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一本書讀懂5G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65502
- 條形碼:9787111665502 ; 978-7-111-6655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書讀懂5G技術 本書特色
《一本書讀懂5G技術》是5G從業者的“藍寶書”。 《一本書讀懂5G技術》從移動制式演進的角度,講述了從1G到5G技術發展的脈絡,并且展望了6G、7G,從3GPP協議演進的角度講解從R99版本到R17版本的主要技術特征。每一個移動通信制式都要面臨著共性的哲學問題,如資源分配類、網絡架構類、信息交互類等問題,本書也進行了梳理。這是一個非常獨特新穎的寫作角度,處處體現了作者對于科學技術的哲學思考。詳細解讀5G應用三大場景、九大指標,輔以鮮活的應用案例和解決方案,詳細描繪5G給生活、各行各業、社會治理等方面帶來全新變革的藍圖和愿景。 《一本書讀懂5G技術》介紹了5G的三朵云架構,從主設備的視角有接入云、控制云、轉發云;從承載網的視角有接入云、匯聚云、核心云。在NFV+SDN+云技術的基礎上,5GRAN架構、5G核心網架構和5G承載網架構端到端都所有變革。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從廣度上幫助很多5G從業者系統、全面地了解5G的網絡架構,以便理解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5G整網中的作用和價值。對于從事5G無線產品和無線網絡規劃優化工程師來說,第三部分內容有利于他們掌握無線側更深層次的知識。 本書有一個鮮明特點——以圖表來說話,圖文并茂,既形象生動,也簡潔直白。有演進視圖、全景視圖、對比視圖、工具視圖、寫作視圖。作者在全書中原創性地繪制了插圖300多幅、表格數十個。 《一本書讀懂5G技術》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相信能夠讓更多的人讀懂5G、加入到5G的創新應用中來,將5G硬核能力與自身行業應用充分融合,主動跨界創新,探索新應用、新模式、新機遇,鑄造科技創新硬實力,力爭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更大作用,更好地滿足人類社會對美好數字生活的需要。
一本書讀懂5G技術 內容簡介
5G終將一統互聯網、移動網和物聯網,為用戶提供光纖般的接入速率,“零”時延的操作感知,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將拉近萬物的距離,為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信息盛宴。 《一本書讀懂5G技術》采用從總體到細節的順序提綱挈領地介紹了5G工程師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關鍵技術。從5G和LTE的對比中,本書梳理出技術發展的脈絡,幫助讀者了解技術繼承點在哪里,技術突破點在哪里。本書盡量以圖表的方式來闡述技術,觀點清晰、信息密度高。在闡述5G的技術原理和技術特點的時候,盡量使用通俗、簡潔的語言,總結了很多5G方面的打油詩、行業俗語,使讀者閱讀起來輕松愉快。 《一本書讀懂5G技術》是5G技術的科普讀物,適合5G項目管理者、營銷人員、售前支持人員、工程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可以作為各類院校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和計算機等專業的5G技術教材或參考讀物。
一本書讀懂5G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篇5G總體
第1章移動制式演進
1.1從兩個著名的公式說起
1.1.1光速公式
1.1.2香農公式
1.2從1G到5G
1.2.1無線移動化——1G
1.2.2移動數字化——2G
1.2.3數字寬帶化——3G
1.2.4網絡全分組化——4G
1.2.5三T融合化——5G
1.2.6速率發展歷程
1.2.7業務支撐歷程
1.2.8終端演進歷程
1.33GPP協議演進
1.3.13G各協議版本主要技術特征
1.3.24G各協議版本主要技術特征
1.3.35G各協議版本主要技術特征
1.3.45G的“圣經”
1.4展望6G、7G
1.4.16G愿景
1.4.2連接意念的7G
1.4.3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第2章基礎概念解析
2.1資源分配類
2.1.1靜態、動態
2.1.2集中、分布
2.1.3共享、專用
2.1.4復用、分集
2.1.5競爭、調度
2.2網絡架構類
2.2.1分離、解耦
2.2.2統一、融合
2.2.3層級化、扁平化
2.2.4自組織、網狀網
2.3信息交互類
2.3.1C/S、B/S
2.3.2請求/響應
..一本書讀懂5G技術目錄2.3.3訂閱/通知
2.3.4轉發/重定向
2.3.5基于事件/基于周期
第3章5G需求和愿景
3.1三大場景
3.1.1IMT-2020推進組的5G需求
3.1.25G的需求特征
3.1.35G的三大場景
3.1.46G的三大場景
3.2關鍵能力指標
3.2.15G的九大指標
3.2.26G指標的展望
第4章5G應用及商業模式
4.15G應用方案框架
4.1.15G基礎業務類型
4.1.2端管云架構
4.1.3行業方案設計思路
