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98405
- 條形碼:9787509598405 ; 978-7-5095-984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財政政策方面制度的演進和變遷, 介紹70年來我國財政政策的不斷規范和完善, 使讀者了解我國財政的歷史變遷和在國家經濟社會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 也為我國財政政策下一步的制度完善和改革創新提供思路。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目錄
**節 引言
第二節 70年來財政政策的階段性特征
第三節 70年財政政策的經驗總結
第四節 面向未來的財政政策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財政政策:1949-1957年
**節 1949-1952年:恢復國民經濟的財政政策
第二節 1953-1955年: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 1956-1957年:超計劃與穩步推動的財政政策
第三章 計劃經濟時期的財政政策:1958-1977年
**節 1958-1960年的財政政策:“大躍進”
第二節 1961年和1962年的財政政策:“調整”
第三節 1963-1965年的財政政策:轉向
第四節 1966-1977年的財政政策
第四章 市場化改革初期的財政政策:1978-1991年
**節 1978-1982年的財政政策:調整、改革、整頓、提高
第二節 1983-1988年的財政政策:適應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三節 1989-1991年的財政政策:治理與整頓
第五章 市場經濟改革目標確定后的財政政策:1992-1997年
**節 1992-1993年:市場型財政政策的初步嘗試
第二節 1994-1995年:適應一攬子經濟改革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 1996-1997年:向消滅赤字目標邁進
第六章 市場型財政政策的轉換:1998-2011年
**節 1998-200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初次實踐
第二節 2005-2007年: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 2008-201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重啟
第七章 新時代的財政政策:2012年至今
**節 2012-2013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延續
第二節 2014-2017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 2018年和2019年:黨的十九大后的財政政策
第八章 結語
參考文獻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節選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一、認識國家作用:財政政策目標的選擇 財政收支圍繞政府行為,有什么樣的國家(政府)目標,就有什么樣的財政收支。對國家作用的認識,直接影響著財政政策的運作。國家政府作用的局限性長期以來未能被充分認識到,這雖然有利于政府作用的充分發揮,但是在一段時期內,政府超過自身能力,做了一些本不該由政府來做的事。政府的扭曲性行為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在經濟轉型期也有表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之前,市場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否認,政府只能去做更多的事。在經濟環境相對簡單,經濟發展階段有可以模仿的參照物時,政府作用可以得到較好的發揮。一旦情形變得復雜,或國情因素所導致的特殊問題較多出現時,政府的作用很可能就難以到位,甚至可能是反方向的。這還只是基于慈善型政府的假設而言的,F實中,政府官員的經濟人行為目標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谟媱澖洕w制下,計劃的作用容易被高估,由于資源配置所需要的激勵與信息條件不能有效滿足,經濟體制*終進入低效率運行狀態并*終導致計劃經濟體制的崩潰。整個計劃體系尚且如此,作為計劃子系統的財政收支行為的扭曲就很正常,這樣背景下的財政政策目標難以實現也容易理解,雖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作為獨立的財政政策并沒有充分地顯示出來。在經濟轉型期的初始階段,市場化改革已經開始,但是對于市場作用的理解也只是處于補充地位,限制了市場作用的發揮,這同樣也會高估政府的作用。只有在市場經濟改革目標明確之后,對政府作用才有更恰當的認識,財政政策作用才相對得到合理的認識! φ饔玫恼J識不能只停留在非此即彼的初級階段,F實經濟的復雜性,決定了對政府作用的認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方面“于中學”提供了實踐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學習市場經濟國家相關理論與實踐,對政府作用應受到市場約束有了更深的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直接干預微觀經濟到宏觀經濟管理,從直接調控到間接調控,政府行為方式的轉變都有利于既定的財政政策目標更好地實現。 二、尊重財政規律:財政政策成功的基礎 尊重財政規律,財政政策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在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在市場化改革時期,都是如此! ≡趪窠洕謴蜁r期,一方面財政支出壓力大,另一方面財政收入面臨較大的缺口,財政赤字貨幣化發行會加劇通貨膨脹。一味地靠發債彌補赤字,*終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物價迅速穩定下來,與尊重財政規律的財政政策選擇有著密切關系! ≡谟媱澖洕鷷r期,經濟建設的成功帶來了加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沖動,“大躍進”之后,國民經濟即陷入僵局,這是超越財力限制,不尊重財政規律的后果。積累與消費的比例,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基本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已有相對可靠的經驗數據。遵循規律,形成財力約束觀念,才可能減少經濟的波動。經濟波動,在許多時候都與超越財力限制有關,與超越這些經驗比例有關! ≡诮洕D型時期,財力約束同樣是問題。擺脫“無債一身輕”的觀念束縛,引入經濟建設國債,*大限度地挖掘經濟增長的潛力,促進了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一過程中,財政的銀行透支問題*終得到解決,1994年之后,貨幣的財政性發行進入歷史,通貨膨脹的應對更加有力!
新中國財政政策70年 作者簡介
高培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學術領域以財政經濟學為主,主攻財稅理論研究、財稅政策分析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