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8983
- 條形碼:9787030648983 ; 978-7-03-0648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部分從生物多樣性概念及其價值入手,介紹了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概念、重要意義和價值。第二部分回顧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展情況。第三部分著重介紹了云南省生物多樣性的主要特征和保護措施。第四部分是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回顧了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取得的成就。第五部分系統全面地梳理分析了我國和我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與各類公約履約機制上存在的主要空缺。第七、八部分,是對我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一些法律規范,明確了事權劃分、規劃管理、建設管理、監測和報告制度、資源利用與惠益分享制度(遺傳資源獲取與生物掠奪)、公眾參與制度、靠前合作制度、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制度等制度。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研究 目錄
目錄
1 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 1
2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立法進展 3
2.1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 3
2.1.1 是建設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 3
2.1.2 是云南履行守護國家核心戰略資源重大責任的需要 3
2.1.3 是為國家和人類守護法定保護地以外生物多樣性的需要 4
2.1.4 是保護好云南特有狹域物種的迫切需要 4
2.1.5 是控制云南基因資源外流,公平分享惠益的重要手段 5
2.2 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的背景 6
2.2.1 物種保護相關公約 6
2.2.2 國際保護地體系與相關公約 8
2.2.3 《名古屋議定書》與“愛知目標” 11
2.2.4 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享 11
2.2.5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12
2.3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進展 13
2.3.1 國家背景 13
2.3.2 保護立法進展 13
2.3.3 《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行動與進展 15
2.3.4 惠益分享立法 16
2.3.5 外來物種防范與控制 18
3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特征 19
3.1 總體空間分布格局 19
3.2 生物多樣性特征 20
3.2.1 遺傳資源多樣性 20
3.2.2 物種多樣性 21
3.2.3 生態系統多樣性 22
3.2.4 景觀多樣性 24
3.2.5 分類系統發育完整性 25
3.2.6 特有性與脆弱性 25
3.2.7 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共生 27
4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與可持續利用 29
4.1 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 29
4.1.1 就地保護 29
4.1.2 遷地保護與極小種群保護 31
4.1.3 離體保護 31
4.1.4 保護小區 32
4.2 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 33
4.2.1 生態旅游 33
4.2.2 農作物資源 34
4.2.3 植物資源 34
4.2.4 微生物資源 38
4.2.5 昆蟲資源 39
4.2.6 魚類資源 39
5 云南省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的依據和立法進展 40
5.1 立法依據 40
5.2 立法進展 40
5.2.1 地方立法進展 40
5.2.2 物種相關立法 40
5.2.3 保護地相關立法 40
5.2.4 遺傳資源與惠益分享相關立法 41
6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的基本思路 42
6.1 指導思想 42
6.2 基本原則 42
6.2.1 保護優先,持續利用 42
6.2.2 國家干預,政府主導 42
6.2.3 公眾參與,強化意識 43
6.2.4 搶救保護,惠益共享 43
6.2.5 國際合作,相互促進 43
7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相關的主要問題的探討與分析 44
7.1 事權劃分 44
7.1.1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機構的主體地位 44
7.1.2 數據信息共享 45
7.2 調查與監測 45
7.2.1 加強本底調查與監測 45
7.2.2 保護物種名錄更新以及保護與利用法規之間的銜接 46
7.2.3 外來物種管理 47
7.2.4 傳統保護知識和實踐的挖掘與搶救性保護 49
7.3 規劃管理 49
7.3.1 建立健全保護區管理機構 49
7.3.2 保護地規劃與管理 50
7.3.3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 52
7.3.4 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53
7.3.5 保護小區規劃與管理 53
7.3.6 土著魚類保護 53
7.3.7 動物放生管理 54
7.4 建設管理 54
7.4.1 建設國家公園體制 54
7.4.2 開發與利用制度 56
7.4.3 保護地體系的補償制度 56
7.5 資源開發利用 59
7.5.1 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 59
7.5.2 遺傳資源的知識產權制度 61
7.6 國際合作 62
7.6.1 與自然保護的政府間組織和國際組織的合作 63
7.6.2 與毗鄰國家和地區的跨境合作 63
