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網絡空間安全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95765
- 條形碼:9787121395765 ; 978-7-121-3957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空間安全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本書特色
本書梳理現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合規性管理和安全合規性建設的主要內容,嘗試通過解讀的方式給出一點點建議,使監管者和運營者之間能夠在基本點上先達成共識,共同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建設進展。 本書僅僅梳理主要法規約束下的這張安全網絡,給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主線下合規性安全的認識。伴隨系列配套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解讀和案例的學習,監管責任主體和被監管責任主體認知也在提升,難免會出現本書內容和讀者認知沖突和矛盾的地方,希望讀者以*新的合規性安全要求為準。 本書消化吸收相同的觀點,剖析沖突的觀點,嘗試給出能體現當前*新進展的合規性認識。如果有欠妥的觀點或解釋不到位之處,希望讀者本著“基本點達成共識、共同推進合規性建設”為諒解原則。本書不代表*終的官方決策,僅供讀者參考。
網絡空間安全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內容簡介
本書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為對象,討論合規前提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本書共16章,主要內容包括: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個人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密碼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建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事件管理、新基建安全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從基本概念、作用地位、合規要求解讀和合規安全建設角度剖析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本書主要面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主管部門、運營部門、建設使用部門學習國家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人員;面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網絡產品和服務的人員;面向網絡安全相關部門開展監督管理、執法檢查和安全規劃建設工作的人員;也可供網絡安全管理人員,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網絡安全服務人員以及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本科生等使用。
網絡空間安全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目錄
目錄
Chapter 1 第1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現狀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 1
1.1.2 關鍵基礎設施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2
1.2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 4
1.2.1 網絡安全法界定的范圍 4
1.2.2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界定的范圍 4
1.2.3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界定的范圍 5
1.3 安全現狀 6
1.3.1 安全生態持續優化 6
1.3.2 安全事件層出不窮 7
Chapter 2 第2章 網絡安全法 9
2.1 網絡安全法的法律精髓 9
2.1.1 一部網絡安全領域基礎性法律 9
2.1.2 二類責任主體 9
2.1.3 三項基本原則 10
2.1.4 一個意識、四個抓手 11
2.1.5 五類主體安全義務 11
2.1.6 六類網絡安全保護制度 12
2.2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與《網絡安全法》的關系 14
2.3 《網絡安全法》重點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15
2.4 基于《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17
2.4.1 建立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 17
2.4.2 完善一般安全保護義務 17
2.4.3 做好增強安全保護義務 18
2.4.4 建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重點工作 19
2.5 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21
2.5.1 網絡安全執法體制和部門職責 21
2.5.2 《網絡安全法》配套法規和制度細則 22
2.6 關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的說明 22
2.6.1 必知的強制性要求 23
2.6.2 產品認證和檢測制度 23
2.6.3 限制發布網絡安全信息 24
2.6.4 嚴禁網絡安全漏洞驗證和利用 25
2.6.5 安全服務人員準入要求 25
Chapter 3 第3章 網絡安全審查 26
3.1 網絡安全審查的意義和目的 26
3.1.1 網絡安全審查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意志體現 26
3.1.2 網絡安全審查是國家網絡安全治理的手段 27
3.1.3 網絡安全審查是國家主權的體現 28
3.2 網絡安全審查的主要內容 28
3.2.1 適用主體和審查內容 28
3.2.2 審查方式 29
3.2.3 審查主體 30
3.2.4 審查原則 30
3.2.5 審查流程 31
3.2.6 未申報未通過的后果 32
3.3 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32
3.3.1 安全主體責任問題 32
3.3.2 網絡產品和服務界定問題 34
Chapter 4 第4章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35
4.1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安全理念 35
4.1.1 邊界界定引發的網絡安全保障模型 36
4.1.2 主體責任引發的網絡安全建設需求 39
4.2 深入理解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39
4.2.1 分等級保護是底線思維 39
4.2.2 分等級保護是管理手段 40
4.2.3 分等級保護是能力體現 41
4.3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基本內容 42
4.3.1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主體和責任 42
4.3.2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對象 43
4.3.3 等級保護常規動作 44
4.3.4 常規動作在實施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45
4.3.5 實施等級保護的基本原則 46
4.3.6 等級保護的發展歷程 47
