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工業硅生產實用技術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56290
- 條形碼:9787502456290 ; 978-7-5024-562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業硅生產實用技術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工業硅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及科研設計人員,工業硅生產設備制造、原材料供應及礦熱爐生產其他產品的從業人員以及相關專業院校師生參考閱讀。
工業硅生產實用技術手冊 目錄
1工業硅的用途、標準及發展1.1工業硅的用途1.1.1配制合金1.1.2制作有機硅1.1.3制作多晶硅1.1.4其他用途1.2工業硅的牌號1.2.1工業硅的國家標準1.2.2工業硅的企業標準1.3我國工業硅生產的現狀及展望1.3.1我國工業硅產量1.3.2我國發展工業硅行業的優勢1.3.3我國工業硅行業的現狀1.3.4我國工業硅生產的未來1.3.5我國工業硅行業將實現低碳、綠化、可持續發展2硅的性質2.1硅的物理性質2.2硅的化學性質2.3硅的氧化物2.3.1二氧化硅2.3.2一氧化硅2.4硅與金屬的共熔體3工業硅生產的基本原理3.1工業硅生產的基本工藝路線3.2金屬氧化還原的基本理論3.2.1氧化還原反應熱力學3.2.2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3.2.3選擇性氧化還原反應3.3工業硅生產的基本原理3.3.1工業硅生產的基本原理3.3.2工業硅電爐中的電流、熱量、溫度4工業硅生產原料4.1硅石4.1.1二氧化硅的形態及性質4.1.2生產工業硅用的含氧化硅礦物4.1.3硅石質量對工業硅生產的影響4.2還原劑4.2.1還原劑種類4.2.2工業硅生產還原劑的選擇要求
4.3疏松劑4.3.1疏松劑的品種4.3.2疏松劑的作用4.3.3疏松劑的使用4.4還原劑對產品質量和爐況的影響4.4.1還原劑對產品質量的影響4.4.2還原劑對爐況的影響4.4.3不同企業對還原劑的使用4.5配料計算4.5.1配料比例4.5.2配料計算4.6工業硅新型還原劑的研究4.6.1工業硅新型還原劑的實驗室研究4.6.2工業硅新型還原劑的工業化生產4.6.3工業硅復合碳質還原劑用于工業硅生產的展望5工業硅生產設備5.1工業硅電爐的機械設備5.1.1爐體5.1.2爐體旋轉機械5.1.3電極系統5.1.4排煙系統5.1.5配料站及上料、布料、下料系統5.1.6液壓系統5.1.7冷卻水系統5.1.8爐底測溫裝置5.1.9爐底通風冷卻裝置5.1.10氣封系統5.1.11電極間木隔板5.2工業硅電爐的電氣設備5.2.1高壓設備5.2.2電爐變壓器5.2.3低壓配電5.2.4短網5.2.5電氣控制5.2.6功率因數、電效率及熱效率5.2.7操作電阻與爐料電阻的關系5.2.8功率因數補償15.2.9低頻電源6工業硅生產操作6.1科學的工藝準則6.1.1精準的碳平衡
6.1.2合理的供電制度6.1.3合適的爐料孔隙度6.1.4適宜的出爐制度6.2精心操作的核心6.2.1適宜的料層厚度和良好透氣性6.2.2合理的配炭制度6.2.3適時調整配炭6.2.4適時料面操作6.2.5三相電極平衡送電6.2.6減少雜質入爐6.3精心操作的要領6.4精心操作是工業硅生產的關鍵6.4.1選準二次電壓6.4.2精心配電操作6.4.3均勻布料6.4.4適時下料6.4.5及時正確地搗爐、加料和推料6.4.6規范化的出爐操作6.4.7爐體旋轉6.4.8減少熱停爐時間6.5正常爐況的標志6.6不正常爐況及其處理6.6.1爐底上漲6.6.2料面透氣性變壞6.6.3形成刺火6.6.4電極插入過深6.6.5電爐中心三角區下料過快6.6.6還原劑不足6.6.7還原劑過剩6.6.8電極過短6.6.9電極過長6.6.10電極事故處理6.6.11其他異常爐況和事故的處理7富氧底吹精煉工業硅7.1工業硅中雜質來源和性質7.2傳統工業硅精煉方法7.2.1通氣法精煉7.2.2熔劑精煉7.3實例:富氧底吹精煉工業硅的實踐7.3.1富氧底吹精煉7.3.2主要設備及原材料
