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筋膜功能障礙與手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68268
- 條形碼:9787518968268 ; 978-7-5189-6826-8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筋膜功能障礙與手法 本書特色
◎繼后浪筋膜系列圖書《認識活體筋膜》《筋膜拉伸》之后,又一本深度觸達人體功能本質之作。知名功能康復解剖學專家、廣東醫科大學·李哲人體科學工作室負責人李哲老師翻譯并全力推薦。 ◎著名手法治療從業者里昂·蔡托的編集作品,針對筋膜功能障礙這一議題,匯集筋膜治療、物理治療、手動療法等功能康復領域20位權威專家的智慧結晶,每位專家說明了自己領域內評估問題和解決功能障礙的方法,也為自己的專業治療手段作以解釋。 ◎筋膜功能障礙現被認為是肌肉骨骼疼痛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導致損傷及能動性降低。這也是所有手法執業者每天臨床實踐中所面臨的癥狀。本書旨在幫助這些手法執業者更準確地評估出患者的功能障礙及病因,也幫助他們通過各種手法來多方面綜合解決患者的問題。
筋膜功能障礙與手法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豐富, 資料新穎, 詳細介紹了筋膜的基本結構、筋膜功能的基本原理和影響因素、筋膜功能障礙的評估方法、引起筋膜功能障礙的原因、筋膜功能障礙的影響, 以及緩解和扭轉筋膜功能障礙的手動治療方法。本書的**部分為理論部分, 包括5個章節 ; 第二部分為實踐部分, 包括15個章節, 詳細介紹了15種可用的筋膜功能障礙手動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包括: 鮑恩技術、結締組織手法和皮膚滾動法、以筋膜為導向的訓練方法、用于下背痛的筋膜手法、筋膜松解術等。讀者會對筋膜相關問題及研究發展有一個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筋膜功能障礙與手法 目錄
**部分 筋膜的基礎知識
第二部分 精選的筋膜手法
筋膜功能障礙與手法 節選
第二章 筋膜功能障礙和疾病:原因、影響和合適的手動治療選項 里昂·蔡托(Leon Chaitow) 本章主要討論和評估筋膜功能障礙的原因和過程,看其是否是由創傷、炎癥、遺傳學因素、病理學因素、不良使用模式(如習慣性姿勢或呼吸模式)或衰老過程導致的。 另外,在出現上述問題之處存在的跡象為預防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指導。在沒有出現問題的部位,其經驗性的和坊間的相關信息都會被提到。這些區分,無論是證據、道聽途說的信息還是觀點,都將被清楚地表述出來。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解釋,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確定有效的和(或)建議的預防、改善或正常化筋膜功能障礙的方法,甚至是在癥狀明顯的病例中(即使有時癥狀緩解已經是*好的可能結果)。因此,注重筋膜功能障礙及其病理情況(無論是后天的還是遺傳性的,都是有必要的)。 筋膜功能障礙和適應證 適應于:過度使用、誤用、不使用和創傷 撇開本章后面討論的病理學不談,過度使用、誤用、不使用和創傷的影響*有可能引起所有流派的手動治療師的注意。 這些一般會表現為適應、代償、失代償的急性或慢性效應,以及肌肉骨骼系統中出現的適應性不良變化,通常涉及結締組織結構的損傷。在這些情況下,由于“致密化”、黏附、限制、纖維化或瘢痕化區域的演變,筋膜板、平面、帶和纖維(如示例)的正常組織功能將改變其力傳遞/ 負荷傳遞功能,并降低滑動電位(Langevin,2011)。 克林格(Klingler,2012) 說:“疼痛性攣縮和活動范圍縮小常常與骨骼肌內和周圍的硬性膠原組織及其他與力傳遞相關的結締組織有關。筋膜功能,如涉及關節囊、肌腱或肌表和肌內膜的功能可能,會受到創傷和(或)炎癥的破壞。” 這樣的變化可能發生在局部,也可能涉及更廣的區域,有時會是全身的姿勢扭曲,這與機械力矢量的重新定向有關,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受到限制和疼痛,并且會改變循環系統和引流効果。 雖然非筋膜原因也可能在下面列出的所有癥狀和體征中起作用,但仍然可能涉及筋膜功能障礙的一些主要特征: ? 改善局部或整體的活動范圍,可能涉及關節和軟組織結構。 ? 局部組織黏彈性、回彈性降低。 ? 組織表面間滑動電位的喪失(見**章淺筋膜、糖胺聚糖、透明質酸和微泡系統的描述)。 ? 協調能力和運動控制能力受損——通常在走路或日常活動中表現得很明顯。 ? 如第三章和第十七章所述,姿勢偏差和失調,經常涉及適應和代償的連鎖反應。 ? 通常會在運動中感覺到的軟組織的疼痛。 ? 肌筋膜疼痛(與激痛點相關,見本章和第十五章、第二十章)。 ? 本體感覺減退——可能涉及平衡受損。 ? 自主神經失調——包括交感神經興奮,或慢性疲勞(見第七章的進一步討論)。 所有或任何這些(和其他)適應性變化、體征和癥狀都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演變;然而,它們也可能會很快出現,例如在炎癥誘導出現之后不久。 觀點:筋膜療法和適應證 眾所周知,除少量個例外,無論是過度使用、誤用(不良姿勢、使用壓力模式、呼吸模式紊亂等)、濫用(如創傷)或不使用(可能由于年齡增長而出現)——討論的大多數情況(除了明顯的病理性癥狀)都是正在進行的適應或未能適應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組織和系統已經盡可能地對生化、生物力學或心理社會學上需求做出了反應。如果負荷過大并且未能充分應對功能障礙的核心問題,那么治療的選擇可歸納為要么修改或消除適應性需求,要么提高局部組織的能力,或者提高身體整體的能力來處理這個問題——亦可提供針對癥狀的姑息性方法。 一旦發現功能障礙并引入治療措施,適應性就會再次成為后續發展的核心。無論治療干預是否包括手動治療、外科手術、針灸、運動處方、壓力管理、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這個過程總的來說是一個減少適應需求的過程,或者是激發身體的適應反應的過程。因此,所有的治療都應包括尋找更多的功能性適應過程。 成功“治療”的藝術和科學,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根據對個人體內平衡系統做出有益反應的能力所進行的判斷,進而選擇適當的治療投入。在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情況下,要根據個人的年齡、功能、活力、易感性程度,以及所處理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特定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因此,在手動療法中,選擇施加力的類型(壓縮、分散、拉伸、剪切等)、程度(輕、重、可變等)、方向和持續時間(高速、低速、持續幾秒或幾分鐘)都是改善組織、細胞、神經等對適應性負荷/ 需求的潛在反應的方式。 本書的第二部分將致力于探索15種不同的處理模式,旨在解決上面列出的功能失調狀態(和其他)。因此,在本節中只列舉幾個有關手動治療的例子,以驗證其有效性。 ……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