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你將來的樣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7859
- 條形碼:9787521207859 ; 978-7-5212-078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將來的樣子 本書特色
三十一位業內資深編劇導演入行經驗談 愿我們永懷赤子之心,理想皆可實現
你將來的樣子 內容簡介
《你將來的樣子》是專為有志于影視行業的年輕朋友準備的訪談書,他們或者尚未入行,或者剛入行不久,現有的經驗尚不夠豐富,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多少心存疑慮。他們對影視行業的前沿理論與核心課題固然關切,但更迫切的需求恐怕是盡早找到自己的站位,以便少走彎路,規劃出很合理的職業發展路徑。此外,榜樣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本書采訪了三十一位業內很好的編劇、導演,他們無一不是行業內外認可的精英代表。他們當中一定有你的前輩、老師和偶像,正是他們的作品召喚著你,影響著你,乃至令你萌生與之同道的夢想。書中他們與年輕的朋友們赤誠分享各自的成長經驗,幫助年輕的編劇、導演更好地制定職業規劃。在藝術創作技巧、自我提升等方面也提供了寶貴經驗。對于年輕編劇、導演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窘境,受訪者們更是毫不吝嗇地分享了相關解決辦法。
你將來的樣子 目錄
目錄
王小平/作品:電影《刮痧》 電視劇《甄嬛傳》 001
五 百/作品:電影《大人物》 網劇《古董局中局》 011
史 航/作品:電視劇《雷雨》《鐵齒銅牙紀曉嵐Ⅰ》 035
田羽生/作品:電影《前任》系列;《小小的愿望》 039
劉家成/作品:電視劇《芝麻胡同》《情滿四合院》 053
劉 江/作品:電視劇《老酒館》《歸去來》 073
呂 行/作品: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網劇《無證之罪》 089
任寶茹/作品:電影《趙氏孤兒》 電視劇《歸去來》 109
李 瀟/作品:電影《情圣》 電視劇《戀愛先生》 119
束 煥/作品:電影《泰囧》 電視劇《民兵葛二蛋》 131
蘇曉苑/作品: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親愛的自己》 145
陳 彤/作品:電視劇《離婚律師》《一仆二主》 159
楊文軍/作品:電影《何以笙簫默》 電視劇《鶴唳華亭》 167
楊 陌/作品:電視劇《擇天記》 183
汪海林/作品:電影《銅雀臺》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 191
張 萊/作品:電視劇《中關村風云》《和平飯店》 207
張海帆/作品:電視劇《青盲》 網劇《天舞紀》 229
張 巍/作品: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女醫·明妃傳》 235
宋方金/作品:電影《飛》 電視劇《甜蜜》 245
鄭曉龍/作品: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甄嬛傳》 269
岳小軍/作品:電影《心花路放》《瘋狂的石頭》 279
姚曉峰/作品: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虎媽貓爸》 289
海 飛/作品:電視劇《諜戰深海之驚蟄》《麻雀》 299
袁克平/作品:電視劇《大江大河》《下海》 313
袁子彈/作品:電視劇《歡樂頌》《下海》 327
袁 媛/作品: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后來的我們》 347
高群書/作品:電影《風聲》 電視劇《征服》 363
秦 雯/作品: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辣媽正傳》 373
董潤年/作品:電影《老炮兒》《瘋狂的外星人》 383
簡川訸/作品:電視劇《都挺好》《歡樂頌2》 393
薛曉路/作品:電影《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圖》 409
你將來的樣子 節選
