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2393
- 條形碼:9787100182393 ; 978-7-100-18239-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本書特色
1部戲,2年,16個人,305775公里,198站演出:一場史無前例的戲劇冒險,莎士比亞戲劇別樣解讀 1部戲,2年,16個人,305775公里,198站演出跟隨著*神奇、*優美的一部莎劇走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附贈中譯本限定巡演票根書簽一張,踏上你的專屬戲劇之旅! 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之旅,一幅令人驚嘆的環球文化全景 201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誕生450周年的紀念日當天,英國的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啟程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后無來者的戲劇冒險——在全球198個國家和地區巡演莎士比亞的偉大劇作《哈姆雷特》。 他們穿越沙塵暴、大雨、動亂伏擊;來到古老的露天劇場、沙漠中的難民營、廣場中央的臨時舞臺;在哥倫比亞的集市上騎羊駝、在太平洋島國遭遇“蟑螂危機”、應對突然出現的當地“女王”、和跳上舞臺的觀眾一起表演…… 12位演員、4位舞臺監督,背上行囊,帶上道具、樂器和服裝,用1部劇作拉近世界的距離。 足不出戶,環游世界,且看丹麥王子與世界文化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 別樣視角解讀經典劇作,講述不一樣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精神給這個世界帶來了這么多光亮,我們卻把他當作了憂郁的偶像。”本書作者多米尼克大膽擊碎刻板印象,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在重壓之下,堅持追求自我認知的故事:從沙特阿拉伯的女大學生、索馬里游牧民族文化傳承人,到在雨中看戲的羅馬尼亞孩子和背誦過“生存還是毀滅”的我與你,一部16世紀的戲劇何以始終觸及我們的心靈?重溫經典,哈姆雷特又能給我們怎樣的安慰?或許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揭秘戲劇臺前幕后,輕松讀懂莎士比亞一個突然的念頭,如何成全一次后無來者的戲劇冒險? 學院派眼中的古典劇作,如何走進世界各地觀眾心中? 頂級劇院導演幽默回顧巡演全程,揭秘戲劇人臺前幕后的酸甜苦辣。 從晦澀的文字到臺上的嬉笑怒罵,重新認識舞臺上真實的莎士比亞。 “德羅姆古爾讓莎士比亞與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悲喜緊緊相連,真是不同凡響!”——艾瑪·湯普森,著名演員,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這是一個關于一段大膽到令人瞠目結舌的旅程的驚人故事。我愛它!多米尼克·德羅姆古爾寫莎士比亞,并以他領導環球劇院的方式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帶著激情、洞察力、趣味和不可抗拒的幽默。”——尼古拉斯·希特納爵士,英國國家劇院導演“多米尼克對這次巡演的回顧令人興奮無比。……熟悉的《哈姆雷特》與陌生的體驗碰撞出一段靈光四溢的旅程!”——詹姆斯·夏皮羅,莎士比亞研究專家,教授“對于所有熱愛戲劇、莎士比亞和那些對其他文化如何詮釋西方文學偶像感興趣的人,以及那些認為自己理解這部劇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書。”——《圖書館雜志》“這段驚險旅程的故事涵蓋了令人驚嘆的環球全景……沒有哪段編年史能夠賦予莎士比亞那句'世界是一個舞臺'更令人信服的意義。”——《書單》“趣味盎然的一本書。”——《泰晤士報》“一部極其可讀的、富有個人特色的詳細記錄。巡演地點從吉布提、格但斯克到中國臺北、波哥大,差異如此之大,堪稱雄心勃勃。”——《紐約書評》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于《哈姆雷特》的故事。 400年前誕生的丹麥王子,走遍優選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從熾熱的墨西哥到沙塵暴中的難民營,從瑙魯、梵蒂岡到中國的臺北、香港、上海和北京…… 2014年到2016年,享譽世界的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完成了一次少有的戲劇巡演——將《哈姆雷特》帶到優選! 這次巡演是如何開始的?《哈姆雷特》次走向世界時是什么樣的?400年來,《哈姆雷特》對世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這次巡演在所到之處引起了怎樣的反響?《哈姆雷特》又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今的世界的?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前藝術總監多米尼克·德羅姆古爾將為您一一道來。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目錄
??中文版序 / 多米尼克·德羅姆古爾
??前??言
??1??誰在那?
