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7738
- 條形碼:9787520367738 ; 978-7-5203-677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本書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在***、***領導下,定西市為**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從1982年“兩西”農業建設開始拉開了扶貧開發的序幕,走過了近40年的反貧困歷程,取得了**的反貧困成就。 本報告介紹了素有“隴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稱的定西市的脫貧歷程與實踐,總結了定西市反貧困實踐經驗和典型案例,將進一步豐富中國反貧困理論和實踐,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借鑒和啟示,為發展中**和地區解決貧困問題提供定西智慧和思路。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內容簡介
素有 “隴中苦瘠甲于天下” 之稱的定西市位于甘肅省中部, 境內丘陵起伏, 溝壑縱橫, 歷目前自然條件嚴酷、 生態環境脆弱, 災害頻發、 干旱缺水, 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 人民生活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 為了改變當地的貧困面貌, 在黨中央、 國務院和甘肅省委、 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幫助下, 1982 年啟動的 “三西” 扶貧開發計劃拉開了定西市有計劃? 有組織? 大規模區域性扶貧開發的序幕, 此后的“八七” 扶貧? 開發式扶貧? 整村推進扶貧均取得了顯著的扶貧成效? 2013 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實施則使定西市進入了脫貧攻堅的決勝期? 改革開放的深化期和民生改善的黃金期,歷史性地消滅了保證貧困, 定西市將與全國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報告共九章? 首先介紹了定西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歷目前貧困的成因和扶貧開發歷程與實踐? 在此基礎上, 對定西市精準扶貧政策體系與主要內容? 精準扶貧開發的重要舉措和成效進行了梳理? 為進一步體現定西市精準扶貧政策成效, 該書針對當地具有典型意義的馬鈴薯? 中醫藥? 新能源? 養殖業?勞務輸轉? 金融扶貧等展開案例分析, 對其精準扶貧的內容與措施? 扶貧模式? 扶貧成效? 經驗啟示進行了剖析? 很后, 在客觀分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踐意義的情況下, 總結得出了定西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經驗, 并就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政策措施進行了探討?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目錄
(一)定西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二)歷史上定西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
(三)定西市扶貧開發的歷程與實踐
二 定西市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與成效
(一)定西市精準扶貧政策體系與主要內容
(二)定西市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
(三)定西市精準脫貧的成效
三 定西市馬鈴薯產業扶貧案例
(一)定西市馬鈴薯產業發展階段
(二)定西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
(三)定西市馬鈴薯產業扶貧的內容與措施
(四)定西市馬鈴薯產業扶貧的成效
(五)定西市馬鈴薯產業扶貧的經驗
四 隴西縣金融精準扶貧
(一)隴西縣金融精準扶貧進程
(二)隴西縣金融精準扶貧的主要措施
(三)隴西縣金融精準扶貧的經驗
五 隴西縣中醫藥產業扶貧案例
(一)隴西縣中醫藥產業概況
(二)隴西縣中醫藥產業扶貧的思路
(三)隴西縣中醫藥產業扶貧的主要措施
(四)隴西縣首陽鎮中醫藥產業發展典型案例
(五)隴西縣進一步做強做大中醫藥產業的思路
六 通渭縣新能源扶貧案例
(一)通渭縣新能源扶貧的背景
(二)通渭縣新能源建設的主要內容
(三)通渭縣新能源扶貧的具體措施
(四)通渭縣新能源扶貧的成效
(五)通渭縣新能源扶貧的經驗
七 安定區養殖業精準扶貧案例
(一)安定區精準扶貧的基本情況
(二)安定區養殖業精準扶貧的模式
(三)安定區養殖業精準扶貧的成效
(四)安定區養殖業精準扶貧的經驗
八 通渭縣勞動力輸轉扶貧案例
(一)通渭縣勞動力輸轉扶貧的背景
(二)通渭縣勞動力輸轉扶貧的發展階段與重要舉措
(三)通渭縣勞動力輸轉扶貧的成效
(四)通渭縣勞動力輸轉扶貧的經驗
九 定西市脫貧攻堅的實踐經驗
(一)定西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踐意義
(二)定西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經驗
(三)定西市貧困性質和特點的新變化