受訪者:呂行,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中國傳媒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導演系講師。 作品: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網劇《無證之罪》等。 記者:您這一路是怎么走過來的?怎么選擇這個行業的?怎么入行的? 呂行:我在電影學院讀的本科班,上大學以前就對影視很感興趣了。因為我父親是一個制片人,所以小的時候,假期經常去劇組里玩,在劇組里也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劇組的生活對我來講其實是很熟悉的,不自覺地,人在年少時總會因為接觸到了一種生活,但是又無法長期得到,從而產生向往,所以我那個時候對拍戲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之后我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本科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出去嘗試著進行拍攝,一直到讀研、讀博,拍攝實踐的工作都沒斷過。上學的時候,還沒有網大和網劇,只有電視劇、電影和電視電影這三種影視樣態。 記者:那是哪一年呢? 呂行:2007年。那時候的影視產品的形態相對還是比較單一的。我在電視劇的劇組里,長期做副導演這些工作之外,也想自己嘗試著獨立拍攝,所以找了一個相對來說*容易上手的形態——電視電影。當年的好多青年導演剛起步都是從拍攝電視電影開始的。電視電影是一個很重要的銜接型的產品形態,既沒有那么大的投資體量,同時相對來說技術要求的規范還比較高,所以年輕導演可以在一個比較從容的情況下拍出來。因為投入的資金沒有那么大,對于青年導演來講,大家在你身上的期待也沒有那么高,不會像大電影那么高。我利用這個機會給電影頻道拍了差不多有四年時間的電視電影。 記者:那個時候的電視電影和現在的哪種形式比較像呢?網大? 呂行:其實它和網劇和網大都不太一樣,首先從技術規范上來講,電視電影要求比這些都嚴格,那個時候電影頻道里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審查制度和評分機制。從劇本階段,到一審、二審、三審,需要不斷跟電影頻道的責編在一起打交道,包括依據劇本做出一套完善的拍攝預算,并且要相當嚴格地按照這個預算來執行,*終頻道對照著劇本給成片進行評分。這一套走下來以后,很鍛煉人,從文字*終變成產品的時候,你要了解大家對于產品的期待是什么,要去預判,所以這個預判的工作是不同的。不像網劇、網大只能通過社交平臺才能間接去了解。拍攝電視電影可以直接去找負責人,也就是那些打分的人,包括責編以及負責購片的領導溝通,他們會把對產品的期待與要求,跟*終呈現出來的產品,有什么樣的距離,有什么樣的差別,來做個交流,你會更了解他們原來對產品的想法有哪些跟你是不一樣的。 記者: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其實現在我們做產品更難,那個時候的交流溝通*起碼是比較直接的? 呂行:他們這種交流有利有弊。利是比較直接,弊是你經過了他們的評價體系以后,就更容易更愿意靠近他們的評價體系,但是他們跟觀眾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這個是我們并不確定的一件事。 記者:可不可以理解為,其實現在跟網絡平臺的交流不會像以前的那種交流方式那么細致? 呂行:對,交流的細致程度跟深入程度會沒有那個時候高。 記者:但是會更貼近于to C(直達用戶)端,會更接近于客戶是什么樣的反應,用戶體驗的表現更直接一點,對嗎? 呂行:對,當時的電視電影負責審片和評分這一部分的評委,從這方面來講,跟電視劇的處理方式有一點像。電視劇就是在我們面對觀眾之前要先面對各個平臺,不管是平臺還是電視臺,他們得先負責審核一遍。 記者:采訪了一些導演,他們會說成為導演機會很難得,那您為什么能在本科的時候進入到這個電視電影的工作,獲得這么好的機會呢? 呂行:我當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里從事這個,我跟這個圈子里的人會更熟悉一些,*明顯的就是那些大導演,或者那些明星級別演員的孩子要入行的時候相對來說會更容易一些,因為確實在這個圈子里耳濡目染。在同等條件下,假如你跟人家之前打過交道,或者人家對你更了解,自然而然會更信任你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先決條件,但這個先決條件針對所有的行業都是一樣的。