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春天里的人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0514
- 條形碼:9787521210514 ; 978-7-5212-1051-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天里的人們 本書特色
香港回歸使推廣普通話教育事業迎來了春天。春天里的“推普”工作者們風里來雨里去,兢兢業業諄諄誨人,為香港的普通話教育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從而增強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家國意識與民族情懷,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這是《春天里的人們》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推普人”與香港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關聯,作品對香港社會百態、人間煙火的多側面呈現,又使其具有相當的認識價值。
春天里的人們 內容簡介
傣族女作家禾素的長篇紀實文學《春天里的人們》,是一部表現香港推廣普通話教育工作者的事業奮斗與人生命運的作品,由于是作者親歷性的寫作,故作品題材與內容十分難得。作品講述的是數十年來在香港地區孜孜不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推廣普通話的一群教育工作者平凡的經歷。她們的經歷也是蕓蕓眾生的一種經歷,是通過自尊自愛自強,很后實現了個人的職業自立、財務自由和人身自由,尋找到了個人的幸福和生命的價值。這種親歷式、耳濡目染式的采訪,因為真實真切,因此具有很強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春天里的人們 節選
寫在前面 香港,是一個奇特的地方,是一個多元文化匯集的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這里,有的短暫停留,有的如候鳥棲居,大多數人在這里扎下根來,過著不咸不淡的生活。有人說,香港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作任性,夏天穿羽絨服著高筒靴招搖過市,冬天穿迷你裙吊帶背心穿街走巷,沒有誰會多看你一眼,更不會因此而皺一下眉頭。每一個人都是微小的個體,沒有人會在意你,一不留神,分分鐘便被淹沒在那些迎面而來的巨大冷漠洪流中;也有人說,在香港這個地方,只要你勤奮、肯挨苦、愿意努力,機會它無處不在。在這座城,任何時候,只要不違法,你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 香港,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被英國殖民一百五十六年后,1997年回歸祖國。人口七百四十八萬,面積一千一百零六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世界**。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排名全球第十、中國第二,醫療健全、教育優質、物質富足、商業娛樂業發達;香港男性平均壽命全球**,女性排第二。據資料記載,十九世紀初,香港只是一漁村,僅有五千至七千人。1840年,**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遠攻清廷,女王原本下令搶占舟山,但前線將軍路過香港時,發現這里,地理優越,水深港闊,未來潛力無限!于是將軍不惜惹怒女王,調頭強占了香港島。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割讓英國。這一“偶然發現”,徹底改變了香港的歷史。憑借海港優勢,香港這個自由港,發展成了今天的“國際大都會”。 二十多年前,來到這座舉世聞名的城,當我穿梭在香港如織的人流中,往來行走的多是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穿著簡單時尚,行走如風,自信滿滿,滿口粵語方言還不時夾雜著一句半句英文,在街上你用普通話問個路都有困難。