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史叢書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7242
- 條形碼:9787301317242 ; 978-7-301-31724-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史叢書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內容簡介
“瀟湘”指“清深的湘水”,又是“瀟水”和“湘水”的合稱,泛指湖南!盀t湘八景”為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北宋“瀟湘八景”畫題,催生了“西湖十景”“北京八景”等各種地方景觀。 本書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探討“瀟湘”山水的詩情與畫意。作者親身探訪“瀟湘”地域,梳理宋代以降的“瀟湘八景”文本,結合豐富的文學與美術作品分析“瀟湘”山水詩畫的文學意象、文化空間和抒情底蘊,并對其在東亞的傳布和演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娓娓道來,和讀者游觀云影天光,宛在“瀟湘”畫里行。
藝術史叢書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目錄
**章 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 / 001
第二章 “瀟湘”山水畫之文學意象情境探微 / 027
第三章 閱讀風景——蘇軾與瀟湘八景圖的興起 / 069
第四章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 093
第五章 漂流與回歸——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抒情底蘊 / 123
第六章 浮生一看——南宋李生《瀟湘臥游圖》及其歷代題跋 / 161
第七章 玉澗《瀟湘八景圖》東渡日本之前——“三教弟子”印考 / 207
第八章 無邊剎境入毫端——玉澗及其《瀟湘八景圖》詩畫 / 233
第九章 “江山如畫”與“畫里江山”——宋元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比較 / 263
第十章 旅游、臥游與神游——明代文人題“瀟湘”山水畫詩的文化思考 / 303
后記 行在瀟湘畫里 / 354
主要參考書目 / 357
藝術史叢書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節選
“瀟湘”以湖南為基本指涉范圍,騷人墨客在湖南的地方經驗創生了“瀟湘”主題的文學與文化。北宋時期,“瀟湘八景”山水畫開始流行,根據沈括(1031— 1095)的《夢溪筆談》可知,“瀟湘八景”包括“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 “瀟湘八景”本屬繪畫題材,《夢溪筆談》中并未記載其中各景的確切地理位置,因此后人經常憑借著“瀟湘”文化傳統所凝聚的文化記憶探索猜測。 筆者從個人追尋“瀟湘八景”進行實地考察的經驗出發,反思北宋以來文士對于“瀟湘八景”所制造的文化記憶,并以明代畫家董其昌為例,析論“地方經驗” 與“文化記憶”的相互關系。 “瀟湘八景”未必即實存的人間特定地點,仿若《莊子·逍遙游》所形容的“無何有之鄉”。 一、追尋“瀟湘八景” 當筆者開始研究“瀟湘八景”詩畫,經常被詢問是否去過湖南,游覽過“瀟湘八景”。這個問題預設的想法是:“瀟湘八景”是至今仍有跡可循、實際存在于湖南 境內的景觀,親身體察的經驗將會增益對其了解。 如同旅行之前總會參考指南手冊,搜集相關信息,我們首先得到的材料,是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記載。
藝術史叢書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作者簡介
衣若芬,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原中文系系主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研究領域為文圖學、蘇軾、東亞漢文學與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等。出版學術專著10種,主編及合編論著9種,發表期刊論文百余篇。近年著作有《春光秋波:看見文圖學》《陪你去看蘇東坡》《書藝東坡》等。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