所謂家里為一個人所提供的背景,不管是知識背景還是交際背景,實際上都對一個人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有一定幫助。但是我覺得另外一個方面更重要,我們當時學習的是剪輯班,好多人在畢業以后都是很成功的剪輯師。我們在當時算是導演系那幾屆就業率比較高的,因為我們有很扎實的專業技術。我**次出去拍戲的時候,也是因為有一個電視電影剪輯上出了問題,所以調我去和那個剪輯師一起負責剪片兒。我當時把問題梳理出來,同時還要完成一部分補拍的劇本,因為剪輯剪到*后其實就是剪劇作了。所以我當時是利用剪輯的基礎在制作的方面入手的,從而得到了一次工作機會。 記者:剪輯*后是剪劇作是什么概念呢? 呂行:剪輯分幾個階段,*基本的是粗剪,粗剪的階段要挑出所有剪輯點,包括動作、銜接、連貫、節奏這些。然后會有一個精剪的部分,精剪的部分基本就是調節奏,權衡這場戲要還是不要。一場戲的取舍實際上一方面可能在剪輯臺上,但更前期應該是在劇作上,在劇本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個大概的判斷,要分析出來這場戲留在這兒對于推進故事的走向和人物關系的變換是不是有幫助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講,精剪的部分實際上就是在剪劇本,精剪完成的其實是劇作部分的工作。導演必須具有劇作思維,要了解講一個故事的方式。包括這個故事怎么去講,不單單是講什么的問題,是怎么講的問題,所以剪輯剪到后面就是剪劇作了。 記者:因為剪輯這個事情就得到了一個電視電影的拍攝機會嗎?其實也已經很幸運了,這種情況在你們同學之間也很少有吧? 呂行:是,很少。我們在傳媒大學帶的這些畢業班的同學,也都很困惑,覺得工作的機會很少。但我覺得他們現在已經很幸運了,有那么多的網大、網劇、電影都可以去拍,現在產品形態很豐富。特別是互聯網客戶,大家都很喜歡年輕的導演。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普遍的生存狀況其實是非常艱難。 記者:沒有現在這么多的機會。 呂行:對,太少了,現在理論上來講,你只要有個好故事,怎么都能給它折騰出去,折騰不出去說明肯定是有問題的! 記者:比如有些導演,沒有家里的支持,之前沒有那么多的關系和熟悉的環境,他的出路可能是踏踏實實先把手里的故事寫好,拿去給別人看,好故事還是會被發現的,還是有機會的,對吧? 呂行:對,做到了導演這個位置,基本上就跟登珠峰差不多,兩個坡,南北坡都能走。所謂的北坡其實就是你要一直在行業里面混,從場記、副導演、執行導演、B組導演、聯合導演然后一直到獨立導演這條道路,這是一個所謂導演的成長之路。包括劇組里面,其實跟全行業都相關,從低級學徒到中級學徒到高級學徒,*終變成師傅的一條路線。這是對于導演的成長很標準化、規范化的道路。我們大多數導演都是從這種道路走過來的,至少在電影、電視劇里做過副導演,做過執行導演。*近播出的《封神演義》是我做執行導演的*后一個作品。走南坡這條路的導演要在一個屋里面踏踏實實地好好寫一個劇本,可能這個道路的典范就是李安吧,他也經歷了很多年,但是他經歷的環境不一樣。**他在國外畢業,第二他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我們導演能夠輸出的出口那么多,那個時候只有電影廠。現在比如說有些人有認識的獨立制片人,可以面對制片人,可以面對創投,可以直接找網站平臺,還有各種各樣的大賽,都可以去參加,等于現在大家都在向導演們招手,誰有好故事誰就有市場。所以這兩條道路對于新生導演來講都是很好的選擇,他們成長的路線也并不太一樣,*終還是看每個人的個體情況、自己的特長,自己所擅長的部分更適合走哪條路,就選擇哪條路好了。 記者:所以要是想做好一個導演,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必須要做的,這是肯定的是嗎?不能說誰一上來就去做導演。 呂行:其實也不見得。現在好多網劇、網大,都是一些比較年輕的朋友一上來就做導演,可能之前也沒有太多的劇組經驗,或者長期做副導演、做執行的經驗。我覺得也很好,比如說他們自我的儲備、自己的準備也是比較充分。這方面我也不太了解,但是我覺得能有這個機會,能做當然也是不錯的。只不過因為那個時候我自己拍戲時發現了有一些能力上想升級或者是對于自己做的產品也想升級,但是沒有好的途徑,只能先從更好的產品的初級部門開始去做了。 ……
你將來的樣子 作者簡介
盛千珊:文藝學碩士,制片人。多年從事電影、電視劇及網劇的開發、制作與發行工作,業內經驗豐富。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