場有趣有料的技術分享 / 62
3.5 如何挖掘事實真相:5why分析法 / 65
第4章 技術人都要學的架構思維 / 69
4.1 中臺架構的本質及落地 / 70
4.2 CAP定理在大型互聯網系統架構中的應用 / 78
4.3 妙用“緩存”,應對億級流量峰值 / 82
4.4 善用“消息”,給復雜系統解耦 / 86
4.5 分布式數據庫,應對海量數據復雜SQL查詢場景 / 89
4.6 微服務,大型復雜系統的架構實踐 / 95
4.7 跨端解決方案:React Native與Flutter / 102
4.8 Serverless架構的現狀與未來 / 106
第5章 學習力與創新力 / 112
5.1 幸存者偏差:需求分析、線上事故分析的誤區 / 113
5.2 庫伯學習圈和費曼學習法:10倍速學習能力的秘密 / 116
5.3 硅谷創新的秘密:設計思維 / 119
5.4 如何快速掌握一門編程語言 / 121
5.5 如何快速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 124
第6章 管理中常見的“坑” / 128
6.1 技術轉管理,必須邁過的9道坎 / 129
6.2 定位與角色認知:管理者到底管什么 / 136
6.3 性格心理 / 139
6.4 技術管理者,是否要丟掉技術 / 142
6.5 實踐案例:“我30歲了還沒有轉管理,慌得很!” / 145
第7章 有效管理的原則 / 150
7.1 稻盛和夫:管理者的成功方程式 / 151
7.2 高效管理的6個原則 / 155
7.3 5位世界管理大師談管理 / 158
7.4 實踐案例:阿里巴巴的管理“三板斧”剖析 / 162
第8章 打造高效的組織架構 / 167
8.1 帕金森定律:互聯網時代組織模式的3個特點 / 168
8.2 中臺組織:小前臺、大中臺的組織架構 / 170
8.3 區塊鏈組織:面向未來的社會化組織協作方式 / 173
8.4 彼得原理:有效激勵技術人員的14個方法 / 175
8.5 實踐案例:以“奈飛”為代表的硅谷工程師文化 / 178
第9章 團隊高效執行力 / 182
9.1 Google高效的秘密:OKR實踐 / 183
9.2 硅谷10倍速工程效能提升方法 / 189
9.3 麥肯錫解決問題7步法 / 194
9.4 互聯網精益敏捷與項目管理 / 197
9.5 實踐案例:華為高效執行力剖析 / 204
第10章 管理下屬:人才的選用育留 / 208
10.1 如何“搶”人:吸引人才的四大招式 / 209
10.2 情境領導:四象限員工管理法則 / 216
10.3 員工激勵:“持續幸福模型”“雙因素理論”的應用 / 219
10.4 員工績效管理:KPI和IDP方法 / 223
10.5 實踐案例:像“零售業的黃埔軍校”寶潔那樣培養員工 / 228
第11章 管理者的自我修養 / 232
11.1 什么是管理思維?講透6種管理思維 / 233
11.2 古狄遜定理:不做一個累壞的管理者 / 235
11.3 奧卡姆剃刀定律:管理要做減法 / 237
11.4 中層思維:阿里巴巴中層的抓大、放小、管細 / 239
11.5 向上匯報:怎么說,領導才愿意聽 / 241
11.6 業務敏感:如何成為懂業務的技術專家 / 243
第12章 技術人的商業思維 / 246
12.1 培養商業敏感度的兩個方法 / 247
12.2 財務常識:看懂三張報表 / 249
12.3 市場營銷:BFD法則、4U原則、定位理論 / 251
12.4 精益創業:從0到1的步驟 / 255
12.5 實踐案例:從月薪3K的中專生,到身家千萬的CTO!人生*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 257
12.6 寫在末尾的話:真正聰明的人,都堅信長期主義 / 263
72項技能列表 / 266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節選
30歲還沒走上技術管理崗位,后面的職業道路有哪些選擇 除了技術管理崗位,職業道路還有許多選擇,下面列出4種常見的選擇。 **,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先沉淀技術再升級做技術管理。 對程序員而言,從技術轉管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先把技術基礎夯實,再去做管理,管理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揠苗助長式的升遷,將使未來的職業發展受到限制。 小張同學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小張是推薦引擎方面的專家,幫助公司從0到1建立起了推薦引擎技術平臺,與產品、開發、測試人員協作得非常順暢。這時,公司打算晉升他為技術經理,負責推薦引擎平臺的產品研發。 