7.3.3試驗方案及工藝流程7.3.4試驗工藝7.4試驗結果分析7.4.1試驗數據7.4.2結果分析7.5小結8工業硅電爐的設計計算8.1國內外工業硅電爐的發展概況8.1.1我國工業硅電爐的發展8.1.2國外工業硅電爐的發展8.2中國特色的工業硅電爐8.2.1容量利用率高8.2.2電極直徑決定容量大小8.2.3電極幾何參數要根據實際使用的有功功率8.3工業硅電爐的設計計算8.3.1工業硅電爐生產能力計算8.3.2工業硅電爐設計計算程序8.3.3電氣參數計算8.3.4工業硅電爐變壓器確定8.4工業硅電爐設計計算程序案例9工業硅生產的輔助設備9.1爐口操作設備9.1.1單功能直軌行走式搗爐機9.1.2單功能直軌行走式加料機9.1.3自由行走式加料撥料搗爐機9.2電爐爐前設備9.2.1開堵爐口設備9.2.2出爐口擋板和扒渣護屏9.2.3鐵水包、渣盤及牽引設備9.2.4澆鑄機10工業硅生產的環境保護10.1工業硅生產環境保護的發展簡史10.2工業硅生產的“三廢”及治理10.2.1廢氣的產生及治理10.2.2廢水的產生及治理10.2.3廢渣的產生及處理10.3工業硅生產污染物排放限值
10.4工業硅企業噪聲控制限值11工業硅生產煙氣的綜合治理11.1工業硅生產煙氣的物理凈化——除塵11.1.1治理依據11.1.2電爐煙氣量11.1.3電爐煙氣特性11.1.4電爐煙氣除塵11.1.5其他煙氣除塵11.1.6煙塵的回收和利用11.1.7工業硅電爐煙氣除塵案例——30MV·A半封閉工業硅電爐煙氣除塵與回收11.2工業硅生產煙氣的化學凈化——脫硫脫硝11.2.1硫、硝的來源11.2.2脫硫方法11.2.3脫硝方法11.2.4脫硫設計12工業硅電爐煙氣余熱利用12.1工業硅電爐煙氣余熱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工業硅電爐煙氣余熱利用的工藝流程12.2.1工業硅電爐的煙氣流程12.2.2余熱利用系統的煙氣工藝流程12.2.3余熱發電熱力系統的工藝方案12.3工業硅電爐煙氣余熱利用的主要設備12.3.1余熱鍋爐12.3.2汽輪機和發電機12.4工業硅電爐煙氣余熱利用案例12.4.1裝機方案確定12.4.2主要設備12.4.3各車間布置12.4.4冷卻水系統12.4.5化學水處理系統12.4.6電站接入系統12.4.7電氣及自動化12.4.8主要技術參數12.4.9經濟效益13工業硅生產的副產品——微硅粉利用
13.1微硅粉生成13.2微硅粉性質13.3微硅粉利用13.3.1微硅粉在建筑行業的利用13.3.2微硅粉在耐火材料的利用13.3.3微硅粉在油漆、涂料行業的利用13.3.4微硅粉在橡膠行業的利用13.3.5微硅粉在陶瓷行業的利用13.3.6微硅粉在保溫材料的利用13.3.7微硅粉在農業的利用14職業衛生和安全生產14.1工業硅生產環境中的危害及其防治14.1.1高溫14.1.2紫外線輻射14.1.3噪聲14.1.4粉塵14.1.5易爆、有害物14.2工業硅生產的安全注意事項14.2.1安全知識14.2.2主要崗位的安全規程14.3工業硅安全生產規范15工業硅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15.1清潔生產基本概念15.1.1聯合國對清潔生產定義15.1.2我國對清潔生產定義15.1.3我國清潔生產評價體系15.1.4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15.2開展清潔生產的重要意義15.2.1生產全過程控制15.2.2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15.2.3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15.2.4清潔生產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15.3工業硅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及面臨的問題15.3.1工業硅生產無廢水
15.3.2工業硅清潔生產的關鍵是高溫煙氣的治理15.4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案例分析16工業硅生產質量檢驗16.1外觀質量檢驗16.1.1原材料外觀質量檢驗16.1.2工業硅外觀質量檢驗16.2內在質量檢驗16.2.1取樣、制樣16.2.2化學分析16.3工業硅生產中質量檢驗結果準確度的控制和保證32617工業硅工廠設計17.1工廠總體設計17.1.1設計工作的任務17.1.2總體設計及其階段17.2廠址選擇17.3工廠總平面設計17.3.1總平面設計主要設計原則17.3.2對總平面布置的具體要求17.4工業硅電爐車間設計17.4.1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17.4.2工藝流程17.4.3主要原料技術條件17.4.4主要設備選擇17.4.5車間組成及工藝布置17.4.6車間主要設計參數17.4.7車間總體技術裝備17.4.8車間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8工業硅生產的技術經濟分析18.1工業硅生產的技術經濟指標18.1.1產量18.1.2品級率18.1.3原材料和電能單耗18.1.4硅的回收率18.1.5平均負荷18.1.6電爐作業率18.1.7成本18.1.8利潤18.1.9資金利潤率