他們聽不懂,也不會看簡體字,就算聽明白你說什么,人家回答的你也是聽得云里霧里,在這里你就覺得自己是個異類,無法插足,無法融入。自英國對香港實行殖民統治后,大部分政府文書都用英文,英文亦長期是唯一法定語文,中文沒有憲制地位。回歸祖國二十年來,香港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香港政府大力推行兩文三語——中文、英文,粵語、英語、普通話。語言環境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這與一群默默奉獻的普通話教師有著莫大的關系。多年來,我無數次有這么一個想法,寫寫我身邊教普通話的朋友們吧!寫寫他們的背井離鄉,寫寫他們的悲歡離合,寫寫他們的苦難幸福,寫寫他們的從容與慌張,寫寫他們的堅持與放下;寫寫他們從一個又一個的遠方奔向此處,寫寫他們從各自安靜或不安靜的世界來到這座喧囂的城市,寫寫他們作為新移民的體會和感受,寫寫他們在這里怎樣艱辛又努力地工作著、生活著、生存著。 當我終于付諸行動,開始傾聽一個個他(她)講述的故事,有時安靜默然,有時相對而笑,有時拍案叫絕,有時擊臺而歌,有時淚流滿面,有時緊緊擁抱……在這片曾被殖民一百多年的土地上,在港人的國家認同感還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推廣普通話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正是我身邊這樣一個普通的群體,在推廣普通話以及去殖民化的道路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辛酸,各自的精彩,各自的妥協,各自的堅守。我用筆,為這個群體向世界打開一扇窗,希望,明媚的陽光能照見它,清朗的月亮能照見它,照見這一扇邊沿角落的窗,照見一個個默默發光的人。 一 “這一刻,很多故人涌出來,很多故事涌出來,經歷的時候只是經歷,經歷過后就成為別人口中的故事,而很多的故事串起來,就是人生。” 清早時分,從九龍至香港島,出了地鐵站,穿過灣仔老街各式熱鬧的店鋪,爬上一道斜坡,與許維琳老師約見的“金兜記”酒樓終于出現眼前。 灣仔,位于香港島北岸中央位置,是一個新舊并存的獨特社區,糅合舊傳統與新發展的精粹,亦是香港歷史*悠久和*富傳統文化特色的地區之一。許老師就住在這一區,平日喜歡到這家存在了幾十年的港式酒樓喝早茶。在香港,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俗稱“飲茶”,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成。 許維琳老師,香港*早的普通話倡導者及傳播者之一, 六十年代到港之后,一直從事普通話教育、組織及評審工作,多年來,教了一撥又一撥的學生,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后輩,幫助了一間又一間機構,與她有關聯的普通話機構多不勝數。 與許老師初識于十幾年前,我作為某校的課外朗誦輔導教師,帶著幾十個一年級的孩子去參加全港校際朗誦節集誦比賽,許老師是評委,那是我**次帶集誦。香港學校的音樂節及朗誦節,是學界矚目的文藝盛事,至今已走過七十個年頭,這是讓熱愛音樂和朗誦的青少年得以一展所長的獨特平臺。倡導人之一許維琳女士,自1968年開始到2018年退休,整整五十年時間,從*初不為人知,參加者寥寥無幾,一點一滴積累,影響逐漸擴大,到今日全港學校參與,人人以獲其獎項為榮,甚至升讀本港名校亦以此為加分條件。在民間大大小小不同比賽,論規模校際朗誦節應可稱冠,這與許老師對此項朗誦文化藝術教育多年來前前后后親力親為,努力推廣分不開,若說她功不可沒,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記得那場比賽是在冬天,海風刺骨。在尖沙咀某比賽場地,學生們穿著厚厚的羽絨外套,笨拙地爬上朗誦臺的階梯,我微笑著等他們站好,準備轉身回座位坐下時,赫然發現**排的一個小胖孩沒拉上外套拉鏈,重點是他的褲子拉鏈也沒拉上!臺下已經傳來一陣嬉笑聲,有的小孩竟然直接指著他嚷嚷:喂,你的大門沒關上!小胖學生意識到大家在笑自己,低頭一看,動作夸張地馬上將褲子的拉鏈拉上,還沖著臺下伸伸舌頭“嘿嘿”一樂。臺下更是笑翻了,整個比賽場地亂成一片。我的腦袋“轟”的一下,這還用比嗎?兩個多月的訓練白費了!按照朗誦比賽的規定,肯定沒獎了! 