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7763
- 條形碼:9787100187763 ; 978-7-100-18776-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本書特色
本書試圖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展現盧曼理論的魅力,可稱之為“系統論法學的中國表述”。 本書是國內研究系統論法學的非常有分量的作品。本書作者不只是盧曼系統論的引介者,而是一個具有特定問題意識的系統論研究者。作者試圖參考盧曼的研究成果,運用盧曼已經發展成熟的概念工具與方法,貼切地觀察與描述中國的社會現實。作者對盧曼系統論法學的中國表述,無疑為近年來我國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之爭的僵局,打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溝通空間。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內容簡介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分為三編:“上編: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中編:法理學與中國社會的功能分化”,“下編:系統論法學的理論譜系”。本書主要圍繞中國法律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一些法理學領域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在轉型時期法律與社會關系的基本問題,著重吸收和消化德國法社會學大家尼克拉斯?盧曼的系統論法學理論,圍繞著“如何理解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中法律的功能”“憲法在法律與政治關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法理學的學科定位和基本方法論”等核心關鍵問題展開論述。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目錄
自序:系統論法學與中國法律的轉型
上編: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在科學性與實踐性之間
——論法理學的學科定位與性質
法律是由規則組成的體系嗎?
法律的二值代碼性與復雜性化約
論法社會學對法學的貢獻
——一個古老遺產分配案引發的法哲學反思
憲法的社會學啟蒙
——論作為政治系統與法律系統結構耦合的憲法
中編:法理學與中國社會的功能分化
中國本土化法教義學理論發展的反思與展望
法教義學與法學研究的本土化
司法改革、法治轉型與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法律全球化的政治效應:國際關系的法律化
下編:系統論法學的理論譜系
輝煌的失敗
——對哈貝馬斯民主法治國理論的方法論批判
超越“錯誤法社會學”
——盧曼法社會學理論的貢獻與啟示
雙重偶聯性問題與法律系統的生成
——盧曼法社會學的問題結構及其啟示
托依布納對系統論法學的創新與貢獻
通過社會認識法律
——一種描述性法理學的嘗試
參考文獻
后記
法律系統的自我反思:功能分化時代的法理學 作者簡介
泮偉江,男,浙江仙居人,法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副院長。著有專著《當代中國法治的分析與建構》(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1版,2017年第2版)、《一個普通法的故事:英格蘭政體的奧秘》(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在《中外法學》《法商研究》《清華法學》《政法論壇》《環球法律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并翻譯出版多本譯著。其中《一個普通法的故事:英格蘭政體的奧秘》被《新京報》評選為2015年青年學者獎(唯一),并引起公共知識界的廣泛關注。另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家級、省部級項目多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