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手工紙文庫:下卷:Ⅱ:貴州卷:Guizhou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46360
- 條形碼:9787312046360 ; 978-7-312-04636-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手工紙文庫:下卷:Ⅱ:貴州卷:Guizhou 本書特色
**次全面、系統地收錄我國手工紙的實物樣本,為我國手工紙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提供真實可靠的實物紙樣基礎,為我國手工紙文化研究和傳播提供真實、權威的實物載體,并形成當前時段的中國手工紙文化基因庫。 (1)國內*權威、涵蓋面zuida的關于手工造紙的普查。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搶救。 (3)國內權威設計師呂敬人先生團隊逐頁設計。 (4)北京雅昌印刷設計公司手工制作。 (5)作者團隊耗時十余年深入全國各手工造紙點田野調查。 (6)耗資近千萬的大工程。
中國手工紙文庫:下卷:Ⅱ:貴州卷:Guizhou 內容簡介
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技術的傳播和應用鑄就了中華文化的持續輝煌,也曾強烈而深刻地影響世界文明。傳統手工紙技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現代眾多知識創新的源泉,急需得到相關的保護、傳承、傳播與發展。 在我國各民族手工造紙的歷史發展中,產生了復雜多樣的手工造紙工藝技術體系,創造了數以萬計的手工紙品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手工紙知識體系和文化。在長達兩千年的中華紙文化歷史中,手工紙的實際生產工藝(如快慢、輕重、多少等)幾乎完全靠藝人憑經驗與感知來不斷調整,極少以量化形式固定或記錄下來;同時,手工紙的工藝傳承主要是依靠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靠傳承人的悟性和長期實踐才能逐步掌握,很少見于文字記載,這種狀況與中華傳統造紙在文明體系中所占比重極不相稱。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手工紙工藝的傳承往往隨著傳承人的過世而失傳,這種失傳導致了傳統手工紙工藝在20世紀曾大量消亡。當代,因工藝習藝周期長,經濟效益低,工作條件艱苦,已較少有本鄉土的年輕人愿意從事手工紙技藝傳承光大的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挖掘、整理傳統手工紙工藝,挽救、保護并設法發展這一影響深遠的傳統文化形態。 本項目**次全面、系統地收錄我國手工紙的實物樣本,為我國手工紙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提供真實可靠的實物紙樣基礎,為我國手工紙文化研究和傳播提供真實、權威的實物載體,并形成當前時段的中國手工紙文化基因庫。本項目**期田野調查云南、貴州、廣西、安徽、浙江等省,并按照十冊規模收錄實物紙樣,編寫分析文稿,展現工藝圖片,客觀、準確、完整地反映中國手工紙的狀態。 本項目的出版,不僅在保護古代科技文化遺產、弘揚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成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世界范圍內的中國手工紙的研究者來說都是一項極有價值的事業。 本書是《中國手工紙文庫》叢書中的分卷,本卷是對安徽省手工紙的研究整理。主要內容包括:①手工紙的原料、工藝和用途手工紙圖片:在實地考察、采集樣品過程中,將造紙原料、設備、工藝流程、成品等形成圖片記錄。對手工紙標本的產地、原料、工藝、用途等進行圖文一體的分析手工紙的技術分析研究:利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手工紙研究所手工紙測試分析實驗室的設備與技術,對中國手工紙的各種理化性能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建立中國手工紙相關理化參數的數據庫,為社會各界進行深入研究提供權威數據支持手工紙歷史演化研究:介紹從古到今各種主要的手工紙樣式,并描述其歷史演變軌跡⑥手工紙文獻整理研究。本書內容與珍稀收藏本內容完全一致,但不附原生態手工紙樣紙。
中國手工紙文庫:下卷:Ⅱ:貴州卷:Guizhou 作者簡介
湯書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省部級文科重點基地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國家科技史與科技文明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主任,國家出版基金重大專項《中國手工紙文庫》主持人。已出版著作11部,發表國際國內論文90余篇,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科技傳播與當代社會》《傳媒知識管理》《國家創新能力發展報告》《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測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研究》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