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07618
- 條形碼:9787522007618 ; 978-7-5220-076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靠前外相關文獻研究基礎上,按照“理論分析-實證檢驗-政策建議”的邏輯思路,綜合運用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考察研究了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4
1. 2. 1 研究目的 4
1. 2. 2 研究意義 5
1. 3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述評 7
1. 3. 1 國外研究現狀 7
1. 3. 2 國內研究現狀 12
1. 3. 3 國內外研究述評 20
1. 4 研究思路與內容、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23
1. 4. 1 研究思路與內容 23
1. 4. 2 研究方法 26
1. 4. 3 技術路線 27
1. 5 研究的創新之處 29
第二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理論分析 31
2. 1 相關概念解析 31
2. 1.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內涵界定 31
2. 1. 2 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界定 32
2. 2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依據 34
2. 2. 1 產業關聯理論 34
2. 2. 2 專業分工理論 35
2. 2. 3 交易成本理論 36
2. 2. 4 產業集聚理論 37
2. 2. 5 不平衡增長理論 39
2. 3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作用機理 40
2. 3. 1 基于生產性服務業增長角度的作用機理 40
2. 3. 2 基于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角度的作用機理 45
2. 4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框架 49
2. 5 本章小結 52
第三章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特征事實及差異分析 53
3.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及特征 53
3. 1.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 53
3. 1. 2 生產性服務業的特征 55
3. 2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特征事實及差異 58
3. 2. 1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總體特征及差異 58
3. 2. 2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結構特征及差異 62
3. 3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特征事實及差異 66
3. 3. 1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總體特征及差異 66
3. 3. 2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結構特征及差異 69
3. 4 本章小結 73
第四章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特征及收斂性分析 75
4. 1 研究方法與指標設計 75
4. 1. 1 研究方法 75
4.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測度及分析 80
4. 2. 1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時序特征 80
4. 2.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省際特征 83
4. 2. 3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區域特征 87
4. 3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收斂性分析 89
4. 3. 1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 σ 收斂 89
4. 3.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 β 收斂 91
4. 4 本章小結 94
第五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總體效應分析 96
5.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96
5. 1. 1 計量模型構建 96
5. 1. 2 數據與變量說明 100
5. 1. 3 數據說明與描述統計 102
5. 2 總體效應檢驗及分析 105
5. 2. 1 模型與數據可靠性檢驗 105
5. 2. 2 全國層面的實證檢驗 109
5. 2. 3 作用路徑檢驗 112
5. 2. 4 空間異質效應檢驗 113
5. 2. 5 穩健性檢驗及內生性處理 116
5. 3 本章小結 117
第六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結構效應分析 119
6.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119
6. 1. 1 計量模型構建 119
6. 1. 2 數據與變量說明 123
6. 1. 3 數據說明與描述統計 125
6. 2 結構效應檢驗及分析 129
6. 2. 1 模型與數據可靠性檢驗 129
6. 2. 2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支農的 “結構效應” 分析 130
6. 2. 3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支農的 “結構效應” 分析 133
6. 3 穩健性檢驗及內生性處理 135
6. 4 本章小結 139
第七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效應分析 141
7.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141
7. 1. 1 計量模型構建 141
7. 1. 2 變量設計與數據說明 145
7. 2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效應檢驗 147
7. 2. 1 基于產業集聚角度的檢驗及分析 147
7. 2. 2 基于產業增長角度的檢驗及分析 153
7. 3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約束機制 157
7. 3. 1 基于產業集聚角度的約束機制 157
7. 3. 2 基于產業增長角度的約束機制 164
7. 4 穩健性檢驗和內生性處理 169
7. 5 本章小結 170
第八章 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政策設計 172
8. 1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172
8. 1. 1 加大科技支農力度, 促進農業科技進步 172
8. 1. 2 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改善農業技術效率 173
8. 1. 3 優化農業發展模式, 實現高質量協調發展 174
8. 2 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農業的深度融合 175
8. 2. 1 推動農業服務外包化、 市場化 175
8. 2. 2 采用增長優先、 集聚次之的產業融合策略 176
8. 2. 3 搭建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的互動平臺 177
8. 2. 4 優化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的融合環境 178
8. 3 構建動態化、 差異化的政策支撐體系 179
8. 3. 1 實施動態化的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 179
8. 3. 2 實施差異化的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 181
8. 3. 3 考慮到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的約束化 182
8. 4 本章小結 183
結束語 184
參考文獻 188