小張經過慎重的思考,婉拒了這個機會,他認為自己的技術實力和各方面的沉淀還不足以承擔起技術管理工作,他決定在當前崗位上繼續精進一段時間。 換句話說,即便小張沒有成為技術經理,公司也已經把他列為重點培養對象了,他的上升空間是不可限量的。 第二,在技術上繼續精進,成為某領域的專家或架構師。 成為管理者還是技術專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工作價值觀”。明尼蘇達大學的兩位學者Rene V.Dawis和Lloyd H.Lofquist有一項研究成果:工作適應理論(Work Adjustment Theory),這個理論把“工作價值觀”細分成6個維度: l 成就:你如何看待工作成就感; l 舒適:你是否看重工作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l 地位:你是否追求晉升成為管理者; l 利他主義:你是否想做一份幫助他人的工作; l 安全感:你是否希望公司更透明、更一視同仁; l 自主權:你是否希望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對這些因素的關注程度,決定了職業發展的方向,例如: l 你如何看待成就感呢?是以一己之力解決技術難題更“爽”?還是看著自己提拔的年輕人一起打造偉大的產品更“爽”呢? l 你是否追求晉升,是否喜歡管理人? l 你是否希望得到更大的自主權?一般來說,作為專家更具有自主權,而不是作為領導更有自主權。因為很多公司領導被上級的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下屬也需要自己帶,自主決策的空間并沒有想象中大。 大家不妨用“工作適應理論”作為思考框架,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不要盲目地跟隨大眾的價值判斷,認為只有做技術管理才能走上人生巔峰。 第三,選擇轉行,不再跟技術死磕。 技術人員通常可以轉產品人員、轉商務人員。在騰訊內部,產品經理大多數都是有技術背景的人,一般畢業后進入騰訊,先做兩三年開發,對產品感興趣的人會轉崗做產品經理。 陳曉菲就是技術人員轉產品人員的例子,畢業后她一直從事前端開發工作,工作一年以后,她的產品敏感度漸漸顯露出來了,經常跟產品經理探討產品背后的設計邏輯、應用場景和用戶痛點等。 產品經理跟她開玩笑:你很有產品思維,要不要考慮轉崗做產品經理呢? 一句看似玩笑的話,卻被陳曉菲記在了心里,“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經過自己的努力,陳曉菲*終通過了轉崗面試,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關于轉行,“三界之外無量天”,筆者身邊就有技術人員轉行玩搖滾的、成為網紅編劇的、寫自媒體成為大V的、去大理開旅店的。總之一句話:做什么不重要,追隨內心吧。 第四,技術創業,開辟一番新天地。 如果在某個技術領域積累得足夠深,并有機會接觸一些潛在客戶,技術創業是很好的選擇,筆者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云平臺技術專家劉航,在技術圈小有名氣,經常在各大技術論壇上分享自己的技術經驗,還利用周末的時間到其他企業去解決技術難題。經過慎重的思考,劉航決定辭職創業,成立一家云技術服務公司,幫助企業解決上云的問題,提供技術云套件產品,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 從事技術管理工作,成為技術總監或CTO,無非名頭響一點、錢掙得多一點,但這并不是技術職場成功的唯一標準。許多技術媒體對技術管理過分地頂禮膜拜,以“沒有做技術管理就是失敗”這樣的論調傳播焦慮,好像30歲還沒做技術管理就應該反省人生。 雖然,人沒有了夢想跟咸魚沒有分別,但是并不等于30歲不做管理就是咸魚一條,每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不一樣,決定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硅谷寫程序寫到60歲的技術專家依然有崇高的地位,同樣受人尊重。
技術人修煉之道:從程序員到百萬高管的72項技能 作者簡介
黃哲鏗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 暢銷書《技術管理之巔》作者、“技術領導力”社區發起人。 曾擔任1藥網技術VP、海爾農業電商CTO、1號店技術總監。 擅長大型互聯網系統規劃和建設、大型技術團隊治理,擁有多項互聯網信息采集、區塊鏈等領域的技術發明專利。 曾擔任InfoQ、CSDN、IT168等組織的技術大會出品人、主持人及演講嘉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