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2267
- 條形碼:9787516422267 ; 978-7-5164-222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等院校、高職高專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等相關專業教師、學生和工作人員等本書通過大量實例和數據對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旅游扶貧的現狀、模式、績效與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詳細的闡述,幫助讀者了解旅游扶貧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了解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產業扶貧的適宜性、主要模式和實現途徑。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資料翔實,是產業扶貧、旅游扶貧、扶貧研究者與實踐者的基礎用書,也可以用作高等院校、高職高專旅游管理、經濟學等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 8 章,第 1—2 章為基本理論研究,使讀者對貧困與反貧困、旅游扶貧相關理論和實踐中的突出問題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第 3—5 章為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攻堅現狀,旅游扶貧適宜性、發展現狀和績效研究。第 6 章通過前幾章的理論分析與現狀調查、案例研究,總結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旅游扶貧的 5 大模式。第 7—8 章為旅游扶貧模式推廣應用的支撐保障體系與實施建議、實現路徑等。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目錄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貧困依然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
1.1.2 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入
1.1.3 旅游扶貧備受關注,成為世界性的研究熱點
1.1.4 我國現行旅游扶貧問題突出
1.1.5 我國扶貧攻堅勢在必行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區域的典型性
1.3.1 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生態環境獨特而脆弱
1.3.2 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旅游資源豐富、獨特
1.3.3 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是我國*貧困的地區之一,扶貧攻堅規劃已全面啟動
1.4 研究內容和文章結構
1.5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技術路線
本章小結
第 2 章 研究綜述
2.1 貧困、反貧困與扶貧
2.1.1 貧困
2.1.2 反貧困與扶貧
2.1.3 產業扶貧
2.2 旅游扶貧
2.2.1 概念
2.2.2 國內外研究內容
2.2.3 研究方法
2.2.4 研究區域
2.3 述評
2.4 相關理論
2.4.1 可持續發展理論
2.4.2 利益相關者理論
2.4.3 社區參與理論
2.4.4 旅游乘數理論
2.4.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
2.4.6 增權/賦權理論及應用
2.4.7 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理論
2.4.8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2.4.9 社會排斥理論
本章小結
第 3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概況
3.1 自然地理
3.1.1 地理位置
3.1.2 氣候狀況
3.1.3 水文特征
3.1.4 地形地貌
3.1.5 自然資源
3.2 生態環境
3.2.1 土地環境
3.2.2 水環境
3.2.3 植被環境
3.2.4 自然災害
3.3 區位交通
3.3.1 投資規劃
3.3.2 鐵路運輸
3.3.3 公路運輸
3.3.4 航空運輸
3.3.5 水路運輸
3.4 社會文化
3.4.1 特色文化
3.4.2 人民生活
3.5 經濟發展
3.5.1 產業結構
3.5.2 產業狀況
3.5.3 扶貧工作狀況
3.5.4 居民生活水平
3.5.5 公共服務
3.6 貧困狀況
3.6.1 貧困面積
3.6.2 貧困程度
3.6.3 石漠化程度
3.6.4 資源開發利用狀況
3.6.5 飲水安全
3.6.6 公共事業建設
本章小結
第 4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現狀
4.1 旅游扶貧的適宜性評價
4.1.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1.2 評價模型構建
4.1.3 數據來源與整理
4.1.4 貧困縣旅游扶貧適宜性評價
4.2 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現狀分析
4.2.1 總體狀況
4.2.2 案例地選取依據
4.2.3 典型案例地調查
4.3 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問題分析
4.3.1 中觀問題
4.3.2 微觀問題
4.3.3 貧困治理問題
4.4 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PEST分析
4.4.1 政策環境
4.4.2 經濟環境
4.4.3 社會環境
4.4.4 技術環境
4.5 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戰略選擇
4.5.1 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SWOT分析
4.5.2 綜合結論
4.5.3 戰略選擇
本章小結
第 5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績效評價
5.1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5.1.1 指標選擇的基本思路
5.1.2 指標選擇的基本原則
5.2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
5.2.1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
5.2.2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2.3 指標因子闡釋
5.3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確立
5.3.1 權重確立方法—變異系數法
5.3.2 權重確立
5.4 實證分析
5.4.1 數據來源
5.4.2 數據整理
5.4.3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模型
5.5 旅游扶貧績效聚類分析及結果評價
5.5.1 旅游扶貧績效聚類分析
5.5.2 旅游扶貧績效評價結果
5.5.3 結論及建議
本章小結
第 6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
6.1 旅游扶貧模式總結
6.2 各個模式的內容和運行機制
6.2.1 從旅游發展力量的角度劃分
6.2.2 從旅游資源的角度劃分
6.2.3 從貧困人口參與的角度劃分
