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史:理論與書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91337
- 條形碼:9787564191337 ; 978-7-5641-913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史:理論與書寫 內容簡介
收入本書的十多篇文章, 系著者自本世紀初擔任東南大學藝術學專業博士生學位課程《藝術史專題研究》以來歷年講稿之整理匯輯, 分為“藝術史原理樜談”“中外藝術史概觀”“藝術家舉隅”三編, 圍繞“藝術學理論視野下的藝術史理論和書寫”這一母題展開, 內容涉及原理、史論、方法和資料, 力圖追蹤學界前沿, 突出創新。
藝術史:理論與書寫 目錄
上編:藝術史原理摭談
藝術定義與藝術史新論
——兼對前人成說的梳理和回應
一、前人“藝術”定義之評說
二、關于定義和史的正面回應
三、現狀與對策
藝術史認識論
——基于前人相關觀點的梳理和回應
藝術史再認識
一、打通和綜合:跨界的藝術史觀
二、觀念上?地理上?——中心論再議
三、必須突破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的迷障
四、應當同時關注藝術家和藝術品,關注聯系和規律
五、幾點思考
藝術魅力:真實生命之內充
生命層級與藝術表現
生命淪落與藝術輝煌
——一種特殊反比效應
藝術史三段論:原始、古典、現代
關于藝術史模式與藝術史分期的若干問題
一、對既有模式的檢視和回應
二、藝術史分期之關鍵:原始、古典和現代
三、結論
中編:中外藝術史概觀
史前藝術論略
——基于歐洲考古學成果和一般藝術學的角度
一、雕塑——現存*早的史前藝術遺存
二、洞穴壁畫——成就*高的史前藝術
三、史前音樂和舞蹈——隱身在造型藝術背后的表演藝術
四、結論——藝術史不是從東方開始,而是自西方發端。黑格
爾理論中的象征型藝術不應局限在古代東方的金字塔,也
應當包括史前藝術
非西方藝術委頓與藝術全球化
——兼談所謂國際化問題
一、殖民化與美非等洲藝術傳統的中斷
二、東方西化與現代藝術的趨同
三、全球化所帶來的藝術史話題
世界藝術史論綱
——基于人類藝術發展中的地域性流變
一、史前藝術尋根——歐洲大地
二、地中海的輝煌
三、東方之光
四、歐洲重登巔峰
五、藝術現代化與世界藝術革命
審美解放與藝術變遷
——兼談中國藝術史的分期問題
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史揆要
——附論《藝概》
一、上古:藝術理論分屬諸子美學,實用工藝理論首先獨立
二、中世:門類藝術理論分別發展
三、近世:由分而合——中國古代藝術理論趨向成熟
四、劉熙載和《藝概》: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新舊交合點
元代藝術與中國藝術
一、文人畫:造型藝術主體由尚實轉向尚意
二、元曲:聽覺藝術的轉型與綜合性藝術的提升
三、元代:近古藝術的開端
下編:藝術家舉隅
從知恩圖報到自悔自責
——試析趙孟頫的心態歷程
一、知恩圖報,赤心輸誠
二、“自念”頓悟,自悔“罪出”
遁入畫境:黃公望等心態描述
——元末文人心態研究之一
浪子·斗士·大師
——關漢卿的心態特征
一、身世及人生道路選擇
二、浪子心性,斗士精神
三、升華——藝術之變革與創新
戲曲與古琴的生命互動
——朱權及其“二譜”
藝術學學科錯位及在中國的出路
——兼談藝術升格為學科門類問題
一、見怪不怪的傳統:史和論的錯位與斷裂
二、藝術學在中國的命運及所引發的問題
三、分析與對策
附錄一:世界藝術史大事年表
附錄二:藝術史參考書目
后記
展開全部
藝術史:理論與書寫 作者簡介
徐子方,江蘇灌云人,文學博士,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任東南大學人文社科學部委員,東南大學戲曲小說研究所所長、全國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散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水滸學會常務理事。代表作有專著《明雜劇通論》、《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學》、《千載孤憤》等。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