??2??尊重弱拍
??3??沿波羅的海駛去
??4??中歐的空話和石墻
??5??瘋狂墨西哥城
??6??紅海邊的波洛涅斯
??7??太平洋島的上帝
??8??謀殺和稻田
??9??安第斯山脈間的獨白
10??來自英國的消息
11??沙漠中的維滕貝爾格
12??反抗中的世界
13??為彈丸之地而戰和復仇
14??地面指揮中心
15??路上友誼
16??札塔里的愷撒
17??大裂谷旁的圍墻劇院
18??此外僅余沉默而已
結??局
致??謝
譯后記 / 劉虹
譯名對照表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節選
《哈姆雷特》被翻譯成的語言多到數不過來,它被搬上舞臺的次數比莎士比亞本人吃飯的次數還要多,甚至也不比莎士比亞喘氣的次數少。《哈姆雷特》可以說是少有的真正做到拉近了不同文化距離的文學作品。全世界的觀眾都見證了它開闊眼界、啟發心智的能力。它不僅拉近了物理空間,也縮小了時代間的跨度。每個看到或聽到《哈姆雷特》的人,都會被傳送回1601年觀眾**次在環球劇院聽到**句臺詞“誰在那”的那個瞬間。就如同當年的**批觀眾所經歷的那樣,在之后的幾個世紀里,這句開場白每一次都會開啟一個讓人們享受靈魂激蕩的戲劇之夜。這部戲穿越時間之窗,讓我們在欣賞獨一無二的現場表演的同時,也與無數在不同時空之下,已經、正在或將要聽到同樣字詞的觀眾一起,享受著它的魅力。 1608年,在塞拉利昂港附近,巨龍號的船員們在船上為一群來訪官員表演了《哈姆雷特》。這些船員在環球劇院看過一次該劇的演出,他們憑借著記憶拼湊起故事的全貌,完成了這次表演。在這次“對外首演”十年之后,一個名為“英國喜劇人”的演員團帶著緊湊、刺激的縮編版《哈姆雷特》在北歐全境進行了巡演。自那之后,這部戲在世界各地上演,走進過劇院、田野、洞穴、貧民窟和皇宮。 這部戲也考驗了成千上萬的演員,振奮了許多,挫敗了許多,同時也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意猶未盡。《哈姆雷特》的現場演出已被多次錄制并被制作成電影和電視節目,一次又一次地上映和播出。從莎拉·伯恩哈特 到大衛·田納特,從梅爾·吉布森到瑪克辛·皮克,他們的表演被鏡頭捕捉并保存下來。這個精簡的演員名單所代表的多樣性也反映出這個劇本對于多種解讀的開放性。人們在教室里背誦它,在會議室里引用它,它在情人的耳邊縈繞,智者拿它來深思,評論家用它來爭論,它由父母講給孩子,惹得學生訴苦連連,也讓無數觀者落淚。靜靜地,它被我們當作給予人力量的秘密珍藏在心靈深處,讓我們不再對這個傷人的世界心懷恐懼。它既是我們身邊事物的一部分,又常駐在我們內心。很大程度上,它塑造了我們。 …… 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結合很多時候似乎只能帶來大范圍的恐慌和暴力。但當我們在思考現代化賦予的諸多可能性時,我們所想的不是“為什么”,而是“為什么不”。為什么不利用全球化的潛力去傳遞恐怖和商品之外的其他東西呢?比如16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滿腔情懷、滿身技藝和腳上結實的鞋子?他們將布景悉數裝進行囊,把臺詞牢牢記在腦子里,將充滿了機巧智慧、*神奇也*優美的一部莎劇帶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為什么不呢? 整整兩年后,在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的2016年4月23日,這16個人完成了他們在全世界190個國家和地區的巡演,凱旋環球劇院。加上在數個難民營里的表演場次,這次巡演合計為198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獻上了演出。他們在露天劇場、酒吧、交通環島表演,在攝影棚和海邊表演,他們為簇擁著的千余名觀眾表演,也在雨中為屈指可數的幾個羅馬尼亞孩子表演。 