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廣州“紀錄片之城”建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9530
- 條形碼:9787520169530 ; 978-7-5201-695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州“紀錄片之城”建設研究 內容簡介
在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成為近年來各地政府致力于打造的一張品牌標簽。 全書共分八章。本書首先在引言部分論證了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有助于提升廣州文化的軟實力與城市競爭力,有助力于廣州建設文化強市與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有助于廣州樹立國家中心城市形象及其品牌。 接下來主要論述了“紀錄片之城”的概念及其評價體系的構建、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基礎與優勢、國內外紀錄片發展現狀分析與啟示、國際電影城與紀錄片節展建設與啟示、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現狀與分析、廣州建設 “紀錄片之城”發展思路與發展策略。在附錄中,課題組對八位國內外紀錄片知名導演進行了訪談,并為廣州建設成“紀錄片之城”提供觀點和前沿經驗。 廣州“紀錄片之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放眼全球,國內外尚無“紀錄片之城”,廣州提出建設“紀錄片之城”恰逢其時。 本書期望通過搭建“紀錄片之城”評價體系,明確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發展思路,詳細規劃、多措并舉、綜合發力打造“紀錄片之城”。使成為廣州的又一張國際名片,成為廣州建設文化強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廣州“紀錄片之城”建設研究 目錄
**節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必要性
第二節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可行性
**章“紀錄片之城”概念及其評價體系的構建
**節“紀錄片之城”概念內涵
第二節“紀錄片之城”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第三節“紀錄片之城”評價體系的構建
第二章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基礎與優勢
**節紀錄片傳播日漸深入人心
第二節嶺南文化蘊藏著豐富的題材
第三節雄厚的財力與多元化的社會資金提供經費保障
第四節敢于創新與務實開放的品格助力紀錄片產業發展
第五節龐大的文化娛樂消費群體有助于建設“紀錄片觀影之城”
第三章國內紀錄片發展環境與現狀分析
**節國內紀錄片發展環境分析
第二節國內紀錄片發展現狀分析
第四章西方發達國家紀錄片發展現狀及啟示
**節西方發達國家紀錄片發展現狀分析
第二節對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啟示
第五章國際電影城與紀錄片節建設與啟示
**節三大著名國際電影節與電影城建設
第二節國際知名紀錄片節與紀錄片城建設
第三節國際電影節和國際紀錄片節對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啟示
第六章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現狀與問題分析
**節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現狀
第二節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問題分析
第七章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的發展思路
**節發展定位:成為國際化紀錄片之都
第二節發展目標:打造“紀錄片之城”國際品牌
第三節發展理念:品牌、創新、融合、開放
第四節發展重點:開掘資源、推進節展、健全產業鏈、壯大市場
第五節發展路徑:“三步走”有序推進目標實現
第六節發展模式:不同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發展模式
第八章廣州建設“紀錄片之城”發展策略
**節參照“紀錄片之城”評價體系,加強紀錄片發展頂層設計
第二節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請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
第三節建立國家級紀錄片產業園區,創新市場化運營贏利模式
第四節持續推出精品紀錄佳作,多終端打造紀錄片IP生態
第五節創新紀錄人才培育理念,激發紀錄片人才積極性
第六節進一步辦好紀錄片節,打造“紀錄片之城”國際品牌
結語廣州“紀錄片之城”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廣州“紀錄片之城”如何建設——國內外知名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附錄二關于廣州居民對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認知程度的調查問卷
附錄三“紀錄片之城”評分表
附錄四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簡介
后記
廣州“紀錄片之城”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周建青,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行政管理系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武漢大學傳播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傳播系主任。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