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法學專業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6819
- 條形碼:9787517086819 ; 978-7-5170-868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學專業導論 內容簡介
《法學專業導論》為專業導論系列教材之一,是法學專業學生入門教材,旨在讓剛進人大學的法學專業學生明白自己的專業從哪里來,在大學期間他們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職業道德品質,將來如何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全書共9章,介紹了中國法學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法學學科的分類和課程體系、法學專業能力與思維以及學習方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以及法律職業共同體和法律職業倫理、法學研究生教育、法學學生創新創業等內容。 《法學專業導論》可作為高等院校法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對法學專業感興趣的相關專業學生的參考資料。
法學專業導論 目錄
前言
第1章 新中國成立前的法學與法學教育
1.1 中國古代法學
1.2 中國近代法學與法學教育
第2章 新中國成立后法學與法學教育的發展
2.1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法學教育(1949-1978年)
2.2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法學教育(1978-2012年)
2.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法學及法學教育的新發展(2012年至今)
第3章 法學學科分類及法學專業核心課程
3.1 法學學科分類
3.2 法學專業核心課程
第4章 法學學習方法
4.1 法學課堂學習
4.2 法學實踐學習
第5章 法學專業思維
5.1 法學學生應具備的思維能力
5.2 法學學生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第6章 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
6.1 司法制度
6.2 法律職業
第7章 法律職業共同體與法律職業倫理
7.1 法律職業共同體
7.2 法律職業倫理與法律職業道德
第8章 法學研究生教育
8.1 法學碩士
8.2 法律碩士
8.3 法學博士
8.4 西方的法學研究生教育
第9章 法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指南
9.1 法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
9.2 法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核心認知
9.3 法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方向與前景
附錄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附錄3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附錄4 《法學學科評估狀況》
參考文獻
法學專業導論 節選
《法學專業導論》: 2.2.1 法學教育的恢復時期(1978-1992年)2.2.1.1法律的制定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發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號召,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法制工作方針。從此,中國法治建設步入了恢復重建時期。 當時“文化大革命”從形式上已經結束,但中國仍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國家法律幾乎空白。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指出:“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討論通過,并且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一天之內通過了7部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其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被法學界稱為中國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五四憲法”的作用逐漸削弱,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束之高閣、棄之不用。憲法權威的喪失導致了民主法制的衰敗。1975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在國家處于非常狀態下制定的,是一部有嚴重錯誤和缺點的憲法。1978年憲法雖然恢復和堅持了“五四憲法”的一些好的規定,刪除了“七五憲法”中一些錯誤的規定,但由于政治上、理論上很多是非問題尚未澄清,致使其保留了“七五憲法”的一些錯誤提法和規定。雖然1979年和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兩次修改憲法,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七八憲法”的問題、缺點和錯誤。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全面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八二憲法”)。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現行憲法及其修正案有力地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有力地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中國憲法確立的一系列制度、原則和規則,確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針,具有顯著的優勢、堅實的基礎、強大的生命力。“八二憲法”確立的一系列制度、原則和規則,確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針,有力地促進和保障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 2.2.1.2 法學教育的恢復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摧殘之后,中國法學教育幾乎陷于全面癱瘓狀態之中。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和改革開放政策的確立,我國徹底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開始對法學教育進行了長達十余年的恢復和重建工作。 1.院系 據統計,1977年恢復高考時,中國高等學校的法學專業只剩下2個本科和1個專科,即北京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和湖北財經專科學校法律系,當年共招生200余人。1978年,全國“一院五系”(西南政法學院和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恢復重建。 到1990年,全國已有70多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設置了法律系或者法律專業。全國除西藏自治區以外,各省、市、自治區至少有一個法學院或者法律系。全國還有20多所職業大學設置了法律專科或者大專班。 這一時期,為了滿足不同層次法律人才的需求,中國在大力恢復和發展高等學校法學教育的同時,還對政法干校以及中等法律學校進行了扶持。不僅通過函授、夜大、業余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自學考試、職業大學等多種形式進行社會性法律教育,而且在黨校、中學和小學也開展了法制教育課程。 2.法學專業、課程與教材 在這一期間,一些高等學院法學類專業設立了國際法、經濟法專業,個別院系還設有環境法、國際經濟法專業。北京大學法律系對法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將“國家與法的理論”法學基礎課程更名為“法學基礎理論”。 1982年,司法部組織一批法學教師編寫了一整套法學教材,為當時法學教育的恢復起到了推動作用。從1985年起,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了一批綜合性大學的知名教師,共同編寫了一批高水平的法學教材,如《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憲法學》《中國民法學》《中國刑法學》《中國民事訴訟法》《中國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 ……
法學專業導論 作者簡介
趙旭光,男,漢族,1979年5月生,山東蓬萊人,法學博士。現為華北電力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主要講授課程:刑事訴訟法、刑法。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