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華戲曲(第58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7740
- 條形碼:9787503967740 ; 978-7-5039-677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戲曲(第58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是中國戲曲學會、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同人刊物。刊物以戲曲文物研究為特色,以戲曲史、戲曲理論研究為核心內容。本期共收錄近期新戲曲研究論文二十余篇,包括戲曲文物、文獻資料的發掘、整理和研究;戲曲與民俗、宗教等關系及儀式劇研究;高層次的戲曲理論、戲曲美學研究;少數民族戲劇研究;戲曲作家、作品研究;當代戲曲現狀與走向研究等。
中華戲曲(第58輯) 目錄
金代磁州窯系標宮調、牌調、曲辭瓷器探析
新發現的一座金元風格舞樓
——山西潞城李莊武廟舞樓考
金代民間“散樂人”演藝記載的新發現
馬村段氏金墓雜劇磚雕的藝術特色
宋金影戲圖像釋讀與研究
——兼論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與木偶戲的關系
宋元戲劇凈腳打呼哨論略
——兼說金元院本中的“哨”字名目
湖南桂陽縣魏氏宗祠舞臺題記考述
商貿視域下的山西北部古堡、樂樓及其戲曲活動
晚清俠義精神的分化與拓展
——《施公案》系列戲研究
《琵琶記》“離別之曲”的明清傳播及范式意義
試論吳梅《奢摩他室曲叢》之編纂及版本選擇
——以《紫釵記》為例
《古今名劇合選》編選旨趣探微
戲曲“賓白”理論演變補考
元曲家張鳴善事跡考
明代戲曲樂師頓仁考略
“曲圣”魏良輔生平考述
清代南府前身新辨
《鬧科場傳奇》發現記
——兼及清代中期劇作家張懋畿的生平再探
《秣陵秋傳奇》作者徐鶴孫及其家族文人群考論
清末民國戲曲票友舞臺藝術摭論
岳西高腔的發展歷史述略
新時期以來戲曲電視欄目述評
元雜劇在英國的傳播及其特征
——兼論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走出去”策略
《中華戲曲》編輯部換屆座談會紀要
新發現的一座金元風格舞樓
——山西潞城李莊武廟舞樓考
金代民間“散樂人”演藝記載的新發現
馬村段氏金墓雜劇磚雕的藝術特色
宋金影戲圖像釋讀與研究
——兼論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與木偶戲的關系
宋元戲劇凈腳打呼哨論略
——兼說金元院本中的“哨”字名目
湖南桂陽縣魏氏宗祠舞臺題記考述
商貿視域下的山西北部古堡、樂樓及其戲曲活動
晚清俠義精神的分化與拓展
——《施公案》系列戲研究
《琵琶記》“離別之曲”的明清傳播及范式意義
試論吳梅《奢摩他室曲叢》之編纂及版本選擇
——以《紫釵記》為例
《古今名劇合選》編選旨趣探微
戲曲“賓白”理論演變補考
元曲家張鳴善事跡考
明代戲曲樂師頓仁考略
“曲圣”魏良輔生平考述
清代南府前身新辨
《鬧科場傳奇》發現記
——兼及清代中期劇作家張懋畿的生平再探
《秣陵秋傳奇》作者徐鶴孫及其家族文人群考論
清末民國戲曲票友舞臺藝術摭論
岳西高腔的發展歷史述略
新時期以來戲曲電視欄目述評
元雜劇在英國的傳播及其特征
——兼論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走出去”策略
《中華戲曲》編輯部換屆座談會紀要
展開全部
中華戲曲(第58輯) 作者簡介
《中華戲曲》編輯部由中國戲曲學會、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專業人員組成,主旨研究當代戲曲現狀,促進戲曲發展與繁榮。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的主要特色是一直堅持田野調查,善于把文物資料、民俗資料與文獻資料三者結合起來一并研究,形成了科研、教學、文物展館和大型學術輯刊四位一體的學科機制,取得了顯著成就。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