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49788
- 條形碼:9787505749788 ; 978-7-5057-497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本書特色
★當代社會學家、女性主義者李銀河,寫給女性覺醒的心靈之書
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如何獲取自由?愛情究竟是什么?本書李銀河在權威的專業研究和獨立自由的精神思考之上,剖析和分享了女性在成長和覺醒過程中必定要面對的幾大人生主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女性、愛情、婚姻和性,李銀河也在此給出了答案。
★李銀河親寫新序,以半生研究和閱歷傳達灑脫的生活智慧
“人應當詩意地棲居,因為如果沒有詩意,生活毫無意義。”“余生只愿浸淫在愛與美之中”“人生苦短,縱情去愛”……她以自身真實的生活狀態,向讀者們傳達了灑脫通透的人生態度。
★特別收錄李銀河回憶王小波的文章,再現兩人曾經生活點滴
特別收錄《愛情回味》《我們曾經擁有》《悼王小波》等李銀河回憶與王小波的愛情故事、以及懷念王小波的文章,再現兩人曾經生活的點點滴滴。
★清麗裝幀,知名插畫師LOST7親繪插圖,隨書附贈創意書簽
知名設計師操刀封面設計,風格新穎且不失大家風范;內文邀請知名插畫師lost7繪制插圖、搭配李銀河對愛情、友情、自由的箴言,給讀者J佳的閱讀體驗。另,隨書附贈創意花朵書簽,方便閱讀。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女性必讀的作品, 精選李銀河作家生涯有見解并廣受歡迎的內容, 涉及女性成長、關注到婚姻、愛情話題、以及個人精致生活的追求。主要內容包括: 人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擯棄費力的生活、向往優雅的生活等。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目錄
★人怎樣才能得到快樂
人怎樣才能得到快樂 2
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 6
擯棄費力的生活 10
向往優雅的生活 17
生活美好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20
精致的生活 22
以溫柔優雅的態度生活 24
怎樣才能保持好心情 25
精心呵護自己的心靈 29
超越年輕和美貌 33
有限的快樂與無限的快樂 36
生活質量三維度 40
閱讀尼采之理想生活方式 43
快樂是人生的Z終價值 47
把生命的每一天當作Z后一天來過 51
真正有質量的生命 53
讓心自由飛翔 55
論生命之美好與自由的關系 59
★如何獲得自由
人生應追求什么 64
保持內心沖動 68
保持生命活力 71
如何獲得自由 74
我看不出為什么不可以選擇第三條道路 78
直面慘淡人生 81
Z難以忍受的活法 85
生之焦慮 87
不與人比,不與己比 90
饒了自己 93
贊美友情 96
媽媽印象 99
生活家與工作哲學 109
生命哪里能夠奢侈到需要“打發” 113
為什么做事 116
工作是手段,不是目的 120
正因為人生無意義,才更值得經歷 122
★愛情究竟是什么
愛情究竟是什么 126
靈魂伴侶 131
超凡脫俗的愛 133
純粹的精神之愛 135
愛是Z美好的生存狀態 138
隱秘的愛情 141
愛情的功能 143
真愛是癥狀嗎 145
戀愛游戲 148
愛是雙刃劍 150
小愛與大愛 153
愛情是病嗎 156
論欲望 161
要激情還是要平靜 164
愛情與自由 168
關于愛情,10 個知識點總結 171
愛情回味 176
我們曾經擁有 182
悼王小波 188
★我的女性觀
我的女性觀 196
在情感類型上的男女之別 201
男人吃土豆比女人多 204
喜歡·愛·喜愛 208
一人愛兩人 211
愛情與孤獨 215
激情為什么不可持久 219
我為什么研究性 222
肉欲問題 226
單身女人現象之我見 228
性與婚姻 231
中國的婚姻制度有什么特點 237
婚姻制度終將消亡,是真的嗎 240
我看離婚 246
家庭暴力,零容忍 250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節選
人怎樣才能得到快樂?
