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析情探路: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改革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66773
- 條形碼:9787501066773 ; 978-7-5010-667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析情探路: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改革發展 內容簡介
析情探路--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改革發展學術研討會(2019年11月1-2日,北京)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依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研究"(批準號為:17@ZH018),繼"他山之石--靠前文物保護利用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國觀察--文物保護與利用學術研討會"之后組織的又一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針對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政策法規、體制機制、機構改革與發展、文物理論和學科建設、文物價值與功能、文物保護科技、文物的活化利用等各方面,展開多方面多視角的探討和積極坦率的建言獻策。本書收錄了31篇專業學術研究論文,是近期新的文物保護研究成果集。本系列圖書的前兩冊均由我社編輯出版。
析情探路: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改革發展 目錄
序言(柴曉明)
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有關問題及初步認識——兼論生態文明視角下歷史文物在現代社會的再脈絡化
本體·信息·價值·作用——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幾個理論問題
試論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體系的構建
文化遺產科學芻議
從新古典“結構-功能”論看歷史文化遺產的現代轉型
中國文化遺產等級體系:一種價值認知架構及其困境
關于中華文明標識體系與講好中國故事
媒介與目的:文化遺產活化與中華民族身份認同建構
約翰·繆爾和《我們的國家公園》——美國的“國家公園之父”與“感動過一個國家的文字”
構建國家“數字文物”發展戰略的初步思考
構建國家文物資源數據庫之數據標準基礎分析與建議
新中國文物利用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以全面、配套的國家遺址公園體制改革統籌大遺址等文物的保護發展問題
現狀·問題·對策——淺議符合國情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問題與對策
探索符合國情的中國文物登錄制度
建筑遺產保護利用的產權機制與政策建議探索
我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應用歷程、現存問題及未來發展
淺談新時期我國文博機構革命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活態保護與利用有關問題探析——以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為例
中國文物保護單位制度的實踐與新時代保護利用的思考
裁云翦水揚州夢承平盛世鑄古今——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的保護與利用之路
增強地方政府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及其監督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的思考——以重慶市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建設為例
我國文物保護補償機制探討及實踐
探索考古學的中國化之路——以蘇秉琦先生為中心的反思與前瞻
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回顧、機遇與挑戰
試論國有文物商店的改革與發展
博物館的媒介化趨勢及其實踐意義
基于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要求看市縣級博物館的地位及作用
讓文物活起來的初步思考——兼談全民參與文物保護利用體系建設有關問題
“析情探路——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改革發展”會議綜述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