(四)定西市鞏固脫貧成果、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節選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定西篇》: 從國外引進的馬鈴薯專用良種薯,在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前,必須首先要建立良種快繁體系。而從原種擴繁到一、二級良種的生產卻是馬鈴薯快繁體系中*關鍵、投資*大、技術要求*高,風險也*大的環節。這個環節往往是政府不好做,企業不愿做,農民做不了,成了制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建設的瓶頸。為了解決新薯種培育問題,1999年,定西地區將地區旱農中心的部分農業科技人員按專業進行分流,在保留工資和相關待遇的前提下,鼓勵他們投資辦種薯繁育企業,用科技作為資本投入到產業發展中。隨后,金芋、鑫地、禾豐3個股份制科技企業應運而生,分別承擔馬鈴薯不同的繁育環節,使大批世界先進的專用良種薯在定西迅速擴繁。在2001年7月,又依托甘肅金芋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省內有關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共同組建掛牌成立了“甘肅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了“甘肅省定西地區專用型馬鈴薯脫毒種薯快繁中心建設”項目。 由于定西市長期處于傳統農業的發展階段,教育和信息的落后使得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對新技術的接受意愿不高,從而接受能力有限。為了大力推廣良種工程,在政府的積極協調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重點支持全市馬鈴薯良種應用工程,努力爭取良種基地建設貼息貸款指標,累放貸款7.42億元,支持企業推廣應用馬鈴薯良種種植120萬畝,幫助農戶增產馬鈴薯32.5萬噸,戶均增收764元。截至目前,支持種薯繁育企業4戶,年產脫毒種苗4億株、原原種6.7億粒,占當地生產規模的近70%,建成“公司+農戶”擴繁基地7萬畝,帶動4250名貧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帶動467名貧困農民實現就業,帶動兩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在扶貧模式上,重點鼓勵企業實施“一分田”工程,即每年由政府給3.5萬戶貧困戶免費贈送脫毒種薯,幫助更新品種,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以甘肅凱凱農業利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在該行的信貸支持下,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產能力由0.28億粒提高至12億粒,資產規模由700萬元提高至3億元,其主導實施的專門為貧困戶服務的“一分田”工程,已累計向2500戶貧困戶贈送脫毒種薯100萬粒,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500戶,帶動戶均增收3800元。 在政府資金的強力支持下,定西市以健全的優質專用型品種體系為基礎,利用科技資源優勢,把知識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作為提升馬鈴薯產業層次,增加馬鈴薯產量和提高企業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強產學研的有效對接,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定西市農業科研、推廣部門積極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緊密聯合,不斷引進新品種(系)、開展專用型馬鈴薯莖尖脫毒、組織培養、梯級擴繁,而且加強集成組裝配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依靠現代農業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耕作栽培方式,在全市三個不同自然氣候類型區確定了隴薯、渭薯、武薯、青海薯、甘農薯和外引專用薯六大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品種系列。 第四,組建農民經濟組織,促進馬鈴薯產業組織化、規模化、一體化發展。 由于定西市的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戶缺乏自發組織的激勵,而且農民整體素質的低下減弱了合作的意愿。政府根據《關于加快農業協會發展的意見》,不斷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政府通過有效聯結農戶基地的生產與馬鈴薯加工企業及經銷大戶,提高了產業水平。1998年定西市正式組建了**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渭源縣五竹洋芋協會,該協會上聯科研院所,下帶千家萬戶,開展優質種薯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收購和銷售工作,形成了產銷一體化,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作者簡介
張永麗,西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CTTI來源智庫)主任。長期專注于貧困與反貧困、農業與農村發展、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區域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新華文摘》、《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經濟學動態》、《中國人口科學》、《中國軟科學》等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結構轉型、戰略轉換與消除貧困》《西北地區反貧困戰略與政策》《流動、轉型與發展—農村勞動力流動對流出地的影響》等多部。主持完成《甘肅省“十二五”扶貧攻堅規劃》《甘肅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等項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多次獲得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等獎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