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黑龍江省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67763
- 條形碼:9787109267763 ; 978-7-109-267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龍江省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整理和記錄黑龍江省延壽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12項次化驗分析數據。耕地地力評價對延壽縣耕地資源進行了科學配置, 在此基礎上提高了全縣耕地利用效率, 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等內容。
黑龍江省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 目錄
序
前言
**章 自然與農業生產概況
**節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氣候
三、地形地貌
四、水系河流
五、自然資源
第二節 自然與農村經濟概況
一、土地資源概況
二、農村經濟狀況
第三節 基礎設施與農業生產
一、農業基礎設施
二、農業生產
第二章 耕地立地條件及土壤概況
**節 耕地立地條件
一、地形地貌
二、成土母質
三、土壤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土壤分類及分布規律
一、土壤分類
二、土壤分布規律
三、土壤類型
第三節 土壤分類
一、暗棕壤
二、白漿土
三、黑土
四、草甸土
五、沼澤土與泥炭土
六、泛濫土(新積土)
七、水稻土
第四節 土壤資源評價
一、土壤資源利用狀況
二、土壤肥力評述
三、土壤物理性狀評述
第三章 耕地地力評價技術路線
**節 耕地地力評價主要技術流程及重點技術內容
一、主要技術流程
二、重點技術內容
第二節 調查方法與內容
一、調查方法
二、調查內容
三、調查步驟
第三節 樣品分析及質量控制
一、分析項目與方法確定
二、分析測試質量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屬性
**節 有機質及大量元素
一、土壤有機質
二、土壤全氮
三、土壤堿解氮
四、土壤有效磷
五、土壤速效鉀
六、土壤全鉀
第二節 土壤微量元素
一、土壤有效鋅
二、土壤有效鐵
三、土壤有效錳
四、土壤有效銅
第三節 土壤理化性狀
一、土壤pH
二、土壤容重
第五章 耕地地力評價
**節 耕地地力評價的原則
一、綜合因素研究與主導因素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三、采用GIS支持的自動化評價方法的原則
第二節 耕地地力評價原理和方法
一、確定評價單元
二、確定耕地地力評價因子
三、評價單元賦值
四、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五、各因素權重的確定
六、綜合性指標計算
七、確定綜合指數分級方案,劃分評價等級
八、歸并農業部地力等級指標劃分標準
第三節 耕地地力評價結果與分析
一、一級地
二、二級地
三、三級地
四、四級地
五、耕地地力等級評價實地驗證結果
第六章 耕地地力評價與區域配方施肥
**節 區域耕地施肥區劃分
一、高產田施肥區
二、中產田施肥區
三、低產田施肥區
第二節 施肥分區施肥方案
一、施肥區土壤理化性狀
二、推薦施肥原則
三、推薦施肥方案
附錄
附錄1 延壽縣水稻適宜性評價
附錄2 延壽縣耕地地力調查與平衡施肥專題調查報告
附錄3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與土壤改良利用專題報告
附錄4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與種植業結構調整
附錄5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報告
附錄6 延壽縣村級土壤屬性統計表
前言
**章 自然與農業生產概況
**節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氣候
三、地形地貌
四、水系河流
五、自然資源
第二節 自然與農村經濟概況
一、土地資源概況
二、農村經濟狀況
第三節 基礎設施與農業生產
一、農業基礎設施
二、農業生產
第二章 耕地立地條件及土壤概況
**節 耕地立地條件
一、地形地貌
二、成土母質
三、土壤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土壤分類及分布規律
一、土壤分類
二、土壤分布規律
三、土壤類型
第三節 土壤分類
一、暗棕壤
二、白漿土
三、黑土
四、草甸土
五、沼澤土與泥炭土
六、泛濫土(新積土)
七、水稻土
第四節 土壤資源評價
一、土壤資源利用狀況
二、土壤肥力評述
三、土壤物理性狀評述
第三章 耕地地力評價技術路線
**節 耕地地力評價主要技術流程及重點技術內容
一、主要技術流程
二、重點技術內容
第二節 調查方法與內容
一、調查方法
二、調查內容
三、調查步驟
第三節 樣品分析及質量控制
一、分析項目與方法確定
二、分析測試質量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屬性
**節 有機質及大量元素
一、土壤有機質
二、土壤全氮
三、土壤堿解氮
四、土壤有效磷
五、土壤速效鉀
六、土壤全鉀
第二節 土壤微量元素
一、土壤有效鋅
二、土壤有效鐵
三、土壤有效錳
四、土壤有效銅
第三節 土壤理化性狀
一、土壤pH
二、土壤容重
第五章 耕地地力評價
**節 耕地地力評價的原則
一、綜合因素研究與主導因素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三、采用GIS支持的自動化評價方法的原則
第二節 耕地地力評價原理和方法
一、確定評價單元
二、確定耕地地力評價因子
三、評價單元賦值
四、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五、各因素權重的確定
六、綜合性指標計算
七、確定綜合指數分級方案,劃分評價等級
八、歸并農業部地力等級指標劃分標準
第三節 耕地地力評價結果與分析
一、一級地
二、二級地
三、三級地
四、四級地
五、耕地地力等級評價實地驗證結果
第六章 耕地地力評價與區域配方施肥
**節 區域耕地施肥區劃分
一、高產田施肥區
二、中產田施肥區
三、低產田施肥區
第二節 施肥分區施肥方案
一、施肥區土壤理化性狀
二、推薦施肥原則
三、推薦施肥方案
附錄
附錄1 延壽縣水稻適宜性評價
附錄2 延壽縣耕地地力調查與平衡施肥專題調查報告
附錄3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與土壤改良利用專題報告
附錄4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與種植業結構調整
附錄5 延壽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報告
附錄6 延壽縣村級土壤屬性統計表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