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受戒(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1441
- 條形碼:9787513931441 ; 978-7-5139-314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受戒(精裝) 本書特色
《受戒》精選出了汪曾祺先生具代表性的經典小說作品,囊括了汪曾祺先生廣為人知的小說代表作,包括《受戒》《大淖記事》《晚飯花》等。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在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其小說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充溢著“中國味兒”,洋溢著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在這些小說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數十個個性鮮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風樸實自然,讓讀者重新發現了民族心靈、性靈以及傳統美德。
受戒(精裝) 內容簡介
已經遠去的大師,不會遠去的記憶! 汪曾祺的散文,閑適中蘊藏著文化,清甜中自有厚重。草木人心,自然天成;至情,至真,至性,至減。 跟隨汪曾祺,慢慢品味食物之美,感受草木柔情,體味人生之樂。愿我們的生活,從此如詩般自由,如花般燦爛。 《受戒》為汪曾祺的詩意小說。以詩意的文字,講述詩意的生活。
受戒(精裝) 目錄
落魄
邂逅
老魯
徙
天鵝之死
禮俗大全
寂寞和溫暖
安樂居
星期天
雞鴨名家
大淖記事
云致秋行狀
晚飯花
橋邊小說三篇
鑒賞家
八千歲
異秉
薛大娘
釣魚巷
關老爺
小娘娘
百蝶圖
喜神
受戒(精裝) 節選
《受戒》: 受戒 明海出家已經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莊。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這里兩三家,那里兩三家。一出門,遠遠可以看到,走起來得走一會兒,因為沒有大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田埂。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庵。連庵里的和尚也這樣叫。“寶剎何處?”——“荸薺庵。”庵本來是住尼姑的。“和尚廟”“尼姑庵”嘛。可是荸薺庵住的是和尚。也許因為荸薺庵不大,大者為廟,小者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不叫“出家”,叫“當和尚”。他的家鄉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鄉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個出去當和尚。當和尚也要通過關系,也有幫。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遠。有到杭州靈隱寺的、上海靜安寺的、鎮江金山寺的、揚州天寧寺的。一般的就在本縣的寺廟。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夠種的了。他是老四。他七歲那年,他當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議,決定叫他當和尚。他當時在旁邊,覺得這實在是在情在理,沒有理由反對。當和尚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成飯。哪個廟里都是管飯的。二是可以攢錢。只要學會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懺,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錢。積攢起來,將來還俗娶親也可以;不想還俗,買幾畝田也可以。當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鐘磬,三要聰明記性好。他舅舅給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幾步,后走幾步,又叫他喊了一聲趕牛打場的號子:“格當嚅——”說是“明子準能當個好和尚,我包了”!要當和尚,得下點本——念幾年書。哪有不認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開蒙入學,讀了《三字經》《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仿。村里都夸他字寫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約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帶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領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點,給明子穿上。明子穿了這件和尚短衫,下身還是在家穿的紫花褲子,赤腳穿了一雙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個頭,就隨舅舅走了。 他上學時起了個學名,叫明海。舅舅說,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從學名變成了法名。 過了一個湖。好大一個湖!穿過一個縣城。縣城真熱鬧:官鹽店,稅務局,肉鋪里掛著成邊的豬,一個驢子在磨芝麻,滿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賣茉莉粉、梳頭油的什么齋,賣絨花的,賣絲線的,打把式賣膏藥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勁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個河邊,有一只船在等著他們。船上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長瘦長的大伯,船頭蹲著一個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剝一個蓮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艙里,船就開了。 明子聽見有人跟他說話,是那個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薺庵當和尚嗎?” 明子點點頭。 “當和尚要燒戒疤啾!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搖了搖頭。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時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們是鄰居。我家挨著荸薺庵——給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個蓮蓬扔給明海,小明子就剝開蓮蓬殼,一顆一顆吃起來。 大伯一槳一槳地劃著,只聽見船槳撥水的聲音: “嘩——許!嘩——許!” 荸薺庵的地勢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這一帶就數這片地勢高,當初建庵的人很會選地方。門前是一條河。門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場。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樹。山門里是一個穿堂。 ……
受戒(精裝)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