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與預警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5023
- 條形碼:9787521815023 ; 978-7-5218-150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與預警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五大發(fā)展理念”構建了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評價指標體系。與居民對收入差距的主觀心理承受力的調查分析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刻畫了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然后從多角度探討了中國收入差距的形成機理,并提出了基尼系數、泰爾指數單指標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以及基于“五大發(fā)展理念”的綜合指數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中國的收入差距整體上仍然處于較為適度的水平,處于居民的主觀心理承受力的安全范圍之內。本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中國的收入差距大幅超過“警戒線”(依據靠前上廣為接受的基尼系數標準判斷)卻依然和諧發(fā)展的現實。豐富了經典的收入分配理論研究。對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與預警機制研究 目錄
1.1 問題的提出
1.2 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1.3 研究思路、結構安排與數據來源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
第2章 相關研究綜述和收入差距的適度性內涵與判斷標準
2.1 相關概念及常用收入差足巨測度指標的界定
2.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述評
2.3 收入差距的適度性內涵和判斷標準的界定
第3章 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演變及同部分國家比較分析
3.1 初次分配與再分配格局下中國的收入差距演變
3.2 全國、城鎮(zhèn)和農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變
3.3 中國城鄉(xiāng)之間收入差距的演變
3.4 中國地區(qū)之間收入差距的演變
3.5 中國行業(yè)之間收入差距的演變
3.6 中國收入差距變動趨勢——基于CHIP和CFPS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
3.7 中國收入差距的國際比較及啟示:全球視角
3.8 本章的主要結論
第4章 中國收入差距適度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測度方法
4.1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2 收入差距適度性的測度方法
第5章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實證測度與綜合評價
5.1 基于五大發(fā)展理念的中國收入差距適度性評價
5.2 基于居民主觀心理承受力的中國收入差距適度性綜合評價
第6章 中國收入差距的形成機理
6.1 中國收入差距形成的來源分解
6.2 經濟結構變動對中國收入差距演變的影響——基于一個城鄉(xiāng)兩部門經濟模型解釋
6.3 教育和人力資本投資對中國收入差距演變的影響
6.4 收入分配制度變遷對中國收入差距演變的影響
6.5 對外貿易對中國收入差距演變的影響
第7章 中國收入差距適度性的預警機制及擬合預測
7.1 經濟預警理論與預警方法分析
7.2 中國收入差距適度性預警系統(tǒng)的設立
第8章 促進中國收入適度分配的整體思路和對策建議
8.1 促進中國收入適度分配的整體思路
8.2 促進中國收入適度分配的對策建議
第9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
9.1 研究結論
9.2 后續(xù)研究展望
附錄:《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與預警機制研究》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中國收入差距的適度性與預警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王全意(1974—),男,漢族,河南信陽人,重慶理工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承擔《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中級經濟學原理》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區(qū)域經濟。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級以上科研和教研項目四項,參與研究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近30篇,參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4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