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45284
- 條形碼:9787550445284 ; 978-7-5504-452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中公版·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由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研發人員在深入研究歷年真題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此書具有以下特色: 1.配備知識點索引,方便考生查找重要知識點,避免不必要時間的浪費。 2.本書采用雙色設置,對常考考點進行了波浪線標準,使考生復習時明確重點所在,更有針對性。 3.編者在編寫此書時,精選了部分真題緊附考點之后,讓考生更加明確考點。 4.編者在編寫之初,以考綱結構為基礎,調整了部分內容的順序和結構,增補了考綱中未涉及的部分內容,如“教師教育研究”“教師心理”,努力實現知識的針對性、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內容覆蓋的全面性。 5.知識拓展部分對重要知識進行了更必要的補充,擴展考試的思路和知識面。 6.購買本書即可享有增值服務——圖書配套魔法速記班,直播互動、重點梳理、考點速記、組團學習四位一體陪伴考生備戰。教材和歷年真題試卷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內容簡介
本教材結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的特點,架構起以教育學基礎、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教師職業道德為主的龐大知識體系,是一本專門針對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的輔導教材。本教材考點全面,知識體系完備,從很基本、很重要的考點出發,深入解讀考試命題趨勢,全面整合真題考點,旨在幫助考生對知識有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以在很短的時間達到優選的復習效果。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目錄
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索引(1)
**部分教育學基礎
**章教育與教育學(2)
**節教育概述(2)
第二節教育的起源和發展(9)
第三節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12)
強化練習(29)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33)
**節教育功能的含義和類型(33)
第二節教育的個體功能(34)
第三節教育的社會功能(35)
第四節教育功能的限制(39)
第五節影響教育功能發揮的因素(40)
強化練習(43)
第三章教育目的與制度(45)
**節教育目的概述(45)
第二節我國的教育目的(49)
第三節教育制度(53)
強化練習(56)
第四章教師與學生(58)
**節教師(58)
第二節學生(71)
第三節師生關系(78)
強化練習(83)
第五章課程(86)
**節課程與課程理論(86)
第二節課程的組織與管理(95)
第三節新課程改革(102)
第四節新課程帶來的變革(105)
強化練習(110)
第六章課堂教學(112)
**節教學概述(112)
第二節教學過程(115)
第三節教學原則和教學模式(120)
第四節教學方法(129)
第五節教學組織形式(134)
第六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38)
第七節教學評價(141)
第八節課堂教學設計(146)
第九節教學策略(157)
強化練習(161)
第七章學校德育(163)
**節德育概述(163)
第二節德育過程(168)
第三節德育的原則、途徑、方法與模式(172)
強化練習(180)
第八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183)
**節班級與班集體(183)
第二節班級管理(188)
第三節班主任(197)
附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202)
強化練習(204)
第九章課外、校外教育與三結合教育(206)
**節課外、校外教育(206)
第二節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208)
強化練習(209)
第十章教師教育研究(211)
**節教師教育研究概述(211)
第二節行動研究與教育行動研究(212)
強化練習(214)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學
**章心理發展與教育(216)
**節心理發展的概念與規律(216)
第二節心理發展理論(218)
第三節教育與心理發展(226)
強化練習(232)
第二章學習與學習理論(234)
**節學習概述(234)
第二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236)
第三節認知結構學習理論(243)
第四節掌握學習和指導學習理論(247)
第五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51)
第六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54)
強化練習(256)
第三章學習遷移、記憶與遺忘(259)
**節學習遷移(259)
第二節記憶(266)
第三節遺忘(270)
強化練習(274)
第四章學習策略與不同類型的學習(276)
**節學習策略(276)
第二節知識的學習(282)
第三節技能的形成與培養(287)
第四節解決問題(295)
第五節品德的形成(301)
強化練習(307)
第五章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310)
**節學習動機(310)
第二節歸因與學習(319)
第三節注意(323)
強化練習(327)
第六章個別差異與教育(329)
**節人格差異與教育(329)
第二節學習風格差異(335)
第三節學困生的教育(338)
強化練習(340)
第七章學生心理健康教育(342)
**節心理健康(342)
第二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350)
強化練習(355)
第八章教師心理(357)
**節教師的職業心理特征(357)
第二節教師的職業壓力與職業倦怠(359)
強化練習(361)
第三部分教育法學
**章法與教育法(364)
**節法的概述(364)
第二節教育法概述(365)
強化練習(370)
第二章教育法律關系(372)
**節教育法律關系概述(372)
第二節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與內容(375)
強化練習(379)
第三章教育法律規范(381)
**節教育法律規范概述(381)
第二節教育法規、教育道德與教育政策(384)
強化練習(389)
第四章教育法制過程(392)
**節教育立法(392)
第二節教育法規實施(395)
第三節教育行政執法(399)
第四節法律制裁(402)
強化練習(405)
第五章教育法律責任(406)
**節教育法律責任概述(406)
第二節教育法律責任的分類(408)
第三節教育活動中的侵權法律責任(411)
強化練習(413)
第六章學生的權利及其維護(414)
**節學生權利(414)
第二節學生權利的維護(415)
第三節學生傷害事故(417)
強化練習(424)
第七章教師的權利及其維護(426)
**節教師權利概述(426)
第二節教師權利的維護(428)
強化練習(429)
第八章教育法律救濟(430)
**節教育法律救濟概述(430)
第二節教育行政申訴制度(433)
第三節教育行政復議(435)
第四節教育行政賠償(436)
強化練習(437)
附錄教育法律法規選編(439)
第四部分教師職業道德
**章教師職業道德概述(472)
**節教師職業道德的含義、結構與特點(472)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的地位、功能與作用(475)
強化練習(477)
第二章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478)