現在,我禁不住想換用更深沉的語氣或更嚴肅的筆調寫道:“本書將講述并紀念這段旅程。”然而,這樣講未免有失偏頗。這段旅程是不能被完全講述的:它太宏大、太豐富了。每場演出都有很多故事,又有這么多與政治、文化和歷史的交流,所以每一站的巡演都值得大書特書,若是這樣寫下去可以寫出幾百本。而且,我無法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有講述這段經歷的資格,因為我親身參與的巡演只有20站,而真正有故事要講的人是劇組人員——12位演員加上4位舞臺監督。他們參與了整個巡演過程,每個人都有了不起的故事要講。我參與過的20站巡演,每一站的經歷都為我的工作與創想注入了豐富的養分。劇團能夠穿梭于地下酒館和政要場所的自由,賦予了我們深入了解其他地區和文化的可能。雖然與各種文化的每場交集都難免短暫,但我們從中汲取的靈感和洞見卻極為豐厚。疾馳而過的雨燕之所見也許比不上歷盡滄桑的海龜,但反之亦然。 詳盡地描述每個細節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我有幸透過《哈姆雷特》這個萬花筒見證了很多非常有趣也非常引人深思的故事。如同這部豐富的劇作能為這個世界和它的多彩提供新鮮視野一樣,每個國家也都給這部戲帶來了新的靈感。大到這部戲的主題,小到劇中的各種細微之處,這次巡演讓我對這部戲有了新的認識,這部戲也革新了我對巡演的看法,兩者一同使我加深了對世界和自己的了解。在此,我希望記錄下《哈姆雷特》與世界的對話,去發掘二者是如何互相啟發的。 這本書將講述一些故事,其中自然也有《哈姆雷特》自己的故事:包括這部經典之作如何誕生和成長;這部作品如何憑其包容的精神,至今依舊在幫助我們認識這個始終變化萬千的世界。這本書將試圖理解《哈姆雷特》是如何能傳播這么遠,又是如何產生這么深的影響的。在不同的瞬間,我對這部作品都有新的體會,新的啟發也會同時帶來新的困惑,新的困惑又會帶來新的思考,我試圖記錄的就是這些瞬間。然而,我非常清楚這就好比是看著一輛僅停留幾站的長途火車,《哈姆雷特》從來不會為我們停留,它將時時刻刻渴望著新的解讀。那個“啊哈,我看懂了”的瞬間永遠不會,也不該到來。 這部戲去過太多地方,所到的國家大相徑庭,其歷史經歷和政治條件也大不相同。我們的表演很難反映所有現實,但《哈姆雷特》以其對全新美學感受的執著渴求,對所有那些被這個世界的殘酷傷了心卻仍愿意在灰燼中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的人發出呼喚。就是這樣,我們的巡演同許多觀眾產生了共鳴,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我希望這些故事、這次環球劇院與世界各地的交流,能夠為我們理解當下這個世界提供新鮮的視角,也同樣為這部直到如今仍影響、觀照和改變著世界的優秀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 作者簡介
多米尼克·德羅姆古爾(Dominic Dromgoole),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前藝術總監,他執導的《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等莎士比亞劇作曾在中國的劇場上演;著作有《戲劇全景:從A到Z的當代劇本創作》(THE FULL ROOM: An A-Z of Contemporary Playwriting)和《威爾與我:莎士比亞如何控制我的生活》(WILL AND ME: How Shakespeare Took Over My Life)。 譯者簡介: 劉虹。畢業于南開大學英文系、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在讀。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