4.2新場景、新應用
4.2.1車聯網
4.2.2VR+AR
4.2.3無人機
4.2.4工業物聯網
4.2.5智慧城市
4.35G應用商業模式探討
4.3.15G時代商業發展趨勢
4.3.25G時代商業模式
4.3.35G典型應用商業模式
第2篇5G網絡架構
第5章兩側三云架構
5.1網絡架構演進
5.1.1無線側視角
5.1.2核心網側視角
5.1.3主要功能視角
5.2架構變革技術
5.2.1軟硬件解耦——NFV
5.2.2控制轉發分離——SDN
5.2.3天涯咫尺——云
5.35G三朵云
5.3.1主設備視角
5.3.2承載網視角
第6章5G無線網架構
6.1RAN的集中和分布
6.1.1一體式基站架構
6.1.2分布式基站架構
6.1.3C-RAN架構
6.1.45G RAN架構
6.25G RAN網絡架構關鍵技術
6.2.1統一接入技術
6.2.2協議定制化部署
6.2.3無線感知和智能控制
6.2.4以用戶為中心的接入網
6.35G基站形態演進
6.3.15G基站形態
6.3.25G無線目標網
6.45G 組網方式
6.4.1CA與DC
6.4.2MCG與SCG
6.4.3NSA與SA
第7章5G核心網架構
7.1服務化架構
7.1.1SBA和SBI
7.1.2無狀態設計
7.1.3NF的發現和選擇
7.1.4網絡開放功能
7.1.5網絡通信路徑優化
7.2CUPS
7.2.1CUPS的架構
7.2.2CUPS的數據包轉發
7.3網絡切片
7.3.1網絡切片的技術特征
7.3.2網絡切片架構
7.3.3網絡切片應用部署
7.4邊緣計算
7.4.1邊緣計算的關鍵技術
7.4.2邊緣計算部署和架構
7.4.3MEC的典型應用
7.5QoS管控機制
7.5.14G QoS 和5G QoS架構對比
7.5.24G QoS和5G QoS參數對比
7.5.35G QoS流量映射
7.6從VoLTE到VoNR
7.6.1VoNR方案
7.6.2IMS域的5G架構演進
7.6.3VoLTE和VoNR業務承載建立
第8章5G承載網架構
8.15G承載網需求
8.1.1大帶寬
8.1.2低時延高可靠性
8.1.3高精度同步
8.1.4網絡切片
8.1.5敏捷網絡
8.25G承載網架構
8.2.15G承載網的部署方式
8.2.25G前傳
8.2.35G中回傳
8.35G承載網關鍵技術
8.3.1灰光和彩光
8.3.2FlexE和FlexO
8.3.3靈活帶寬調整技術
8.3.4分組轉發層技術
8.3.5L2VPN和L3VPN
第3篇5G空口技術
第9章5G無線關鍵技術
9.1大規模天線陣列
9.1.1Massive MIMO技術原理
9.1.2Massive MIMO的技術優勢
9.1.3Massive MIMO場景部署方案
9.2密集組網
9.2.1UDN的主要特點
9.2.2UDN關鍵技術
9.2.3UDN場景化部署
9.3毫米波和可見光
9.3.1毫米波的優缺點
9.3.2可見光通信
9.4新多址接入
9.4.1NOMA的關鍵技術
9.4.2幾個重要的NOMA技術
9.5雙工技術
9.5.1靈活雙工
9.5.2同頻同時雙工
9.6D2D
9.6.1D2D通信方式
9.6.2D2D技術特點
9.6.3D2D技術的應用
9.7上下行解耦技術
第10章5G空口資源
10.1μ參數
10.1.1μ與頻域
10.1.2μ與時域
10.1.35G 空口資源框架
10.2時域資源
10.2.15G NR幀結構
10.2.25G NR時間單位
10.2.3靈活時隙配置
10.2.4自包含幀
10.3頻域資源
10.3.1頻域資源基本單位
10.3.2BWP
10.3.3信道帶寬和保護帶寬
10.4空域資源
10.4.1從碼字到天線端口
10.4.2準共址
第11章5G物理信道和信號
11.15G NR和LTE信道結構比較
11.1.1三類信道、兩個方向
11.1.25G NR邏輯信道
11.1.35G NR傳輸信道
11.1.45G NR物理信道和信號
11.1.5信道映射
11.2下行物理信道與信號
11.2.1下行物理信道處理過程
11.2.2下行物理信道與信號時頻域分布
11.2.3SSB
11.2.4PDCCH
11.2.5PDSCH
11.2.6CSI-RS
11.3上行物理信道與信號
11.3.1上行物理信道處理過程
11.3.2上行物理信道和信號時頻域分布
11.3.3PRACH
11.3.4PUCCH
11.3.5PUSCH
11.3.6SRS
11.45G NR物理信道的使用
11.4.1小區搜索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號
11.4.2隨機接入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號
11.4.3下行數據傳輸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號
11.4.4上行數據傳輸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號
參考文獻
一本書讀懂5G技術 作者簡介
王振世,曾在華為供職12年,歷任移動系統部無線解決方案總工、無線網優項目總監、3G工程交付總監、LTE/5G解決方案總監等職位,多次獲得該企業金牌員工等榮譽。 現就職于北京信世為科技有限公司,擔任企業培訓咨詢總監。主要研究領域:5G網絡架構變革、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工程交付規范及管理、網絡信息安全技術。 出版過《大話無線室內分布系統》《大話萬物感知:從傳感器到物聯網》等多部著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