**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478)
第二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1997年修訂)(480)
強化練習(481)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483)
**節教師職業道德養成概述(483)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教育(485)
第三節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養成(486)
第四節教師職業道德管理(489)
附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490)
強化練習(492)
附錄學前兒童發展的知識(494)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表(499)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節選
**章教育與教育學 **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考點1 教育的詞源 在我國,一般認為“教育”一詞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考點2 教育的定義 1.從社會角度定義 (1)廣義的教育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可能是無組織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組織的、系統的。 (2)狹義的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發展的活動。 狹義的教育與廣義的教育的相同點在于它們都有目的性,不同點則在于狹義的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強。這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狹義的教育在規劃和從事教育活動時,會比一般經驗性的教育活動對教育目的有更多的關注和反思。②學校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加自覺地按照教育目的辦事,對于偏離教育目的的現象也會迅速、自覺地采取措施予以糾正。③狹義的教育目的會更自覺、精確和全面地反映社會和時代的要求,更自覺地反映一定的教育理想,特別是會充分反映教育規律和教育對象身心發展的實際,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 2.從個體角度定義 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 3.從社會和個體兩方面定義 從社會和個體兩個方面來定義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的三要素說認為,教育者、受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統)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考點1 教育者 廣義的教育者是指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態度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的人,包括教育管理人員、專兼職教師、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等。狹義的教育者指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學校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考點2 受教育者(學習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的人,既包括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學習的兒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學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活動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活動,受教育者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如果沒有受教育者的積極參與,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育活動將不會獲得好的效果。 【2018上·判斷】如果沒有受教育者發揮主導作用,教育活動就不會呈現好的效果。() 【答案】×。 考點3 教育影響(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統) 教育影響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它既包括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信息選擇、傳遞和反饋的形式,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從形式上說,主要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組織形式。從內容上說,主要包括教育內容、教育材料或教科書。其中,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客體。 教育的三個基本構成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系統。其中,教育者是主導性的因素。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掌握著教育的目的,采用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創設必要的教育環境,調控著受教育者的整個教育過程,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使其達到預期的目的。 另外,還有關于教育的四要素說。四要素說認為,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活動方式。其中,教育內容主要是指根據教育目的和學生發展的特點選編的、有教育價值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一般體現為課程、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教育者自身擁有的知識、經驗、言談舉止、思想品質、工作作風,以及師生與生生探討和交流所涉及的各種經驗、見聞與事物也是影響受教育者學習的重要內容。教育活動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學習教育內容所選用的交互活動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內容是師生傳承的精神客體,教育活動方式是連接教育活動主體和客體的中介。 【2014下·單選】教育要素不包括()。 A.教育影響 B.教育形態 C.教育者 D.學習者 【答案】B。 三、教育的形態 教育的形態是指由教育三要素所構成的教育系統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變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歷史實現。 考點1 非制度化教育與制度化教育 從教育系統自身的標準來看,教育形態可劃分為“非制度化教育”與“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沒有能夠形成相對獨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這種教育是與生產或生活高度一體化的,沒有從日常的生產或生活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機構及其制度化行為。