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Muic&Recording錄音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6705
- 條形碼:9787565726705 ; 978-7-5657-267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Muic&Recording錄音聲學 內容簡介
《錄音聲學》是錄音專業的基本教材,由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學院專業教師陳小平教授完成。全書由上篇“聲學基礎”和下篇“電聲學與室內聲學”兩大部分組成。上篇主要介紹聲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同時將心理聲學基本理論加入進來進行介紹。下篇主要介紹電聲換能原理、揚聲器和傳聲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室內聲學基本理論以及室內聲學。書中還含有大量的案例與圖片資料,很好適合學生和相關專業人士學習和使用。
Muic&Recording錄音聲學 目錄
上篇 聲學基礎
1 質點振動學
1.1 質點振動系統
1.2 質點的自由振動
1.2.1 自由振動規律
1.2.2 自由振動的能量
1.3 質點的衰減振動
1.3.1 衰減振動方程和規律
1.3.2 衰減振動的能量
1.4 質點的受迫振動
1.4.1 受迫振動方程和規律
1.4.2 穩態振動的能量
1.4.3 穩態振動的頻率特性
習題
2 彈性體的振動
2.1 弦的自由振動
2.1.1 弦振動方程
2.1.2 弦自由振動規律、簡正頻率
2.1.3 振動模式
2.1.4 激振條件對弦振動的影響
2.1.5 音樂聲學中的楊氏定律
2.2 棒的自由振動
2.2.1 棒的縱振動
2.2.2 棒的橫振動
2.3 膜的自由振動
2.3.1 邊緣固定的圓膜
2.3.2 定音鼓的聲學特性
2.4 板的自由振動
2.4.1 邊緣固定的圓板
2.4.2 板振動樂器聲學特性
2.5 空氣柱的自由振動
2.5.1 簡正頻率和振動模式
2.5.2 管樂器的聲學特性
習題
3 聲波的基本性質
3.1 聲波的基本概念
3.1.1 聲波的產生和傳播
3.1.2 聲壓與聲壓級
3.1.3 平面波和球面波
3.1.4 聲波的傳播速度、頻率和波長
3.1.5 波動方程式
3.1.6 平面波和球面波的基本性質
3.2 聲波的能量
3.2.1 聲強與聲強級
3.2.2 聲能密度
3.2.3 聲功率與聲功率級
3.3 聲波的傳播
3.3.1 平方反比定律
3.3.2 空氣的聲吸收
3.3.3 兩種媒質界面處聲波的反射、透射與折射
3.3.4 聲波通過中間層的反射與透射
3.3.5 聲波的衍射
3.3.6 聲波疊加原理
3.3.7 聲波的干涉
3.3.8 駐波
3.3.9 拍音
習題
4 聲波的輻射
4.1 脈動球源的輻射
4.1.1 聲壓與聲源的一般關系
4.1.2 聲場對聲源的反作用一輻射阻抗
4.1.3 聲源輻射聲功率的計算
4.2 聲偶極子的輻射
4.2.1 聲偶極子輻射的聲壓
4.2.2 聲源的指向性
4.2.3 聲偶極子輻射的聲功率
4.3 同相小球源的輻射
4.3.1 兩個同相小球源的輻射
4.3.2 聲柱的輻射
4.4 點聲源
4.4.1 點聲源的輻射
4.4.2 任意面聲源的點源組合分析法
4.5 無限大障板上圓形活塞的輻射
4.5.1 近場聲壓
4.5.2 遠場聲壓和指向性
4.5.3 圓形活塞的輻射阻抗
習題4
5 心理聲學基本理論
5.1 聽覺構造及各部分機能
5.2 聽覺的聲壓和頻率范圍
5.3 掩蔽效應
5.3.1 純音的掩蔽
5.3.2 復音的掩蔽
5.3.3 窄帶噪聲的掩蔽
5.3.4 白噪聲的掩蔽
5.3.5 非同時掩蔽
5.3.6 聲頻指標的相對性
5.4 響度感覺
5.4.1 響度級和等響曲線
5.4.2 響度“宋”值
5.4.3 響度與持續時間的關系
5.5 音調和音色
5.5.1 音調
5.5.2 音色
5.6 聽覺對聲壓級和頻率變化的分辨力
5.6.1 聲壓級變化的分辨閾
5.6.2 頻率變化的分辨閾
5.7 臨界頻帶
5.7.1 臨界頻帶概念的提出
5.7.2 臨界頻帶帶寬的測定
5.7.3 頻率的“巴克”單位
5.8 聽覺定位特性
5.8.1 聽覺定位能力
5.8.2 外耳和頭部對聲波的影響
5.8.3 聽覺定位機理
5.9 延遲聲對聽音的影響
5.9.1 哈斯效應
5.9.2 多個延遲聲
5.10 雞尾酒會效應
5.11 聽覺的非線性
……
下篇 電聲學與室內聲學
Muic&Recording錄音聲學 作者簡介
陳小平,1963年出生。1983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得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廣播聲學方向工學碩士學位,師從北京廣播學院廣播技術研究所張紹高教授(錄音專業創建者)。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在丹麥奧爾堡大學聲學系任訪問學者,師從Henrik Moller,主要進行基于HRTF的虛擬聲環境技術的基礎性研究,F在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錄音系任教,承擔的課程有聲學基礎、電聲學與室內聲學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