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68777
- 條形碼:9787109268777 ; 978-7-109-2687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將通過對鄉村菌業專家典型事跡材料的推介, 以及對食用菌基礎知識、*新技術成果等內容普及, 展示我國食用菌從菌種培育到栽培技術, 從工廠化生產到產品深加工, 從品牌營銷到產業政策支持的專家人才和產業價值鏈, 向行業和社會分享我國菌業發展的奮斗歷程和豐碩成果。
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 目錄
01 專家我采展示
李洪勛:開展黑木耳技術研發和推廣 踐行基層科技工作者職責
呂福林:潛心研究 將黑木耳成功引種到井岡山下
張玉紅:一生專注平菇半熟料栽培技術研發和推廣
孫右松:小蘑菇大產業 托起致富夢
劉德猛:為食用菌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為脫貧攻堅工作勇立新功
祝嗣臣:發展寒地靈芝產業 讓人們像喝牛奶一樣喝靈芝
鎖現民:從事食用菌技術研究40年
馬明元:立志讓小小食用菌成為秦巴山區扶貧大產業
蔡樹威:深研液體菌種技術 助推產業高效發展
于虎元:用過硬技術帶領鄉親踏上致富征途
羅仁炳:立足菌菇技術推廣 做好農村示范人才
董春榮:多年服務經驗練就黑木耳吊帶栽培真功夫
石代勇:勤奮拼搏勇擔當 無私奉獻為菌農
周晴晴:鄉村振興女闖客 珍稀菌類土專家
利金站:歷經百戰終成家
王雙祥:創新菇蔬生態種植產業鏈 帶動菇農增收
劉從甫:創新羊肚菌高產栽培模式 打造川東北全產業鏈型企業
孫康:歷經艱辛初心在 扎根菌業*基層
閔憲領:發展洞栽猴頭菇 助力脫貧致富
宋迪麗:食用菌行業的一支鏗鏘玫瑰
駱茂全:將黃色金針菇產業做到極致
朱小光:一輩子就做一件事 把青春年華都獻給食用菌事業
張景文:勇于擔當肩頭事 小菌菇做成大文章
張云生:愛崗敬業始于心 苦干實干出成果
李香紅:巾幗不讓須眉 創業不忘初心
張江:憑借敢闖實干精神 開創菌業致富新路
陳其周:研發蛹蟲草生產技術 為人類提供新資源食品
張文平:把心血和汗水灑在黃背木耳產業上
齊旭:開展食用菌種植 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唐家海:不斷完善生產技術 引領當地菌業發展
包金亮:普通農民做好普通事情,也能精彩,也會出彩
馮龍:常懷赤子之情 追逐強菌夢想
張忠旺:悉心鉆研雞腿菇種植技術 引領農戶發家致富
蔡振平:發展香菇產業 為村民撐起致富傘
陳斌:推廣大球蓋菇優質高產技術 造福一方菇農
張建國:做好食用菌生產技術服務 幫助企業和菌農創造效益
車斌:專注于液體菌種技術和設備革新
黨興仁:發揮技術優勢 勇做食用菌產業發展助推器
楊廣孝: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獻精神 為基層食用菌產業的科普工作不懈努力
張萬良:踏實做菌事 誠信謀發展
賈中科:力推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 帶富一方百姓
彭合兵:注重技術創新 服務周邊菇農
韓躍武:制作優質菌種 服務四方菌農
于珍:在不斷學習中提升食用菌技術服務水平
陳能:致力于優質菌種的生產研發 為種植戶增效增收
劉海龍:做好食用菌生產種植 帶動周邊菇農
王祖貴:立足食用菌機械發展*前沿 提供多元化成套設備
荊朋春:越是艱險越向前 做優做強菌菇業
張金義:基層菌業好所長 田間地頭土專家
賈元忠:學無止境 不斷提升食用菌技術服務能力
高玉芹:專注食藥用菌創新研發
楊滿輝:在食用菌產業扶貧路上砥礪前行
李永坤:鉆研黑木耳栽培技術 服務產業創新升級
徐留喜:做一名毛木耳產業的合格基層科技工作者
陳嘯天:立足職教沃土 助推菌業發展
王魁:做好食用菌生產引領 解決農村就業難題
許萬昌:憑借種菇一技之長 帶富周邊一方百姓
何臣洲:提倡全新消毒理念 保證食用菌產品安全
崔紅艷:引領當地香菇產業化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郭慶柱:腳踏實地做菌業 無私奉獻助脫貧
聶林富:扎根基層 把文章寫在助力黑木耳產業脫貧的黑土地上
李輝:躬耕菌菇領域 譜寫不凡人生
宋益勝:勇于創新 帶動我國食用菌栽培模式提檔升級
石靈水:致富不忘鄉里人 帶領群眾奔小康
王永田:腳踏實地做菌業 立足本職謀創新
史國平:菇農心中的實戰型專家
周不修:做起食用菌研究來 這個土專家真不土
黃萬禮:發展壯大食用菌優勢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楊文博:研發靈芝加工技術 助推全民健康產業
易志能:一生致力于食用菌珍稀新品種的研究
魯玉滿: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助推食用菌產業扶貧
王忠:堅持創業創新 助推精準扶貧
徐國偉:香菇種植突擊手 產業扶貧勇先鋒
韓世安:籌建真菌展覽館 保護野生菌資源
李業文:技術興業 服務菌農
楊建木:認真鉆研生產技術 助力菌業快速發展
席娟娟:香菇致富好代表 巾幗創業帶頭人
孫國政:常懷拳拳之心 譜寫菌菇人生的華麗詩篇
王本成:扎根食用菌基層 無私奉獻知識和技術
張國紅:實踐成就非凡 改良開放式食用菌接種新模式
王根成:扎根食用菌生產一線 四十年初心未改
侯桂森:用30多年的技術傳承服務菌業發展
張立東:勇做食用菌界追趕太陽的人
季占軍:不忘初心解菇農所困 牢記使命助產業發展
徐連堂:執黑木耳技術牛耳 當食用菌致富先鋒
彭兆旺:科技創新功在千秋 木屑香菇名揚海外
羅浩志:堅持創新發展撬動食用菌大產業
02 專家技術文獻
春季黑木耳棚室掛袋栽培技術
白靈菇出菇期管理技術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茶樹菇工廠化生產工藝及出菇管理技術
杏鮑菇菌渣栽培姬松茸技術
羊肚菌遮陰棚仿生態栽培技術
土洞栽培雞腿菇技術
夏季香菇栽培技術及品種選擇要點
南方冬木耳袋料仿野生栽培技術
我國羊肚菌生產技術創新與探索
平菇半熟料無污染開放式接種技術
03 菌事服務指南
首批中國鄉村菌業專家名錄
中國常用食藥用菌名稱
2001-2018年全國食用菌產量、產值情況統計表
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 節選