后記 208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4
1. 2. 1 研究目的 4
1. 2. 2 研究意義 5
1. 3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述評 7
1. 3. 1 國外研究現狀 7
1. 3. 2 國內研究現狀 12
1. 3. 3 國內外研究述評 20
1. 4 研究思路與內容、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23
1. 4. 1 研究思路與內容 23
1. 4. 2 研究方法 26
1. 4. 3 技術路線 27
1. 5 研究的創新之處 29
第二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理論分析 31
2. 1 相關概念解析 31
2. 1.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內涵界定 31
2. 1. 2 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界定 32
2. 2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依據 34
2. 2. 1 產業關聯理論 34
2. 2. 2 專業分工理論 35
2. 2. 3 交易成本理論 36
2. 2. 4 產業集聚理論 37
2. 2. 5 不平衡增長理論 39
2. 3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作用機理 40
2. 3. 1 基于生產性服務業增長角度的作用機理 40
2. 3. 2 基于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角度的作用機理 45
2. 4 生產性服務業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框架 49
2. 5 本章小結 52
第三章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特征事實及差異分析 53
3.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及特征 53
3. 1. 1 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 53
3. 1. 2 生產性服務業的特征 55
3. 2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特征事實及差異 58
3. 2. 1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總體特征及差異 58
3. 2. 2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結構特征及差異 62
3. 3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特征事實及差異 66
3. 3. 1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總體特征及差異 66
3. 3. 2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結構特征及差異 69
3. 4 本章小結 73
第四章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特征及收斂性分析 75
4. 1 研究方法與指標設計 75
4. 1. 1 研究方法 75
4.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測度及分析 80
4. 2. 1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時序特征 80
4. 2.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省際特征 83
4. 2. 3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區域特征 87
4. 3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收斂性分析 89
4. 3. 1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 σ 收斂 89
4. 3. 2 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 β 收斂 91
4. 4 本章小結 94
第五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總體效應分析 96
5.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96
5. 1. 1 計量模型構建 96
5. 1. 2 數據與變量說明 100
5. 1. 3 數據說明與描述統計 102
5. 2 總體效應檢驗及分析 105
5. 2. 1 模型與數據可靠性檢驗 105
5. 2. 2 全國層面的實證檢驗 109
5. 2. 3 作用路徑檢驗 112
5. 2. 4 空間異質效應檢驗 113
5. 2. 5 穩健性檢驗及內生性處理 116
5. 3 本章小結 117
第六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結構效應分析 119
6.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119
6. 1. 1 計量模型構建 119
6. 1. 2 數據與變量說明 123
6. 1. 3 數據說明與描述統計 125
6. 2 結構效應檢驗及分析 129
6. 2. 1 模型與數據可靠性檢驗 129
6. 2. 2 生產性服務業增長支農的 “結構效應” 分析 130
6. 2. 3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支農的 “結構效應” 分析 133
6. 3 穩健性檢驗及內生性處理 135
6. 4 本章小結 139
第七章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效應分析 141
7. 1 計量模型與變量設定 141
7. 1. 1 計量模型構建 141
7. 1. 2 變量設計與數據說明 145
7. 2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效應檢驗 147
7. 2. 1 基于產業集聚角度的檢驗及分析 147
7. 2. 2 基于產業增長角度的檢驗及分析 153
7. 3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動態約束機制 157
7. 3. 1 基于產業集聚角度的約束機制 157
7. 3. 2 基于產業增長角度的約束機制 164
7. 4 穩健性檢驗和內生性處理 169
7. 5 本章小結 170
第八章 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政策設計 172
8. 1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172
8. 1. 1 加大科技支農力度, 促進農業科技進步 172
8. 1. 2 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改善農業技術效率 173
8. 1. 3 優化農業發展模式, 實現高質量協調發展 174
8. 2 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農業的深度融合 175
8. 2. 1 推動農業服務外包化、 市場化 175
8. 2. 2 采用增長優先、 集聚次之的產業融合策略 176
8. 2. 3 搭建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的互動平臺 177
8. 2. 4 優化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的融合環境 178
8. 3 構建動態化、 差異化的政策支撐體系 179
8. 3. 1 實施動態化的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 179
8. 3. 2 實施差異化的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 181
8. 3. 3 考慮到生產性服務業支農政策的約束化 182
8. 4 本章小結 183
結束語 184
參考文獻 188
后記 208
展開全部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郝一帆,中共黨員,博士,現任職務:科級,工作單位:西安石油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政策與理論, 近年來在《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人文雜志》、《學習與實踐》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篇,主持和參與各類研究課題4項。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