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0053
- 條形碼:9787547850053 ; 978-7-5478-5005-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本書特色
“三綱分級體系”深度總結可以復刻的經方,豐富臨證案例附有舌象、治療前后彩圖、手寫處方等 ·另辟蹊徑,對經方有獨到的見解。本書配以豐富的臨證案例從病機辨析、辨證分型、治法、方藥擇要分析,附有舌象、病變治療前后對比情況圖片、臨證手寫處方、檢查單據等,真實靠譜且實用。為更好地給讀者呈現臨證舌象、疾病治療前后變化等需要全彩印刷,成本定價比尋常黑白書自然會高些,希望讀者能體諒。少喝一杯奶茶、一杯咖啡,多看一本好書…… ·以六經辨證為主線闡釋張仲景《傷寒論》經方的臨床運用,總結三綱分級體系分析六經辨治規律。本書中所引用的經方藥均為作者研究或者臨床使用過確實有效的,希望能為讀者找到可以臨證復刻的經方藥。 ·在本書中有些觀點比較突破常規,膽大心細,例如通常教科書中言“細辛不過錢”,本書中作者治療頭痛一案中細辛用到“30g”,效果顯著。通常言“肉桂不過5g”,作者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一案中肉桂用到“45g”,皆闡明其中道理。 ·拓展經方臨床應用,下篇著重介紹了經方在皮膚黏膜病中的應用,純案例,附有圖片。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六經辨證為主線闡釋張仲景《傷寒論》經方的臨床運用,總結三綱分級體系分析六經辨治規律,簡單、實用,臨證可操作性強。并對藥物的品種、劑量、煎煮方法等與臨床療效的關系進行了探討,以期更好地指導臨證用藥,如指出《傷寒論》中的“桂枝”當選用“肉桂”,“麻黃”要選中麻黃品種或用含偽麻黃堿成分的制劑代替等。本書配以豐富的臨證案例從病機辨析、辨證分型、治法、方藥擇要分析,附有舌診、病變治療前后對比情況圖片、臨證手寫處方、檢查單據等,真實靠譜且實用。 本書很好適合中醫臨床工作者閱讀,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經方感興趣的中醫愛好者也有一定啟發和參考價值。"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目錄
仲景學術體系探討
**章 張仲景小考
一、張仲景之名
二、張仲景醫術來源
三、張仲景用藥的區域分布特點
四、張仲景家族死因探析
五、張仲景是個什么樣的人
六、張仲景名垂世界醫學史
第二章 傷寒論體系理論研究
一、《傷寒論》是一部什么書
二、傷寒體系與溫病體系淺解
三、經方研究的必要性
附中藥免煎顆粒劑要大力推廣
中篇
經方研究
第三章 六經病概論
第四章 太陽病篇
一、太陽病概說
二、桂枝湯
三、麻黃湯
四、大青龍湯
五、太陽病本證總結
六、五苓散
七、梔子豉湯
八、蓄血證
九、結胸證
十、痞證
十一、風濕證
附膏方的制作
第五章 陽明病篇
一、陽明病概說
二、白虎湯類
三、承氣湯類
四、黃疸病
五、反映六經病證變化和辨治的*具代表性條文
第六章 少陽病篇
一、少陽病概說
二、小柴胡湯
三、大柴胡湯
四、柴胡加芒硝湯
五、其他柴胡劑
六、三陽經病的本證小結
第七章 太陰病篇
一、太陰病概說
二、桂枝湯
三、桂枝加芍藥湯
四、小建中湯
第八章 少陰病篇
一、少陰病概說
二、姜附劑
三、類似慢性腎衰竭
第九章 厥陰病篇
一、厥陰病概說
二、白頭翁湯
……
下篇 經方在皮膚黏膜病中的應用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作者簡介
吳中平,醫學博士,柯雪帆學術思想傳承人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傷寒金匱教研室主任。從事中醫經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從事中藥學聯合博士后研究,在國內外相關雜志發表了多篇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論文,對麻黃發汗、承氣攻下和中醫特殊治法吸附法等都有較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梁青松,醫學碩士,現就職于蚌埠市中醫醫院皮膚科。2015年榮獲“全國悅讀中醫之星提名獎”。臨床上擅長治療痤瘡、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斑禿(全禿、普禿)、黃褐斑、銀屑病、玫瑰糠疹、帶狀皰疹、過敏性紫癜、結節性癢疹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