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2299
- 條形碼:9787549632299 ; 978-7-5496-322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本書特色
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谷音從藝多年的舞臺經驗總結與藝術傳承記錄。以口述實錄的形式,融入藝術家對于學戲、演戲、教戲的體會與思考,以劇目折子為切入口,講述昆曲文本的舞臺呈現、唱腔身段等的傳承演變,展現昆曲傳承的源流脈絡。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谷音女士從藝多年的舞臺經驗總結與藝術傳承記錄。以梁谷音代表劇目《義俠記·戲叔別兄·挑簾·裁衣》《水滸記·借茶·活捉》《西廂記·寄柬·跳墻著棋·佳期·拷紅》《孽海記·思凡·下山》《琵琶記·描容別墳》《蝴蝶夢·說親回話》《漁家樂·藏舟》《焚香記·陽告》為例, 敘述她對于學戲、演戲、教戲的體會與思考, 展現昆曲傳承的源流脈絡。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目錄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節選
梁谷音談《蝴蝶夢.說親回話》的裝扮:這出戲里田氏的裝扮是頭上頂著一個白球,袖子里塞個紅手帕——塞腰間也可以,反正不讓人家看見就行,但我們一直都是塞袖子里的。紅手帕原先是沒有那么大的,但我覺得既然這塊手帕是這個戲的主心的體現,那就把它夸張一點吧,而且大的做起動作來也更漂亮,小的就很難拉開。至于手帕上面的那些閃片,那是舞美弄的,我覺得不難看,就給保留了。《說親》是翹袖的,《回話》則是水袖。翹袖就是把袖子卷起來,如果再講究一點呢,那個翹袖就是定死的,然后到《回話》再脫下原來的衣服,換件有袖子的。如果是在上海攝影棚里錄像的話,化妝也和上臺不同,會化得很淡很淡。提到錄像,順便說一下,我覺得在影棚里錄的話,對聲音肯定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你唱錯了,或者唱得不好還可以重來。但是錄像棚里的聲音追求的是音質的漂亮,論感情肯定不如現場錄來得真切。在影棚里演對整個戲的感染力絕對是有所減弱的,因為它沒有觀眾的呼應,演員的情感不能完全釋放出來。 梁谷音談《義俠記.戲說別兄》的師承:《戲叔別兄》這個戲,鄭傳鑒老師拿扇子,不穿褶子,穿箭衣,羅帽就是現在這樣。那把扇子是別在腰里的,所謂“腰插黑油紙扇”。這個戲我后來總是和侯少奎演。人家都說侯少奎的武松*像。侯少奎確實像,那種六親不認鐵塔一樣的感覺,被他演來真是水也潑不進去打也打不進。《別兄》里面,現在士兵是拿著酒菜上,老版的則是拿著竹籃,我學的時候已經混在一起了。武松上來時候那個引子的文辭就是“半月不見面”。北昆沒有《戲叔》這出戲,有時候他們念“京城公干”,有時候念“山東公干”,我也記不清楚了。我們在學戲的時候已經沒有穿衣服的那處情節了。我知道有這么一段戲,但傳字輩的老師們已經不大演了,我也沒有看到別人這么演過。這里有一處,潘金蓮想要給武松杯子,結果給了壺的動作,這不是傳統就有的,而是后來加的。原來就只是簡單的說“叔叔請”“要放在桌兒上”這樣。現在讓她錯吧酒壺當酒杯,是想表示她看得入神,以至于忘我了,這樣一來就更豐富些。摸手的動作是原來就有的,并不是為了阻止他為她倒酒,而是有意去摸他一下。撞也是老版就有的。這個動作很多戲里都有,比如《琴挑》《借茶》等都用到了。關大門也是老版就有的,用扇子撥他則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因為他有扇子,我就用扇子撥。侯少奎演的時候沒有扇子,我就拿手絹撥。老版里武松一直都帶扇子,但潘金蓮沒這個撥的動作。
笑立春風倚畫屏——梁谷音藝術傳承記錄 作者簡介
鄭培凱,山東青島出生。哈佛大學博士后,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等校。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現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主席。著有《湯顯祖:戲夢人生與文化求索》等數十種。 梁谷音,國家x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昆曲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昆劇團xx一級演員,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師承沈傳芷、張傳芳、朱傳茗等“傳”字輩昆曲名家。擅六旦,正旦、閨門,被譽為昆劇界的“通才演員”。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