6.3 旅游扶貧整合模式與推廣應用
6.3.1 I—生態優先型+景區帶動型旅游扶貧模式
6.3.2 II—特色文化支撐型+核心企業主導型旅游扶貧模式
6.3.3 III—生態與文化復合型+ 社區參與型
6.3.4 IV—鄉村旅游+“農戶+”旅游扶貧模式
6.3.5 V—養生旅游+政府主導型
本章小結
第 7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支撐
保障體系
7.1 保障體系構建的目標
7.2 保障體系構建的原則
7.2.1 系統性原則
7.2.2 實效性原則
7.2.3 科學性原則
7.2.4 創新性原則
7.2.5 適度性原則
7.3 保障體系構建的內容
7.3.1 制度保障體系
7.3.2 資金保障體系
7.3.3 技術保障體系
7.3.4 環境保障體系
7.3.5 人才保障體系
7.4 保障體系構建內容各要素相互關系分析
本章小結
第 8 章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實施建議
8.1 生態優先型+景區帶動型旅游扶貧模式
8.1.1 資源條件要求
8.1.2 影響因素
8.1.3 實施建議
8.2 特色文化支撐型+核心企業主導型旅游扶貧模式
8.2.1 資源條件要求
8.2.2 影響因素
8.2.3 實施建議
8.3 生態與文化復合型+社區參與型旅游扶貧模式
8.3.1 資源條件要求
8.3.2 影響因素
8.3.3 實施建議
8.4 鄉村旅游+“農戶+”型旅游扶貧模式
8.4.1 資源條件要求
8.4.2 影響因素
8.4.3 實施建議
8.5 養生旅游+政府主導型旅游扶貧模式
8.5.1 資源條件要求
8.5.2 影響因素
8.5.3 實施建議
本章小結
第 9 章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旅游扶貧居民調查問卷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節選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跨度范圍巨大,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云南省。這些地區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多的地區,也是老一輩革命家建立的革命根據地及祖國的邊疆地區,更是國家扶貧開發的主要地區。本書以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為研究對象,區域內少數民族人口眾多,有壯、苗、布依、瑤、侗等 14 個世居少數民族,民族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其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雖有緩慢增長的趨勢,但與國家經濟較好的地區相比差距甚遠。另外,一、二、三產業結構在過去十多年得到了較大優化,城鎮化率大幅度提升,可進入性較好,湘黔、貴昆、南昆、黔桂等鐵路,滬昆、廣昆等多條高速公路經過該區域,目前已建成百色、河池、文山等多個機場,交通框架已經初步建成。雖然當前區域內經濟社會環境條件較為良好,但并未能幫助其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后的困窘局面,此時正需要通過旅游扶貧的方式為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創造新的機遇,較快實現區域內貧困人口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 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自然環境優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包括民族服飾、民族舞蹈、民族建筑等在內的民族旅游資源具有旅游吸引力,這就構成了旅游扶貧的基礎條件;同時,國家旅游、扶貧、民族、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政策均推動了旅游扶貧的發展。盡管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自然人文資源豐富,但并非所有地區都適宜發展旅游扶貧,需要結合旅游扶貧條件和旅游扶貧潛力兩大因素來考慮。 本章致力于解決旅游扶貧適宜性和旅游扶貧戰略選擇兩大問題,為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發展旅游扶貧提供理論借鑒和指導意義。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 作者簡介
羅盛鋒(1977-),湖南湘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擔任國社科基金項目結題鑒定專家、廣西火炬專家、廣西旅游規劃機構資質等級評定專家、廣西創建“特色旅游名縣”評審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可持續發展。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在研1項,主持完成國家林業948項目1項、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2項、廣西社科規劃課題1項、廣西教育廳課題1項、桂林市社科規劃重點課題1項;主持完成“桂林兩江四湖.象山景區總體規劃”等各類規劃、策劃項目20余項;在《旅游學刊》《生態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成果獲廣西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黃燕玲(1976-),廣東四會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天普大學訪問學者。入選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國家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鑒定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部專項評審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行為與心理、酒店管理、鄉村與休閑。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4項,省部級項目3項,地廳級項目5項。參與完成國級課題6項,其他旅游管理相關項目多項。在SSCI、中文核心、CSSCI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1部,參與編寫教材4部。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章昌平(1981-),浙江臨安人,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十百千知識產權(專利)人才”中青年專家,主要研究方向大數據與精準治理、精準扶貧和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主持教育部一般人文社科項目1項、廣西社科規劃課題1項、廣西教育廳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多項;先后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10篇發表在《公共管理學報》、《社會科學》、《學海》等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多篇論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多篇論文入選文旅部“中文精品學術期刊雙語數字出版工程收錄”并翻譯出版;成果獲廣西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1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