《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 李洪勛:開展黑木耳技術研發和推廣 踐行基層科技工作者職責 李洪勛,男,1967年12月出生于山東濟寧。1986年9月至1989年8月就讀于牡丹江林業技工學院,1989年10月被分配到綏陽林業局道河林場主管多種經營。2005年開始帶動林區職工從事黑木耳生產。2005-2008年,連續3年被林業局評為致富帶頭人。2014年,創辦鴻運之家食用菌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任哈爾濱市依蘭縣鑫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年產三級黑木耳菌包800萬袋。2019年2月,加人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2019年11月,任哈爾濱市通河縣大興食用菌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 李洪勛從事黑木耳種植30多年,從選料到生產,每項工作都親自動手,每天都與工人在一起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他對食用菌工廠化設計、凈化施工等工作流程比較了解,尤其精于黑木耳、榆黃蘑、平菇、猴頭菇等食用菌的生產管理技術。通過調研,李洪勛了解到地擺黑木耳受天氣影響較大、連雨天愛流耳等問題嚴重影響黑木耳生產收益。于是他開始研究吊袋黑木耳,歷經10年努力,他成功掌握了吊袋黑木耳生產管理技術,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廣泛推廣。隨著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模式的發展和推進,2015年李洪勛應聘到哈爾濱市依蘭縣鑫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任技術總監,負責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同時,他主推大棚吊袋生產技術,全縣黑木耳吊袋大棚規模達到120棟,合作社吊袋黑木耳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包,占地35畝(畝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畝≈667米2,下同),年產干耳55噸,實現收入344.3萬元,去掉成本后凈經濟效益達114.3萬元。全縣菌農產干耳總計達350噸,總收入在2170萬元左右,黑木耳生產實現增收770萬元,助推了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工作。 李洪勛多年來從事以黑木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善于學習總結,樂于言傳身教,不但幫助所在單位完成生產和創收任務,還影響和帶動周邊一批食用菌愛好者投身到技術研發中,認真踐行著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呂福林:潛心研究 將黑木耳成功引種到井岡山下 呂福林,男,1966年出生于江蘇省沛縣,現任江西麓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專家顧問團成員。1985-1990年,呂福林在黑龍江省海林市第三部落林場經營站從事食用菌技術服務工作。1990-1995年,在黑龍江省東方紅林業局工程公司擔任食用菌協會會長。1996-2011年,開始從事食用菌菌包生產工作。2011-2013年,在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舂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擔任食用菌生產技術員。2013-2014年,在湖北省棗陽市春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2015年至今,在江西麓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 2015年,經朋友介紹,呂福林到江西麓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他在距離萍鄉市區40千米的山區成立了實驗基地,進行黑木耳種植實驗。剛開始,由于受氣溫、空氣濕度等自然條件影響,種出的黑木耳品質不佳,在市場上不受歡迎,賣不出而全部報廢。呂福林并沒有氣餒,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再實驗后,終于種出和北方品質一樣的黑木耳,并結合江西省獨特的氣候和自然條件,總結完成了一套南方冬木耳栽培管理技術,給當地農戶發展黑木耳產業提供了系統全面的技術支撐和參考。如今,黑木耳已發展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油田鎮規模較大的主導產業,幾千名村民自發參與,共種植黑木耳4500畝以上,黑木耳產業產值達1.2億元。 從事食用菌行業30余年,呂福林一直專注于食用菌新品種、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發展,全身心投入到黑木耳、平菇、榆黃蘑、猴頭菇、滑子菇等食用菌菌種的定向培育、菌種制作,以及靈芝的盆景制作等食用菌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在黑木耳生產方面,他改變了一成不變的固體接種,引用見效快、低風險、高回報、低成本的液體菌種,并推行黑木耳菌包工廠化規范生產管理,創造了室外大棚開放式套袋養菌技術。近兩年,呂福林還潛心研究食用菌精深加工及市場策劃、營銷等工作,成功研發出猴頭菇空心桃酥、黑木耳空心桃酥等食用菌精深加工產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延長了當地食用菌產業鏈條,增加了產品附加值。 風風雨雨幾十年,呂福林憑借食用菌種植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對技術流程進行規范化升級,對企業管理進行精細化運作。在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也為各地探索總結出更加適宜當地氣候的食用菌生產品種和生產模式,幫助當地貧困戶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增收致富。 ……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