4.3.7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標準體系 48
Chapter 5 第5章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 52
5.1 如何理解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 52
5.2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新變化 54
5.2.1 體系架構變化 54
5.2.2 命名變化 56
5.2.3 等級保護指標數量變化 56
5.2.4 新增可信計算 58
5.2.5 安全通用技術變化 58
5.2.6 安全通用管理變化 61
5.3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基本要求 63
5.3.1 安全通用要求 63
5.3.2 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 65
5.3.3 移動互聯安全擴展要求 65
5.3.4 物聯網安全擴展要求 66
5.3.5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擴展要求 66
Chapter 6 第6章 等級保護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 67
6.1 定級 67
6.1.1 等級保護對象和安全保護等級 68
6.1.2 定級工作主要內容 69
6.1.3 等級保護對象中的定級要素分析 70
6.1.4 如何識別等級保護對象 72
6.1.5 安全擴展要求的定級對象 72
6.1.6 定級工作流程 73
6.1.7 定級工作方法 74
6.1.8 定級對象等級如何審批和變更 75
6.2 備案 76
6.2.1 備案需要什么資料 76
6.2.2 備案資料的審核要點 77
6.2.3 屬地受理備案 78
6.2.4 公安機關受理備案要求 79
6.2.5 拒不備案的處置過程 79
6.3 安全建設整改 80
6.3.1 安全建設整改目的和整改流程 80
6.3.2 如何整改安全管理制度 81
6.3.3 如何整改安全技術措施 86
6.4 等級測評 91
6.4.1 基本工作 91
6.4.2 測評工作流程有哪些 93
6.4.3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測評指標 101
6.4.4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測評結論 105
6.4.5 誰來開展等級測評 105
6.4.6 如何規避測評風險 105
6.5 監督檢查 107
6.5.1 等級保護監督檢查內容 107
6.5.2 檢查方式和檢查要求 109
6.5.3 整改通報 110
Chapter 7 第7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 111
7.1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法律政策和標準依據 111
7.1.1 《網絡安全法》 111
7.1.2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 112
7.1.3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 112
7.1.4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檢查評估指南 112
7.1.5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評價指標體系 113
7.1.6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護基本要求 113
7.2 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特色 114
7.2.1 網絡安全對抗風險高 114
7.2.2 網絡安全法律要求高 114
7.2.3 網絡安全建設要求高 114
7.2.4 網絡安全測評要求高 114
7.2.5 網絡安全監管要求高 115
7.2.6 網絡安全日常運維成本高 115
7.2.7 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格局高 115
7.2.8 網絡安全思維層次高 115
7.2.9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要求高 115
7.2.10 網絡安全人才質量高 116
7.3 細化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 116
7.3.1 賦予的安全保護 116
7.3.2 做好“網絡安全三同步” 116
7.3.3 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制 117
7.3.4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義務進一步強化 117
7.3.5 強化的網絡安全管理與人員管理 117
7.3.6 監測預警 118
7.3.7 應急處置 118
7.3.8 檢測評估 119
7.4 主體責任 119
7.4.1 國家主導網絡安全生態 119
7.4.2 監管部門 120
7.4.3 行業主管部門 120
7.4.4 公安機關 121
Chapter 8 第8章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 122
8.1 必要性和意義 122
8.1.1 完善網絡安全法的需要 122
8.1.2 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需要 123
8.1.3 解決網絡安全突出問題的需要 123
8.2 主要內容 124
8.2.1 總則和國家意志 124
8.2.2 支持保障和職能部門 125
8.2.3 網絡安全保護和網絡運營者 126
8.2.4 涉密網絡系統的安全保護 127
8.2.5 密碼管理 127
8.2.6 監督管理和監管部門 128
8.3 公安機關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 128
8.3.1 安全監督管理 128
8.3.2 安全檢查 129
8.3.3 安全處置手段 129
8.3.4 安全責任 130
8.4 網絡運營者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 131
8.4.1 承擔責任和安全要求 131
8.4.2 履行安全保護義務 132
8.4.3 測評機構管理要求 133
8.4.4 網絡服務機構管理 134
8.5 引起關注的典型問題或困境 134
8.5.1 合規成本與企業發展之間的矛盾 134
8.5.2 監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 134
8.5.3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配套法規有待完善 135
8.5.4 條例和部門規章 135
Chapter 9 第9章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 137
9.1 工業控制系統概述 137
9.1.1 工業控制系統的概念和定義 137
9.1.2 工業控制系統分層模型 139
9.1.3 工業控制系統與傳統信息系統的區別 140
9.1.4 工業控制主機與傳統計算機主機的區別 141
9.2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現狀 141
9.2.1 震網安全事件帶來的啟示 141
9.2.2 工業控制安全風險現狀 142
9.2.3 深入組件理解工控安全事件 142
9.3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建設和管理 144
9.3.1 工控安全法律法規 144
9.3.2 基于安全技術的建設措施 145
9.3.3 基于等級保護2.0的建設措施 149
Chapter 10 第10章 工業互聯網安全 152
10.1 工業互聯網概述 152
10.1.1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和定義 152
10.1.2 工業互聯網的地位和作用 154
10.1.3 工業互聯網的組成 155
10.1.4 深入理解工業互聯網的改變 155
10.1.5 關鍵支撐技術 156
10.2 工業互聯網安全 157
