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93349
- 條形碼:9787509593349 ; 978-7-5095-933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內容簡介
《新中國財政70年系列叢書》旨在展示中國財政70年的輝煌成就,分享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財政發揮的作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經驗和成功案例。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為財政體制分冊,在內容上涵蓋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財政體制方面制度的演進和變遷,系統全面地介紹70年來我國財政政策的不斷規范和完善,使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國財政的歷史變遷和在國家經濟社會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也為我國財政體制下一步的制度完善和改革創新提供思路。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目錄
第二章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財政體制(1949-1952年)
**節 政策背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的窘困
第二節 財政體制的任務和重心
第三節 恢復國民經濟采取的財稅政策
第四節 財政體制的建立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一五”計劃時期的財政體制(1953-1957年)
**節 政策背景:社會主義經濟面臨的形勢
第二節 財政體制的任務和重心
第三節 財政管理體制的調整與修正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大躍進”時期的財政體制(1958-1960年)
**節 政策背景:過度放權與財政虛假問題
第二節 財政體制的任務和重心
第三節 財政管理體制的相應變革
第四節 “大躍進”時期財政管理體制的思考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二五”末期及“三五”時期的財政體制(1961-1966年)
**節 政策背景: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第二節 財政體制的任務和重心
第三節 財政管理體制的糾正與轉變:重新走向集權
第四節 財政管理體制調整過程中所采取的財稅政策措施及成效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財政體制(1967-1977年)
**節 政策背景:動蕩的十年
第二節 財政管理體制的整頓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財政經濟狀況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計劃經濟時期財政體制變革的經驗與教訓(1949-1977年)
**節 計劃經濟時期的財政體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以非稅收入為主的財政收入制度
第三節 事無巨細的財政支出體制
第四節 財政體制改革的經驗與教訓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改革開放初期的財政體制(1978-1993年)
**節 政策背景:放權讓利
第二節 改革開放初期財政體制的演變歷程
第三節 促進國民經濟調整的財政體制改革措施
第四節 國債市場的建設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1994-2012年)
**節 政策背景:“行政性分權”向“經濟性分權”轉變
第二節 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的調整與變動
第四節 財政管理體制的配套措施
第五節 分稅制背景下地方各級財政對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進
第六節 分稅制時期國債及地方債發行管理
第七節 分稅制改革背景下轉移支付的探索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的財政體制改革(2012年至今)
**節 新時代的財政使命
第二節 現代財政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現代財政體制的探索前進:從分稅分征到分稅合征
第四節 地方債務管理機制的初步建立
第五節 轉移支付的調整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中國財政體制改革展望
**節 新時代中國財政體制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第二節 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穩步前行
參考文獻
后記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節選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根據新時代新形勢,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方面,提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首先,“加快”二字表明我國當前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還十分不完善,也表明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急迫性。其次,在十九大報告的表述中,將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放到其他兩個改革之前,顯示出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重要性! ≡陬A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更加詳細的目標:“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預算管理制度。在稅收制度改革方面,提出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這些都是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 】傮w而言,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以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為切入點,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穩步推進;以新《預算法》頒布實施為標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以“營改增”和個人所得稅改革為先導,稅制改革實現重點突破! 【唧w來看,新《預算法》的實行,對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新《預算法》仍存在一些沒解決的問題。 一是四本預算之間缺乏聯系。四本預算由于編制原則、收支范圍不同,很難整合成一本完整的預算。首先,新《預算法》要求一般公共預算要細化到“類、款、項、目”,而其他三類預算則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并沒有明確相關規定是哪些,以及規定中的具體要求。其次,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之間有一些重合項目,這些項目的資金情況應在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之間統籌安排,做好預算間的銜接。由于以上的問題,導致了預算很難顯示我國財政收支的實際情況,使得我國財政收支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堑胤絺芾砻媾R新挑戰。新《預算法》將舉債的權力集中到省級政府,但是在發債額度的分配、債務風險等方面沒有給出具體要求。若分配的發債額度較高,那么就會加大債務風險;若分配的發債額度較低,不能滿足地方政府資金需求,就會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十九大提出,要打好精準脫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防范地方債風險,特別是隱性債務風險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內容。隱性債務未得到有效遏制,地方債管理上面臨“開了前門、后門沒堵上”的問題,隱性債務應是當前地方債管理的重頭戲。因此全國人大如何確定地方債總額度以及如何分配地方發債額度是今后亟待解決的問題! ∪穷A算權責落實不夠清晰。雖然新《預算法》明確了預算編制過程中各部門的責任,但在具體實施中沒有充分落實。首先,人大對政府預算的監督不足。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大審議預算的時間比較短,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人大代表缺乏專業的預算審核監督知識。其次,預算的編制、執行未能全部集中于財政部門,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也有預算權,這就導致權責劃分不清,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影響了預算的完整性和權威性。 在稅制改革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稅收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多實質性成果,資源稅、增值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消費稅改革、稅收征管體系改革穩步推進;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房地產稅改革還處于制定改革方案的階段。但仍存在一些難題還沒解決! ∫皇嵌愔平Y構不合理。我國間接稅比重過高,直接稅比重比較低,這不利于發揮稅收的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很多間接稅的稅基與企業的經營狀況密切相關,經濟下行時,政府的稅收收入也會減少,可能會給政府逆周期調控帶來更多困難。而直接稅有“自動穩定器”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熨平經濟周期波動。間接稅稅負相對比較容易轉嫁,所以那些生產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可以較多地通過稅負轉嫁使得一些稅收流入本地區,加劇區域發展的不平衡。 ……
新中國財政體制70年 作者簡介
高培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學術領域以財政經濟學為主,主攻財稅理論研究、財稅政策分析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