許老師按了幾下桌前的響鈴,現場慢慢安靜下來。她接著又按了一次,示意比賽開始。天真可愛的學生們似乎沒有受影響,依照平日的訓練,表情投入、有感情,動作也整齊協調,演繹完畢孩子們有條不紊地按照我的囑咐分行離開舞臺。臺下的掌聲很熱烈,許老師的表情似乎也很滿意,我內心里那個悔呀!怎么事前就沒有好好檢查一下這群“小猴子們”的衣著呢?按正常評分標準與之前比賽的隊伍來看,我的學生表現不俗,應該是能夠獲獎的。但比賽前發生的那個小插曲,肯定會大大影響比賽的得分。 *后一隊比完后,評判助理請主評判上臺宣布獲獎名單并點評朗誦作品。穿著很有品位的許老師緩緩走上臺,先由朗誦作品說起,給大家講解作品及作者背景,其內含的深意;在表現作品時,哪一段該強哪一段該弱,哪一段該快哪一段該慢,哪里該適當以動作輔助,哪里該用眼神深刻體現,她一面講一面示范,給在場的學生和老師們上了極其生動而難忘的一課。 在宣布獎項時,她手拿評分紙,看了看臺下,所有人都屏息靜氣,等待這激動人心的結果。許老師卻不著急公布,不緊不慢地說:孩子們,是不是很希望聽到你們學校的名字呀?臺下齊齊回答:是。許老師又問:要是沒有你們的名字,你們會難過嗎?臺下的孩子們老老實實地回答:會。許老師笑了,她說:會是正常的,不難過是假的。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辛苦訓練,有誰不希望能夠拿個大獎回去!這對學校對老師對家長對自己都會有一個很好的交代。但是比賽的隊伍這么多,競爭這么激烈,而獎項又有限,怎么辦呢?學生們天真地回答:那就給多一點獎呀!許老師笑著說:如果我像圣誕老人分派禮物那樣,人人有份,永不落空,那比賽還有沒有意思?說真的,看著你們在臺上的表現,看你們如此全情地投入,我常常會陷入一種感動,你們已經懂得齊心合作的重要。我想,在比賽中初嘗榮光、挫折、友誼、合作、堅持的滋味,因著不同作品和對手,力求個人的進步,這一些,比獎項更重要。 看著臺下孩子們一臉懵懂的樣子,許老師又笑著說:我的意思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學會了友愛、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只要這個過程是快樂的、享受的,那就是你們*大的收獲,這比獲獎重要多了! 許老師開始宣布獲獎名單,按照慣例,季軍有三隊,亞軍兩隊,冠軍一隊,比賽隊伍有三十幾隊,所以要從中脫穎而出很不容易。在公布了前兩隊季軍獲得者后,許老師忽然說:今天有一隊學生,整體的朗誦表現不俗,按照我的標準,他們原本是可以獲得冠軍的。我的心“咯噔”一下,不會是說我們吧?她繼續慢慢說道:遺憾的是,他們在上場后出現了一些狀況,按照比賽規定應該是沒獎了,但他們的朗誦無論是情感、動作、整體的合作方面,都實在是讓人贊嘆的!指導老師對作品深刻理解,對學生的細心輔導,再加上孩子們齊心配合才會有這么好的表現,所以今天我破例給他們一個獎項,以資鼓勵。但老師們今后一定要注意,學生上臺前的著裝、儀表一定要確認,只要上到臺上,就不能再有任何小動作。另外比賽前可以脫掉笨重的羽絨服,不然孩子們都成笨重的小企鵝了! 全場人都笑起來,在笑聲中許老師讀出了我們學校的名字,孩子們都樂壞了!學生代表上臺從許老師手中接過評分紙和獎狀的時候,我的內心涌起無限感慨!我是何其幸運,**次帶集誦就遇到這么好的評委老師,短短三個小時,她不僅教會了我不少專業上的技巧,更讓我體會到超越小我的愛與情懷。 十幾年過去,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常常會見到許老師的身影,我總是懷著崇敬而欣喜的心情前去打招呼。此刻,她正坐在“金兜記”的角落里,安靜地等著我。
春天里的人們 作者簡介
禾素,本名方思入,原籍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傣族。 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師范系,曾供職于德宏州傣劇團,德宏州政府接待處,1994年移居香港,現從事教育及寫作工作。 著有散文集《風中的蔓勒梗》,為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重點扶持作品。曾獲中國當代散文獎、冰心散文獎,散文《你是悲憫的珠穆朗瑪》、長篇紀實文學《春天里的人們》分別獲 2016、2019《民族文學》年度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