10.2.1 工業互聯網安全需求分析 157
10.2.2 工業互聯網安全現狀 158
10.3 工業互聯網安全建設和管理 160
10.3.1 法律法規 160
10.3.2 安全建設和管理措施 161
10.3.3 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162
Chapter 11 第11章 個人信息安全 163
11.1 個人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63
11.1.1 個人信息 163
11.1.2 個人敏感信息 165
11.2 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166
11.2.1 《網絡安全法》 166
11.2.2 《刑法》司法解釋 166
11.3 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167
11.3.1 基本概念 167
11.3.2 出境數據的界定和評估內容 167
11.3.3 禁止出境的數據 168
11.3.4 評估流程 168
11.3.5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重點關注內容 169
11.4 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 170
11.4.1 評估范圍的變化 171
11.4.2 評估流程的變化 171
11.4.3 限制出境的個人信息 172
11.5 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172
11.5.1 個人信息安全基本原則 172
11.5.2 個人信息安全收集 173
11.5.3 個人信息安全保存 173
11.5.4 個人信息安全使用 174
11.5.5 個人信息安全共享轉讓披露 175
11.6 互聯網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指南 176
11.6.1 公安合規與國標合規對比 176
11.6.2 適用范圍 177
11.6.3 技術措施 177
11.6.4 管理措施 177
11.6.5 業務流程 178
11.6.6 應急處置 180
Chapter 12 第12章 數據安全法 181
12.1 《數據安全法》的地位和作用 181
12.2 《數據安全法》的主要內容 182
12.2.1 適用范圍 183
12.2.2 數據安全管理責任主體 183
12.2.3 數據安全產業 184
12.2.4 數據安全制度 185
12.2.5 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186
12.2.6 政務數據安全 188
12.2.7 數據安全法律責任 189
12.3 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190
12.3.1 數據安全面臨的痛點 190
12.3.2 數據安全業務流程的細化 191
12.3.2 《數據安全法》和《數據安全管理辦法》 192
Chapter 13 第13章 密碼法 193
13.1 《密碼法》的作用和地位 193
13.1.1 密碼的重要性 193
13.1.2 《密碼法》的必要性 194
13.1.3 運用《密碼法》的基本原則 195
13.2 《密碼法》的主要內容 196
13.2.1 密碼的概念和分類 196
13.2.2 核心和普通密碼管理和使用 197
13.2.3 商用密碼的管理和使用 197
13.2.4 法律責任 198
13.3 商用密碼與等級保護2.0 199
13.3.1 等級保護中的密碼要求 200
13.3.2 如何開展商用密碼測評 201
Chapter 14 第14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建設 203
14.1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技術 203
14.1.1 內生安全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203
14.1.2 重要信息系統安全 204
14.1.3 工業互聯網安全 204
14.2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建設 205
14.2.1 基于等級保護的安全建設 205
14.2.2 基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標準的安全建設 205
14.3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建設建議 206
14.3.1 注重生態治理 206
14.3.2 注重數據安全 207
14.3.3 注重基礎防護 207
14.3.4 注重保障體系 208
Chapter 15 第15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事件管理 209
15.1 網絡安全事件管理 209
15.1.1 網絡安全事件的分類分級管理 209
15.1.2 《網絡安全法》中的網絡安全事件管理 212
15.1.3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流程 213
15.1.4 網絡安全事件日常管理工作 214
15.2 網絡安全預警通報管理 215
15.2.1 預警等級 216
15.2.2 預警研判和發布 216
15.2.3 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實施辦法 216
15.2.4 建立信息通報日常工作機制 216
15.2.5 信息通報內容和方式 217
15.3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管理 218
15.3.1 法規依據 218
15.3.2 網絡信息資產分類 219
15.3.3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過程 219
15.3.4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所需資料 220
Chapter 16 第16章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安全 209
16.1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222
16.1.1 新基建的概念 222
16.1.2 新基建中的“新” 223
16.1.3 新基建的地位和作用 223
16.2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范圍 224
16.2.1 信息基礎設施 224
16.2.2 融合基礎設施 225
16.2.3 創新基礎設施 225
16.3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網絡安全 225
16.3.1 主動防御 225
16.3.2 數據安全 226
16.3.3 自主可控 226
16.3.4 軟件供應鏈安全 227
16.3.5 智慧安全 227
16.3.6 融合安全 228
Chapter 17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229
Chapter 18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243
Chapter 19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 250
Chapter 20 附錄D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256
Chapter 21 附錄E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 260
Chapter 22 附錄F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 274
Chapter 23 參考文獻 283
網絡空間安全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作者簡介
夏冰,中原工學院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河南省優秀指導教師,公安部等級保護測評高級測評師,信息系統高級規劃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