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近代工業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6133
- 條形碼:9787520306133 ; 978-7-5203-061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工業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作者研究中國近代手工業及其在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中的地位、中國現代資本主義的產生、民族資本主義現代化、中國工業生產力變動、中國工業資本估計問題、中近代的產業革命精神等中國近代工業化問題的主要專題文章,主要文章有中國近代手工業及其在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中的地位、中國資本主義現代企業的起步、1933年中國制造所得、中國工業資本估計等。
中國近代工業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目錄
一 中國近代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近代手工業及其在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中的地位
中國近代茶葉的對外貿易和制茶業中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
中國近代生絲的對外貿易和繅絲業中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
從繼昌隆繅絲廠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從上海機器織布局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關于民族資本現代企業產生問題的討論
論中國資本主義兩個部分的產生——兼論洋務企業和中國資本主義的關系問題
二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艱難歷程
中國資本主義現代企業的起步
中國資本主義現代企業產生過程中的若干特點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民族工業
20世紀30年代中國城鄉手工業問題初探
抗日戰爭前中國的工業生產和就業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綜述
論近代中國的產業革命精神
三 中國近代工業化水平評估
1933年中國制造業所得
抗日戰爭前中國工業生產中外廠生產的比重問題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生產指數初步研究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資本、就業與生產估計
大陸解放前夕國民黨官營事業資產估計
中國工業生產力變動初探(1933-1947)
中國工業資本估計的幾個基本問題
中國近代手工業及其在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中的地位
中國近代茶葉的對外貿易和制茶業中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
中國近代生絲的對外貿易和繅絲業中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
從繼昌隆繅絲廠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從上海機器織布局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關于民族資本現代企業產生問題的討論
論中國資本主義兩個部分的產生——兼論洋務企業和中國資本主義的關系問題
二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艱難歷程
中國資本主義現代企業的起步
中國資本主義現代企業產生過程中的若干特點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民族工業
20世紀30年代中國城鄉手工業問題初探
抗日戰爭前中國的工業生產和就業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綜述
論近代中國的產業革命精神
三 中國近代工業化水平評估
1933年中國制造業所得
抗日戰爭前中國工業生產中外廠生產的比重問題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生產指數初步研究
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工業資本、就業與生產估計
大陸解放前夕國民黨官營事業資產估計
中國工業生產力變動初探(1933-1947)
中國工業資本估計的幾個基本問題
展開全部
中國近代工業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作者簡介
汪敬虞,又名汪馥蓀。1917年7月20日生于湖北蘄春。1937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后轉入經濟系學習。1943年大學畢業后,進入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46年改任助理研究員。194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55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79年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85年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1999年1月退休。2006年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榮譽學部委員。1988-1998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汪敬虞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經濟史學家。他在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近代買辦、中國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發生、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史的中心線索等方面,以及經濟史研究的資料建設方面,成就卓著.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