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02451
- 條形碼:9787104002451 ; 978-7-104-0024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本書特色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選編了梅寧根以來西方**導演一些有代表性的導表演論文。這些人中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世界莎劇演出大師,他們的經驗之談對我們會有啟示作用。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內容簡介
選編了梅寧根以來西方有名導演一些有代表性的導表演論文。全書約分三部分。上編是主體,選入20位有名導演的36篇文章,以介紹這些名家的導演構思和方法。下編有14篇文章,其中5篇是從不同戲劇樣式的角度來說明不同的導演手法。鑒于莎士比亞戲劇是西方演劇藝術的重點,這里選收英美8位有名導演或演員的9篇短文,就莎劇演出中如何保持劇本的完整性、體現詩韻和音樂性,以及如何使用寫實方法和現代服裝等問題發表他們的體會和心得;這些人中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世界莎劇演出大師,他們的經驗之談對我們會有啟示作用。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目錄
上編 導演的構思與方法
舞臺畫面的運動
在第四堵墻后面
自由劇院的新演技
風格與內容
捍衛自然主義
創造氣氛
表演是一種科學
照明與空間
現代劇場藝術的某些不良傾向
寫實主義與演員
露天劇場
象征手法
戲的魅力感
排演的藝術
劇作家的觀點
一出戲演出中多種因素的統
演員的傳統
抓住觀眾
戲劇的導演過程
導演者的職業
多能演員和一專演員
殘酷戲劇(**宣言)
名著可以休矣
東方戲劇與西方戲劇
多種力量的協調
導演體現原則
角色分派小議
演出的形式
論情緒記憶
論啞劇
沒有矯飾的戲劇
“戲劇實驗室”演出方法談
……
下編 導演不同劇作的特殊手法
附錄 西方導演小史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節選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 這里我必須涉及某些不為人們普遍知曉的事情:**代偉大的德國表演藝術如何隨著艾克霍夫和施洛德一起發展起來的,他們是漢堡的現實主義者,均由洛可可時代的矯飾風習和舞蹈大師的造作風格培養起來;北德平原的風格如何由拜爾和伊弗蘭德移植到南部德國的;以對人物進行真實而自然描繪為目標的運動如何多虧施洛德的努力才在維也納獲得成功,并且由于弗勒克和翁策爾曼夫人的功勞而在柏林達到其頂點。所有這些情況,這位《柏林劇評》的作者弗倫策爾甚至比我知道得更清楚。然后,在18世紀末期又出現了偉大的反古典主義的運動:歌德成為這個運動的創始人和魏瑪學院的戲劇導演;而作為劇作家的席勒也支持這個運動。擊敗古典主義,同它斷絕關系,又回到自然中尋找出路——這在拘泥形式的審美觀念中大概不可能是“真正的任務”,但它直到今天還是我們杰出演員們本能的沖動力。 德國戲劇史家愛德華·德弗林特清楚而有力地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認為演員必然會感覺到要反抗具有魏瑪傾向的詩人劇作家們試圖控制他們的努力。人們不需要贊同德弗林特的每一種理論;人們可以十分理解與古典運動相關的有歷史意義的正當理南——它所貢獻的是詩意的理想化和精神的深化——然而人們卻無法在我們時代*偉大的詩人歌德身上找到能充分實現一個敏銳演員所需要的那種事物。歌德本人曾經說過,塑造人物性格的藝術在內心深處更適合于北方精神,甚過古老世界的美的藝術。但從人性的獨特素質上說,正是葛茲和維特的創造者才有能力描繪這種人性特質,持續地描繪普遍的具有典型性的人,摒棄人物個性中的“雜質”。德國表演藝術必須反對那種傾向,并根據其自身的不利后果而終止其存在。對人的刻畫應該是其首要的始終一貫的職責;只能通過表現其形體的和精神的特征以區分出其*細微的天性差異,從而刻畫豐富發展了的個性。但是歌德卻隨心所欲地用傳統的規則代替真實,用格言來取代觀察。并且正像他在舞臺上禁鋼自然一樣,他還尋求在演員生活的一切可能方面禁錮它。他的魏瑪劇院演員不僅在劇場里要盡可能用深沉的聲音說話,并且要“用某種腔調說出每一個字”;在臺下,在人群中,他們也要維持~種尊嚴的舉止,并且有意識地縱情于那些風格化的啞劇動作之中。甚至在啤酒廳的桌子旁賣弄這種僵硬而傲慢的姿態;這些都要追溯到歌德的時代,今天這一切當然已經成為老古董了。 然而,魏瑪風格的*危險方面則是從姊妹藝術如雕塑和音樂中借來的那些表現手段。歷久不衰的精雕細琢的造作姿態,至今仍可在維也納和德累斯頓學校里某個沃爾特夫人或埃爾門賴希太太的身上看到,而自然和戲劇中的姿態則要求發展速度;音樂成分也可在一些偏愛人工矯飾的具有深沉調子的作品中找到,那些故意制造的韻律效果宛如用節拍器設計出來。有這樣一個故事形容魏瑪傳統,故事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但卻十分適當。據說歌德在導演時總是用一根指揮棒。 ……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第3次印刷) 作者簡介
杜定宇,河南西峽人,1932年10月生。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受國務院表彰并被授予政府特殊津貼和證書。1961年自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后在上海戲劇學院任教,并從事歐美戲劇美術理論和中國戲曲的研究與譯介工作。曾參與《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辭海》《法漢詞典》《英漢大詞典》《世界美術史》等國家大型工具書的編寫、修訂和審校工作。出版過《色彩藝術》《西洋名畫家繪畫技法》《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川劇藝術形象譜》《越劇舞臺美術》等譯著、編著十余部。獨立編著的《英漢戲劇辭典》是“戲劇領域中一項重要的學術成果,是中國首部完整系統的戲劇雙語辭典,填補了我國戲劇領域中的一項空白”。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