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元代經濟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6124
- 條形碼:9787520326124 ; 978-7-5203-261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代經濟史 本書特色
敘及1206-1368年元代的經濟制度,采用經濟發展事實與經濟管理思維模式結合研究的方法,尋覓元代經濟史中對當代經濟管理有借鑒、應用價值的內容,力圖說明元代經濟的主要特點,細致說明了元代經濟發展的四個時間段,介紹了當時的經濟制度,追述和評價了元代經濟研究的歷史及成果。
元代經濟史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論述元代的經濟狀況。指出全國的大統一,對社會經濟有積極的作用。元代社會占地位的是封建的生產關系。元朝的經濟生活,以中原傳統的制度為主,但又摻雜大量蒙古“舊俗”,造成管理的混亂,加深了社會矛盾,導致元朝在統一以后不到百年便趨于滅亡。
元代經濟史 目錄
**章 生態環境
**節 經濟區域的劃分
第二節 農業區的自然生態環境
第三節 牧業區的自然生態環境
第四節 漁獵區的自然生態環境
第二章 人口、民族和階級
**節 元代的人口統計數字
第二節 人口分布狀況
第三節 民族分布狀況
第四節 階級和階級關系
第三章 經濟管理機構
**節 蒙古國時期的經濟管理機構
第二節 元朝中央行政機構中的經濟管理部門
第三節 元朝地方行政管理機構及其經濟管理功能
第四節 元朝的基層行政編制與村社制度
第二編 部門生產和管理
第四章 農業生產概況
**節 糧食作物
第二節 經濟作物
第三節 農業生產工具、技術和糧食產量
第五章 農業政策與管理
**節 農業政策的變化
第二節 屯田與墾荒
第三節 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第四節 土地登記和土地籍冊
第六章 土地制度
**節 官田的來源、數量和地租
第二節 賜田和職田
第三節 屯田的經營和管理
第四節 民田、寺觀田、學田
第七章 手工業
**節 手工業的一般情況
第二節 紡織業
第三節 制瓷、制鹽和礦冶業
第四節 武器制造、造船、印刷和釀酒業
第八章 牧業和漁業
**節 牧業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 官馬、市馬和括馬
第三節 漁業的狀況
第九章 交通運輸
**節 交通路線的開辟
第二節 交通系統的維護
第三節 交通工具
第四節 運費的調整
第三編 貨幣與商品流通
第十章 貨幣制度
**節 蒙古國時期的貨幣與中統鈔的發行
第二節 至元鈔和至大鈔
第三節 至正鈔的頒行和失敗
第四節 貨幣管理機構、偽鈔和昏鈔
第十一章 商業和高利貸
**節 商業活動的一般情況
第二節 商人與牙人
第三節 高利貸
第十二章 海外貿易
**節 海外貿易的發展變化
第二節 海外貿易的管理
第三節 海外貿易的有關地區與進出口貨物
第四編 賦役和財政
第十三章 戶籍制度
**節 戶口登記
第二節 諸色戶計
第三節 戶等制
第十四章 稅糧制度
**節 北方的稅糧:丁、地稅
第二節 南方的稅糧:夏、秋兩稅
第三節 官田、開荒田土、各種寺觀田土的稅糧
第四節 元代稅糧收入
第十五章 科差制度
**節 北方科差制的確立
第二節 北方科差的征收辦法
第三節 江南的戶鈔與包銀
第十六章 諸色課程(上)
**節 鹽的運銷方式
第二節 鹽課和鹽價
第三節 茶課和茶價
第十七章 諸色課程(下)
**節 商稅
第二節 酒醋課
第三節 雜稅
第十八章 雜泛差役
**節 雜泛差役的項目
第二節 諸色人戶與雜泛差役
第三節 雜泛差役的差充辦法和助役法
第四節 雜泛差役與元代社會矛盾
第十九章 和雇、和買與和糴
**節 和雇、和買、和糴的內容
第二節 和雇、和買、和糴的承當辦法
第三節 和雇、和買、和糴的弊端
第二十章 財政
**節 財政收入
第二節 政府日常財政支出
第三節 軍費開支與工程建造開支
第四節 賜賚
第五節 財政形勢
簡短的結語
后記
元代經濟史 作者簡介
陳高華,男,1938年3月3日生,浙江溫嶺人。1955年至1960年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后,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身)歷史研究所工作。1985年評為研究員。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82-1988)、所長(1988-1991)、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元史,兼治海外交通史、繪畫史等。主要成果有《元史研究論稿》《陳高華文集》《元大都》《元代文化史》《中國海外交通史》《元代畫家史料》《元典章》點校本等個人專著、合著、古籍整理等,發表論文近兩百篇。其中,主持整理的《元典章》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元代文化史》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等。 史衛民,男,1952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歷史系,198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1985-1995年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元史、政治學理論、公共政策等領域研究。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元代軍事史》《大一統》《元代社會生活史》《都市中的游牧民》等,以及與陳高華合著的《元上都》《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中國經濟通史·元代經濟卷》《中國風俗通史·元代卷》,與陳高華、楊訥、韓志遠合著的《中國大通史·元代卷》。近期重點關注的是元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已經完成《元代政治思想史》(上、中、下三部)的初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