首先,只做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事,不做力不從心的事。此話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原因在于人往往并不知道或者有時不愿知道自己能力的界限,明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會以為自己能做好,付出很大努力,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就會陷入痛苦之中。
此外,有些事是經過人的艱苦努力ZUI終能夠做好的,但是努力的過程是痛苦的,要不要在這種痛苦前止步呢?還是應當繼續努力達成目標?黑塞所寫的有關歌德與席勒對比的文章就很典型:歌德是一個對寫作勝任愉快的人,他仿佛得到天啟,一切都那么自然地、毫不費力地流淌出來,仿佛神來之筆;而席勒卻在寫作中苦苦煎熬,面對一沓稿紙大受折磨,懷疑,猶豫,不自信,經過千辛萬苦才ZUI終寫出杰作。黑塞因此給二人不同的評價:歌德是神,席勒是英雄。問題是,如果你屬于席勒這種類型,你還應不應當寫作呢?如果當初席勒知難而退,文學史上就少了一位偉大的作家。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否確切了解和定位自己才能的界限至關重要。如果你能確知自己ZUI適合做什么,確知自己經過努力能夠做成的事和即使怎么努力也做不成的事,你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避免墜入痛苦的境地,才能進而得到快樂。
其次,只投入能夠使自己快樂的人際關系,擺脫痛苦的關系。人際關系可分為三類:親情、友情和愛情。親情與生俱來,多數情況下是美好的,給人帶來快樂的。但是當親情變質為給人帶來痛苦的情況偶爾發生時,卻不容易擺脫。文學作品中頻繁出現的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情形其實就在現實中大量發生,當事人痛苦不堪。在關系無法擺脫的時候,只能適當調適,使得關系的痛苦程度不那么尖銳而已。相比之下,友情變質時就比較容易擺脫。因為與親情相比,它是后天選擇的關系,一旦友情不再為雙方帶來快樂,比較容易擺脫。
愛情的情況就更復雜一些,它既是后天的選擇,又是一種強烈的情感關系,不像友情那樣相對平靜,不那么激烈。愛情跟親情和友情相比是一種烈度更強的關系,快樂起來更快樂,痛苦起來也更痛苦,不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又不容易擺脫。愛情雖然是人世間ZUI美的花朵,但是在愛情消失的情況下,只有堅決擺脫,才能重獲平靜和快樂。當然,有些愛情ZUI終變成了親情和友情,這是愛情消失后一種痛苦程度較低的過渡途徑。
ZUI后,欲望的克制與升華。人的欲望來自生命本身,欲望強烈者生命力強大,欲望微弱者生命力弱小。欲望包括創作欲望、行動欲望、各類生理欲望,如食欲、性欲等等,它是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沖動,像山間的一股泉水,盈滿之后就需要宣泄。有的人的泉涌細小無力,只是涓涓細流;有的人的內心之泉洶涌澎湃,一瀉千里。前者的人生瑣碎平靜;后者的人生大悲大喜,快樂與痛苦的程度都要高得多。對于前者來說,沒有克制欲望的問題,因為他們原本就沒有什么不可克制的欲望和沖動;對于后者來說就會遇到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各種欲望都很充沛,在欲望難以宣泄時就難免異常痛苦。
例如在戀愛和交友上,他們常常會遇到欲望受阻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升華。按照弗洛伊德的升華理論,在原欲受阻的情況下,應當將其升華至文學藝術一類的精神活動中,使得不到宣泄的欲望轉化為創造力,在創造性活動中得到宣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個人得到無與倫比的快樂,社會也因之受益:人們可以享用這些人創造出來的文學藝術品,得到美妙的藝術享受。
總之,如果人能夠一生只做自己勝任愉快的事情,能夠只交往給自己帶來愉悅感的人,能夠克制自己無法宣泄的欲望并將其升華至美好的精神生活之中,他就一定能夠得到一個快樂的人生。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作者簡介
李銀河,當代極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社會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師從于中國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長期關注兩性的學術問題,包括性、性別、婚姻等等,走在社會的前沿。主要研究領域為家庭婚姻、性別與性。業余寫作小說、隨筆和詩。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Z具影響力的五十人”之一。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