人類學校產生以前的教育和當前倡導的“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的教育就屬于這種非制度化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從非制度化教育中演化而來的,是指由專門的教育人員、機構及其運行制度所構成的教育形態。 考點2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從教育系統所賴以運行的場所和空間標準來看,教育形態可劃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內由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員所進行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先導性 一個人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是家長。家長的政治態度、對問題的看法,甚至思想作風、愛好特長,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家庭這種先入為主的教育對孩子以后的德、智、體等方面的發展影響極大。兒童在家庭接受的初步教育,對后來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具有先導性質。 (2)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一個人的各種情感能引起別人產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系的情感。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血緣關系,情感的感染性就顯得特別強烈。家長的好惡取舍常常決定著子女的行為。 (3)權威性 家庭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具有更大的權威性。家長的權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和前提。家長是子女生存和生活的依賴者,并為社會創造財富,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家長越是有權威,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越有可接受性,教育的效果就越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 (4)針對性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能比較全面、細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能比較容易地做到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5)終身性 父母是子女永遠的老師,從孩子出生到入學,再到進入社會后,家庭教育都在進行,只是教育的側重點不同。因此,終身性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 (6)個別性 與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面對幾十名學生相比,子女在家庭里可能得到更多的個別教育。 2.社會教育 廣義的社會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識地培養人、有益于人的身心發展的各種社會活動。狹義的社會教育是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社會文化機構及有關的社會團體或組織,對社會成員進行的教育。現代社會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開放性 在社會教育中,受教育者沒有年齡、時間、地域等局限,隨時隨地都可接受教育。同時社會教育已開始把教育同社會生活、生產勞動、休閑娛樂等溝通起來。社會教育打破了學校教育那種封閉式的教育體系,具有極大的開放性。 (2)群眾性 社會教育可滿足社會各年齡階段、各職業系統人員的學習要求,教育對象日益普遍。 (3)多樣性 由于社會教育對象非常廣泛,各有不同條件和不同需要,因此,社會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4)補償性 社會教育具有較強的補償功能,在學校學不到的一些知識,需要社會教育予以補充。 (5)融合性 現代的社會教育日益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表現出同社會的政治活動、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娛樂活動,甚至同宗教活動的密切結合。 【2017上·單選】以下選項中不屬于現代社會教育特點的是()。 A.開放性 B.多樣性 C.融合性 D.先導性 【答案】D。 3.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一種制度化的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形態是教育的主體形態。學校教育在各種教育形態中占據主導地位。學校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職能的專門性 學校教育的職能是專門培養人,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首要的不同之處在于學校教育的專門性。學校教育的專門性主要表現在任務的專一上。學校唯一的使命是培養人,其他任務都是圍繞著培養人來實現的。同時,學校教育中有專門的教育者——教師。 (2)組織的嚴密性 教育的特點在于對人的影響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學校教育集中體現了教育的這些特點。學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集中體現在學校組織的嚴密性上。學校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和制度。從宏觀上說,學校有各級各類、多種多樣的體系結構;從微觀上說,學校內又有專設的領導崗位和教育教學組織,等等。 (3)作用的全面性 學校教育是全面培養人的活動,它不僅要關心受教育者的知識和智力的增長,關心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還要照顧受教育者的身體健康成長。培養塑造全面完整的社會人,是學校教育的特有職責。 (4)內容的系統性 為滿足培養造就全面完整社會人的需要,學校教育內容特別注重內在性和系統性。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內容上一般具有片斷性。即使是有計劃性的社會教育,也往往是階段性的。學校教育既注意知識體系,又要符合認識規律。因此,學校教育是系統的、完整的。 (5)手段的有效性 學校具有從事教育的完備的教育設施和專門的教育設備。如聲像影視等直觀教具、實驗實習基地等,都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 (6)形式的穩定性 學校教育形式比較穩定。它有穩定的教育場所、穩定的教育者、穩定的教育對象、穩定的教育內容及穩定的教育秩序等。當然,穩定不是僵化,是相對而言的,學校教育也要有相應的改革變化。 1.【2020上·判斷】學校教育是一種制度化的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體形態。() 【答
2021版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2021版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四川省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輔導教材 作者簡介
中公教育四川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專門研究教師招聘考試研究與輔導的專門結構,多年來始終堅持“學員”的理念,匯聚了數十位兢兢業業的輔導與研究者,堅持緊扣考試自主研發。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