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19460
- 條形碼:9787521319460 ; 978-7-5213-194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學生,教師《〈自然〉學科經典系列》由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擔任總顧問,并由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路甬祥院士、《自然》雜志前任主編約翰·馬多克斯爵士(Sir John Maddox)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主編菲利普·坎貝爾爵士(Sir Philip Campbell)出任總主編。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是一套英漢對照版的科學主題叢書,包括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和地球科學五個學科分卷。叢書收錄并翻譯了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自1869年創刊以來發表過的各個學科領域具代表意義的精華論文,再現了自然科學各個學科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其中《〈自然〉百年物理經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和《自然》雜志的資深顧問編輯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分別擔任中英方主編。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內容簡介
《〈自然〉百年物理經典II(英漢對照)》是《〈自然〉百年物理經典》中的一冊,精選了《自然》雜志1939年2005年期間發表的重要物理學論文近百篇,并為每篇文章撰寫了簡短的導讀,讀者可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和研究背景。在這期間勞特布爾等發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霍金提出黑洞并不接近是"黑"的;蔡林格等搶先發售在實驗上實現了量子隱形傳態;D0靠前合作組對頂夸克的質量進行了一次新的準確測量……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目錄
1 中子轟擊導致重核分裂的物理證據
2 介子理論中的基本長度
3 嬗變產生的能量
4 自然規律的起源、宗旨和經濟性:物理學的極小原理
5 短程和高能中量子理論的“失敗”
6 鈾核爆炸時中子的釋放
7 鈾核的裂變產物
8 釷核裂變的新產物
9 鈾核裂變時釋放的中子數量
10 鈾核裂變中鏈式反應的控制
11 伴隨鈾核裂變的中子發射
12 重核裂變:一種新型的核蛻變
13 在熱中子誘發的鈾核裂變中釋放出的中子的能量
14 連續能量區域的核反應
15 鈾核的快中子散射與可能源于裂變的中子發射
16 核同質異能性的*新實驗結果
17 宇宙射線的“電離暴”
18 光速的測定
19 恒星的演化
20 鈾核裂變時放出的放射性氣體
21 介子散射與質子和中子的磁矩
22 介子向電子轉化的證明
23 釷、鉛和鈾-238中熱中子的俘獲截面
24 相對論中的質心
25 核力的理論
26 穩定核的激發態
27 關于理論物理基礎的思考
28 因果律還是非決定論?
29 涉及帶電介子的過程
30 懸浮的磁體
31 感光乳膠中慢介子徑跡的觀測
32 新的不穩定基本粒子存在的證據
33 一種新的顯微原理
34 在宇宙輻射下曝光的電子敏感底片的觀測
35 兩個相干光束中光子間的相關性
36 中微子
37 氣體放電中產生的高溫和核反應
38 熱等離子體中的協同現象
39 紅寶石中的受激光輻射
40 時間之箭和熵
41 斷電接觸:沸騰的金屬還是高密度等離子體?
42 中子和質子在原子核中的幻數的結構基礎
43 利用全息術的字符識別
44 具有五重對稱性的硬球的密堆積
45 用全息術實現的相位物體的重建
46 球狀閃電是一種視錯覺
47 作為X射線衍射光源的同步輻射
48 根據微壓計記錄估計出的核爆炸能量
49 進入人體的核彈14C
50 統計力學和量子力學
51 宏觀層次的量子力學
52 引力輻射探測器符合計數的計算機分析
53 誘導局域相互作用成像:核磁共振應用實例
54 金剛石拋光實驗
55 黑洞爆炸?
56 凝聚態物質中觀察到的冷核聚變
57 弗萊施曼等人實驗中γ射線譜的問題
58 電解池中“冷核聚變”的上限
59 龐斯/弗萊施曼電解池的中子、γ射線、電子和質子發射的上限
60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定位單個原子
61 基于共軛聚合物的發光二極管
62 摻鉀的C60在18K時的超導性
63 石墨網絡在電子束照射下的卷曲與閉合
64 Hg-Ba-Ca-Cu-O體系在130K以上時的超導性
65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
66 無序介質中光的局域化
67 通過亞波長孔洞陣列的超常光透射現象
68 硅基核自旋量子計算機
69 “小世界”網絡的集體動力學
70 一種可用于全印刷反射式電子顯示器的電泳墨水
71 光速在超冷原子氣中降低至17米每秒
72 運用停止光脈沖來觀測原子介質中的相干光學信息存儲
73 利用高效檢測來實驗驗證貝爾不等式的違背
74 二硼化鎂在39K時的超導性
75 借助南極冰下深處的切倫科夫探測器觀測高能中微子
76 來自額外空間維度在亞毫米尺度上力程的上限
77 頂夸克質量的精確測量
78 KamLAND 對地質來源的反中微子的實驗研究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節選
《一種新的顯微原理》編者按丹尼斯?蓋伯在完成這篇論文時還是一家大型電子制造企業的一名雇員,表面上這篇論文指導了電子顯微鏡的改進,而如今,這篇論文業已成為全息攝影技術的原理。這項技術可以將構造三維影像所需的全部信息儲存于二維表面中,并已廣泛應用于銀行和信用卡等設備中。20世紀50年代蓋伯進入倫敦帝國學院,并于1971年獲得諾貝爾獎!墩T導局域相互作用成像:核磁共振應用實例》編者按20世紀40年代,物理學家們掌握了利用核自旋對外加磁場的響應來探索固體和液體的結構的方法。磁場使核自旋態發生能級分裂,而射頻輻射可使原子核發生能級躍遷。由于不同的核吸收不同頻率的能量,并且化學環境也會影響到這個頻率,因此核磁共振技術就可以用來探索樣品的化學結構。本文中,化學家保羅?勞特布爾展示了如何利用這一技術獲得清晰的空間影像。這一技術——現在被稱為磁共振成像,已在基礎和應用科學,尤其是在醫學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2003年,勞特布爾和彼得?曼斯菲爾德(后者發展了磁共振成像信號分析方法)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自然百年物理經典(Ⅱ英漢對照)(精)/自然學科經典系列 作者簡介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自然》雜志顧問編輯,擔任《自然》雜志編輯20余年,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 趙忠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