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伊格爾斯著作集德國的歷史觀:從赫爾德到當代歷史思想的民族傳統(tǒng)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176736
- 條形碼:9787100176736 ; 978-7-100-17673-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伊格爾斯著作集德國的歷史觀:從赫爾德到當代歷史思想的民族傳統(tǒng)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專業(yè)學生及研究者,對史學史、史學理論感興趣的讀者作者本人在中譯本序中談到:“此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出現(xiàn)在德國話語中的一個關(guān)鍵時刻,是對從18世紀晚期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主導(dǎo)性德國歷史思想傳統(tǒng)的唯一批評性研究。”
伊格爾斯著作集德國的歷史觀:從赫爾德到當代歷史思想的民族傳統(tǒng) 內(nèi)容簡介
歷史學家格奧爾格. G.伊格爾斯的這本書,研究了18-20世紀中期的德國史學史及史學觀念,認為德國歷史主義學派的歷史觀與歷史著作并非人們認為的那樣客觀公正,歷史主義傳統(tǒng)對于德國走上納粹主義道路至少起到了間接的鋪墊與推進作用。這本書對批判性社會史學派的崛起與發(fā)展起到了理論清道夫作用,因此在德國史學目前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伊格爾斯著作集德國的歷史觀:從赫爾德到當代歷史思想的民族傳統(tǒng) 目錄
修訂版序
初版序
**章 導(dǎo)論
第二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起源
第三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理論基礎(chǔ)(一):威廉·馮·洪堡
第四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理論基礎(chǔ)(二):利奧波德·馮·蘭克
第五章 歷史樂觀主義的頂峰:“普魯士學派”
第六章 “歷史主義的危機”(一):哲學批判――柯亨、狄爾泰、文德爾班、李凱爾特、韋伯
第七章 “歷史主義的危機”(二):恩斯特·特勒爾奇和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第八章 德國歷史“觀念”的衰落
第九章 尾聲:*近十五年
推薦閱讀材料
補充推薦閱讀材料
索引
譯后記
伊格爾斯著作集德國的歷史觀:從赫爾德到當代歷史思想的民族傳統(tǒng)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G.伊格爾斯(1926- ),史學家和史學理論領(lǐng)域著名德裔學者,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教授,著有《對權(quán)威的崇拜:圣西門的政治哲學》(1958)、《德國的歷史觀》(1968)、《歐洲史學的新方向》(1975)、《哥廷根大學,1760-1800;及歷史研究的轉(zhuǎn)變》(1980)、《20世紀的歷史學:國際視、野中的批判性概述》(1993)等。 譯者簡介: 彭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系教授,2003年7月-2004年7月為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5年為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要從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敘事的轉(zhuǎn)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精神、自由與歷史:克羅齊歷史哲學研究》、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合著)等,譯有《自然權(quán)利與歷史》《新史學:自白與對話》等。 顧杭,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yè),2003年和2006年兩次赴法國進修和訪學。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學院國際關(guān)系學院副研究員、《國際論壇》編輯、中國法國史研究會理事。個人研究興趣為現(xiàn)當代法國研究與中法關(guān)系史,已出版《知識分子的鴉片》《傳統(tǒng)的發(fā)明》等多部譯著。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