18.1.10資金利稅率18.2工業硅產品的成本構成18.3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徑18.3.1增加產量18.3.2提高產品質量18.3.3降低原材料和電極消耗18.3.4降低電費18.3.5提高裝備水平18.3.6煙氣余熱利用18.3.7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部分優秀論文選編A1.1優級工業硅的生產A1.1.1引言A1.1.2精料入爐是生產優質工業硅的**基礎A1.1.3精心設計是生產優質工業硅的主要保障A1.1.4精心操作是生產優質工業硅的決定關鍵A1.1.5爐外精煉A1.1.6結論參考文獻A1.2工業硅電爐爐底上漲的原因分析和預防治理措施A1.2.1引言A1.2.2工業硅生產的基本原理A1.2.3工業硅生產時爐底上漲的原因分析A1.2.4預防及治理工業硅電爐爐底上漲的措施A1.2.5結論參考文獻A1.3工業硅生產的新常態A1.3.1電爐大型化A1.3.2余熱利用資源再生A1.3.3無木炭生產和新型還原劑的研發A1.3.4電爐煙氣的凈化:除塵、脫硫、脫硝A1.3.5結論參考文獻A1.4大型工業硅電爐的技術優勢和裝備特點A1.4.1引言A1.4.2大型工業硅電爐的技術優勢
A1.4.3大型工業硅電爐的裝備特點參考文獻A1.530MV·A工業硅電爐的機械設備A1.5.1爐體A1.5.2旋轉機構A1.5.3電極系統A1.5.4排煙系統A1.5.5爐頂布料加料系統A1.5.6液壓系統A1.5.7冷卻水系統A1.5.8爐底測溫裝置A1.5.9爐底通風冷卻裝置A1.5.10氣封系統A1.5.11電極間木隔板A1.5.12電弧燒穿器A1.630MV·A工業硅電爐直接電烘開爐A1.6.1引言A1.6.230MV·A工業硅電爐的主要技術參數A1.6.3開爐的**條件A1.6.4開爐前的準備A1.6.5電烘A1.6.6投料A1.6.7出爐A1.6.8結論參考文獻A1.7全封閉硅鐵和工業硅電爐的可行性研究A1.7.1引言A1.7.2硅鐵及工業硅電爐全封閉的必要性A1.7.3硅鐵和工業硅全封閉生產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實踐A1.7.4全封閉硅鐵和工業硅電爐在經濟上的優勢A1.7.5結語參考文獻附錄附錄1工業硅國家標準(GBT2881—2014)附錄2工業硅安全生產規范(YST1185—2017)附錄3鐵合金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6—2012)附錄4工業硅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31338—2014)附錄5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鐵合金)(HJ470—2009)附錄6常用耐火材料、隔熱材料及其輔助材料的物理參數附錄7鐵合金廠用水及水的硬度附錄8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的系數表附錄9常用法定計量單位附錄10元素周期表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工業硅生產實用技術手冊 作者簡介
唐琳,男,漢族,1939年3月生,高級工程師。1961年畢業于武漢鋼鐵學院鋼鐵冶金系,曾任水利部丹江口鐵合金廠總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鐵合金分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資深專家,四川省鐵合金工業協會顧問。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著作有:1.鐵合金生產節能及精煉技術,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2.鎳鐵冶金技術及設備,冶金工業出版社,2010;3.工業硅生產工藝及設備,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