7.6.3 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65
7.7 知識普及與宣傳教育 65
7.7.1 法律法規與執法宣傳教育 65
7.7.2 科學知識普及與宣傳教育 66
8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應確立的主要法律制度 67
8.1 事權劃分制度 67
8.2 調查與監測制度 67
8.3 規劃管理制度 67
8.4 建設管理制度 68
8.5 資源開發利用制度 68
8.6 公眾參與制度 68
8.7 國際合作制度 69
附件1 相關法律法規 70
附件2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74
參考文獻 80
1 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 1
2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立法進展 3
2.1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 3
2.1.1 是建設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 3
2.1.2 是云南履行守護國家核心戰略資源重大責任的需要 3
2.1.3 是為國家和人類守護法定保護地以外生物多樣性的需要 4
2.1.4 是保護好云南特有狹域物種的迫切需要 4
2.1.5 是控制云南基因資源外流,公平分享惠益的重要手段 5
2.2 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的背景 6
2.2.1 物種保護相關公約 6
2.2.2 國際保護地體系與相關公約 8
2.2.3 《名古屋議定書》與“愛知目標” 11
2.2.4 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享 11
2.2.5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12
2.3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進展 13
2.3.1 國家背景 13
2.3.2 保護立法進展 13
2.3.3 《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行動與進展 15
2.3.4 惠益分享立法 16
2.3.5 外來物種防范與控制 18
3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特征 19
3.1 總體空間分布格局 19
3.2 生物多樣性特征 20
3.2.1 遺傳資源多樣性 20
3.2.2 物種多樣性 21
3.2.3 生態系統多樣性 22
3.2.4 景觀多樣性 24
3.2.5 分類系統發育完整性 25
3.2.6 特有性與脆弱性 25
3.2.7 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共生 27
4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與可持續利用 29
4.1 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 29
4.1.1 就地保護 29
4.1.2 遷地保護與極小種群保護 31
4.1.3 離體保護 31
4.1.4 保護小區 32
4.2 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 33
4.2.1 生態旅游 33
4.2.2 農作物資源 34
4.2.3 植物資源 34
4.2.4 微生物資源 38
4.2.5 昆蟲資源 39
4.2.6 魚類資源 39
5 云南省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的依據和立法進展 40
5.1 立法依據 40
5.2 立法進展 40
5.2.1 地方立法進展 40
5.2.2 物種相關立法 40
5.2.3 保護地相關立法 40
5.2.4 遺傳資源與惠益分享相關立法 41
6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的基本思路 42
6.1 指導思想 42
6.2 基本原則 42
6.2.1 保護優先,持續利用 42
6.2.2 國家干預,政府主導 42
6.2.3 公眾參與,強化意識 43
6.2.4 搶救保護,惠益共享 43
6.2.5 國際合作,相互促進 43
7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相關的主要問題的探討與分析 44
7.1 事權劃分 44
7.1.1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機構的主體地位 44
7.1.2 數據信息共享 45
7.2 調查與監測 45
7.2.1 加強本底調查與監測 45
7.2.2 保護物種名錄更新以及保護與利用法規之間的銜接 46
7.2.3 外來物種管理 47
7.2.4 傳統保護知識和實踐的挖掘與搶救性保護 49
7.3 規劃管理 49
7.3.1 建立健全保護區管理機構 49
7.3.2 保護地規劃與管理 50
7.3.3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 52
7.3.4 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53
7.3.5 保護小區規劃與管理 53
7.3.6 土著魚類保護 53
7.3.7 動物放生管理 54
7.4 建設管理 54
7.4.1 建設國家公園體制 54
7.4.2 開發與利用制度 56
7.4.3 保護地體系的補償制度 56
7.5 資源開發利用 59
7.5.1 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 59
7.5.2 遺傳資源的知識產權制度 61
7.6 國際合作 62
7.6.1 與自然保護的政府間組織和國際組織的合作 63
7.6.2 與毗鄰國家和地區的跨境合作 63
7.6.3 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65
7.7 知識普及與宣傳教育 65
7.7.1 法律法規與執法宣傳教育 65
7.7.2 科學知識普及與宣傳教育 66
8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立法應確立的主要法律制度 67
8.1 事權劃分制度 67
8.2 調查與監測制度 67
8.3 規劃管理制度 67
8.4 建設管理制度 68
8.5 資源開發利用制度 68
8.6 公眾參與制度 68
8.7 國際合作制度 69
附件1 相關法律法規 70
附件2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74
參考文獻 8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