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16204
- 條形碼:9787545816204 ; 978-7-5458-162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愛好者,紀實文學愛好者﹡著名學者熊月之、劉統、邢建榕 聯袂推薦 ﹡在華西方人視角第壹人物、第壹時間、第壹現場的獨特觀察 ﹡史料詳實、文字清麗,記錄片即視感,是一部呈現上海解放的優秀通俗歷史讀物、紀實文學作品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內容簡介
該書聚焦于一九四九年的上海,作者傾數年之力搜集、整理相關報刊報道、歷史圖片史料,參考眾多非常不錯專業研究著作,撰寫了這部按時間脈絡呈現上海解放的通俗歷史讀物。書稿中的在華西方人(新聞記者、外交官、醫生、商人等),以第三者的視角觀察、講述中國命運的決戰,上海解放的經過,客觀展現出上海這一東方大都會如何成為中國共產黨治理下的城市,揭示出這是人心所向、歷史趨勢的必然。書稿有理有據,中外史料交互參照,是近年參考利用外文文獻的用心之作;全書文筆清晰,敘述生動,富于現場感和故事性,頗具新意;是一部銘記歷史、深切緬懷中國共產黨為上海解放浴血奮戰的佳作,也給今天的讀者帶來深刻的歷史啟示。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目錄
001 **章 山雨欲來
069 第二章 “紫石英”號
107 第三章 “東方的斯大林格勒”
163 第四章 解放
225 第五章 新秩序
283 第六章 多事之秋
347 第七章 再見舊上海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節選
1949 年4 月 上海戰爭的陰云已經密布在這座“世界第四大都市”上空,上海英美人的生活卻如一些商戶貼在門上的英文告示那樣:“一切如常”(Business as usual)。靜安寺路的大光明戲院和林森中路的國泰戲院門口掛著大幅招牌,上映著好萊塢喜劇電影“康尼島”。茂名南路的蘭心戲院豎著廣告牌,英美僑民劇團的話劇《活在當下》每晚八點在這里上映。外灘匯中飯店的咖啡廳里,洋行大班不緊不慢地品味著服務生遞上的清咖,翻看著當天的《字林西報》。跑馬廳的足球比賽一場接著一場,歷史悠久的圣芳濟學堂隊即將迎戰上海英國學校隊。而人們還在津津樂道著幾天前這里的一場精彩比賽。上海國際足球聯隊在上半場1:5 落后英國海軍足球隊的情況下,連扳六球,以7:5 贏取了一場奇跡般的逆轉勝利。西郊的虹橋高爾夫球場迎來了開球季,南郊的龍華國際機場也繁忙如常,西方世界德高望重的傳教士斯坦利·瓊斯搭乘美國西北航空的飛機降落在這里,開始了他的中國之旅,受到本地宗教界的熱烈歡迎。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復活節,華山路425 號的上海英國學校操場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曲棍球表演賽。受邀前來觀戰的亞細亞火油公司、太古洋行雇員和英國軍艦“紫石英”號的官兵在場邊暢快攀談,享用著豐盛的下午茶。這是中國*西化的城市。上海的兩個租界——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此時已經不復存在。屈辱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也在名義上被取消了。那個不受中國政府制約的工部局,連同它的警務處,萬國商團都已經成為了歷史。城市的主權回到了中國人手里,那些帶著洋味的街道都已經改回了中文名字。聞名遐邇的霞飛路如今叫林森中路,優雅曼妙的邁爾西愛路如今叫茂名南路,孤島時期令人毛骨悚然的極司菲爾路也更名叫了樊皇渡路。此時的上海,或許比開埠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一個中國城市。但這座世界大都會身上的洋氣,很難褪去。外灘行色匆匆的路人中,有豪放傲慢的美國人、沉默陰郁的英國人、包著大頭巾的錫克人、紅臉金發的白俄女郎、高鼻卷發的猶太人…… 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匯聚在這里。任何一種文化,都能在這里找到深深的印記。1949 年上海的三十個轄區里,還有二十七個區住著外國人。他們的人數已經大大減少,但他們的分布依然沒有偏離多年來的格局:洋行大班多在新涇游息虹橋的別墅區,經理雇員小商人住在黃浦區和常熟區,傳教士集中在徐家匯區,猶太人聚集在提籃橋區。英美人依然是他們的主體。上海即將迎來史無前例的巨變,他們也面臨去留的抉擇。站上百老匯大廈十八層露臺,大上海一覽無遺。首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舉世聞名的外灘、格林郵船大樓、怡和洋行大樓、沙遜大廈、江海關大樓。裝飾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風格、文藝復興風格…… 那一排帶著“鴉片味”的建筑風格迥異,富麗堂皇,常常讓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以為他們乘坐的輪船開到了歐洲。如英國人湯森(Peter Townsend)寫道:就像怒浪卷起的碎片,講著多種語言的大樓排列在黃浦江水邊:華懋飯店的圓頂, 科林斯式宏偉的匯豐銀行,法國郵船公司大樓的大理石墻面,闖入其中的國民黨銀行像暴發戶一樣裝著盛裝,混雜在荷蘭、英國、法國、比利時和澳大利亞的銀行中,這里有英國、美國、荷蘭保險公司,船運公司的辦公樓,還有那灰色的外灘老婦人,《字林西報》大樓。江海關大樓的時鐘指向準點,大鐘奏起了和倫敦大本鐘一樣的報時曲:“威斯敏斯特曲。”曲聲混雜在外灘的喧嘩中。汽車的喇叭聲、小販的叫賣聲、警察的哨子聲、苦力的號子聲、輪船的汽笛聲,在這個“遠東*繁忙的濱水區”6 此起彼伏。寬闊的馬路上,小轎車、有軌電車、公共汽車、馬車、騾車、三輪車、黃包車、腳踏車、老虎車、摩托車、吉普車、卡車…… 一切人類可以想象到的路上交通工具在這里川流不息。……
一九四九:在華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作者簡介
王向韜,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導演。導演作品包括紀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紀錄片《上海記憶》,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錄片《戰火圍城》,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設官方紀錄片《筑夢之旅》,大型人文地理系列紀錄片《長江之戀》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