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2890
- 條形碼:9787511562890 ; 978-7-5115-6289-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本書特色
水彩畫社會教育作為水彩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面授式或函授式水彩畫業余教育的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擬以此為職業的失學民眾進行短期速成式教育,內容偏重應用美術。同時以作品展覽或者報刊發表的形式使水彩畫作品直觀面向藝術家群體以及普通社會民眾,一方面促進畫家之間的交流,相互感化;另一方面供普通民眾自由欣賞,無形中得到美的熏陶,收到美育上的實效,使社會藝術空氣更加濃厚。20世紀上半葉,我國水彩畫教育的發展對當代水彩畫教育和水彩畫創作的發展都有著指導性的影響和意義。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原始文獻,結合藝術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研究方法,考察水彩畫教學文化歷史形態和水彩畫教育者的藝術實踐與教學實施,分析水彩畫教育發展內在文化結構系統。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向現代美術教育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對水彩畫教育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成果、社會影響以及歷史意義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目錄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節選
第二章??20世紀上半葉普通中小學水彩畫教育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校教育制度正式確立,伴隨著兩次學制更迭,經歷過數次課程標準的制定與修正,普通中小學美術教學模式有了基本的定位,水彩畫因其既能夠滿足我國中小學生調劑精神生活、培養審美觀念的美育需求;又能夠作為西畫學習的基礎訓練,以掌握色彩變化能力的原因,成為普通中小學圖畫課程的必修內容。經過一步步的發展,水彩畫課程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得以確立并*終被納入高級中學教學大綱。 本章將就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如何在學制更迭下發展成為中小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中小學水彩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與具體教學實踐,水彩畫師資力量和水彩畫教材的發展狀況以及*后所取得的教學成果等相關問題展開詳細論述,以期為當代中小學水彩畫教育的發展提供線索和經驗。 **節??20世紀上半葉普通中小學水彩畫課程的建立 清末,活躍的西畫運動影響了整個中國畫壇,中國美術界對西方美術及美術教育的回應是顯著的、廣泛的,中國美術教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傳統革新。至1912年之后,政府頒布了多項倡導改革的教育法規、提案,全國各地大量創辦私立或公立的美術專門學校并在綜合類大學中組建藝術系,中國美術中高等教育逐步成長,日趨成熟。在這個過程中,水彩畫教育逐步脫離了*初與色粉畫、有色鉛筆畫共同構成的色彩畫形式,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并沿著實用與繪畫兩個方向發展:一是作為“工藝科”的技術性訓練,二是作為美術的繪畫性訓練,兩者均屬于實踐類課程。**條發展方向延續了清末以繪畫輔助實業教育的思路,第二條發展方向則使水彩畫突破了傳統觀念的桎梏,逐漸回歸繪畫藝術的本源。至20世紀上半葉的中后期我國水彩畫創作和理論研究成果豐碩,為新中國成立后其成為獨立的繪畫專業打下了基礎,本部分將以第二條發展方向為研究主線,追溯中高等教育階段水彩畫發展的脈絡。 20世紀初,在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中國教育界先后歷經了“壬寅學制”“癸卯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和“壬戌學制”四部學制的演變,構建并完成了中國教育近代化的轉型。中高等教育在四部學制下的體系劃分不盡相同,事實上自19世紀中后期開始,中國教育近代化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止。在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過程中,清政府將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轉變為“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國出現了**批近代化的工業和企業,并興建了與之對應的洋務學校,為西方科技文化和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鋪墊作用。 一、“壬寅學制”“癸卯學制”下水彩畫課程的初現 中國學校形式下的美術教育建設早期是以日本為模板,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梁啟超便提出了向日本學習,對科學文化和教育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以提倡新學、發展教育促進民族資本的發展。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按全國地區行政級別分設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及蒙養學堂,初步形成了以行政管理區劃為基礎,自上而下的學校教育體系。壬寅癸卯學制頒行后,明確規定在包括高等小學堂、中學堂在內的各級學堂開設“圖畫”和“手工”課,以教授西方實用美術為主的圖畫課成為新式學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彩畫隨之進入學堂教學。“壬寅學制”是我國學校系統教育的開端,《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欽定高等學堂章程》《欽定師范學堂章程》《欽定實業學堂章程》《欽定考選入學章程》等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學校制度下中高等教育的初步確立。“壬寅學制”構建了我國中高等教育體系的雛形,但學制設置并不完善,實施過程困難重重。 1903年底在“壬寅學制”基礎上修改、頒行的“癸卯學制”是我國教育史上**個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的新學制,學制實施“仿照日本而設置的現代學校制度”,一直沿用至1912年被“壬子癸丑學制”所取代。“癸卯學制”正式確立了我國近代學校美術教育的法定地位,中等教育與壬寅學制基本相同。 自癸卯學制頒布后,全國各地開始陸續創建具備中高等教育性質的各類各級學堂。在圖畫課教學中,水彩畫作為西洋美術基礎課程,其地位雖不如素描造型課,但在有色畫課程中所占的分量足以與油畫平分秋色。由此可見,水彩畫課程與新式學堂的興辦幾乎同步出現,水彩畫*初作為工藝科制圖、識圖的輔助學科。癸卯學制頒布之后,水彩畫課在我國模仿日本建立起的中高等教育體系中作為圖畫課的組成部分,隨著西方美術在中國影響的擴大而逐步發展為西畫學習的基礎,這是中國美術教育近代化的一項重要成果。 二、“壬子癸丑學制”下水彩畫教學的發展與教學目標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公布了20世紀上半葉**個正式學制——“壬子學制”,1913年又陸續頒布了多項法令以補充完善,合稱“壬子癸丑學制”。該學制是20世紀初期的中心學制,規定初等小學學制四年,高等小學學制三年,中學校不分初高等,學制四年,壬子癸丑學制自頒布后沿用十年之久。表2-1-1中所列為壬子癸丑學制頒行期間所發布的普通中小學校令、教則、課程標準等的頒布時間與具體條目。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水彩畫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張壘,1984年生,女,漢族,河南新鄉人;上海大學美術學碩士,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現任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教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美術教育、中外美術史。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