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邢留逮文集(全2卷: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76321
- 條形碼:9787518076321 ; 978-7-5180-763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邢留逮文集(全2卷: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內容簡介
本書分兩卷,其一是《邢留逮文集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另一為《邢留逮文集 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昨夜星辰昨夜風》主要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的詩詞創作,有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和詞作,多為人到中年的感懷,處世豁達的了悟。《葉落驚鴻不覺秋》是作者創作的一部散文作品合集,題材多元,有對童年的回憶,對母親的懷念,對家鄉的眷戀,也有對世事明達的洞察,對人生悲歡的體悟。
邢留逮文集(全2卷: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目錄
母親若水 001
一位善良的老人 007
孝敬父母要只爭朝夕 012
愛情的味道 015
牽掛 021
美景洗心 025
我愛這片神奇的海 029
身邊的風景*美麗 034
身體好才是真的好 037
走出來的感覺 041
會生活比成功更重要 046
我是農民的兒子 051
*美好的時光 055
一個令人生羨的季節 058
小雪 060
塞北的雪 063
小城月色 066
八月,臨窗聽雨 069
回不去的鄉愁 072
春的呼喚 076
夏的記憶 081
秋的沉思 085
冬的心地 089
東渡扶桑話長野 093
二十年后再相會 096
我要做一棵樹 099
中年感悟 101
愛情就是一捧沙 106
感謝中年 109
我把生活當詩讀 112
我的夢 115
人不能丟了魂兒 117
人要活到點子上 123
往事如書 125
向往事致敬 129
我把青春獻給了你 131
縣長的味道 138
我在海港那幾年 142
印象承德 148
友情 152
鄉情 157
心情 161
人活著就是一種責任 164
趕路 167
群處時要管住嘴 170
獨處時要守住心 173
五十五歲感言 176
父母的本事都給了你 181
用自律丈量今后的日子 184
明白越早越好的幾件事 187
讓日子慢下來 191
交往中的距離之道 194
我心中住著一片海 197
獨處,是一個人*好的增值期 200
是誰讓你站到了山頂 204
男人*硬的底牌 207
余生,只想跟舒服的人在一起 211
大年初一隨想 214
送給孩子*好的禮物 217
特別的春節特別的悟 223
出身寒門也是一種幸運 227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230
后半生的不錯活法 233
靜,才是*美的生命姿態 237
人活著,別把什么都看得太重 241
愛,是要用心咀嚼的 245
珍惜被麻煩的機會 248
你吃過的苦,一直在照亮你前行的路 251
人生十悟 255
人生十誤 262
官場十悟 267
余生,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272
一把解決人生問題的金鑰匙 275
人,就要活得沒有時間和年齡 279
后知后覺 282
后記 漸漸地…… 286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目錄
古體詩作
心 夢 / 002
心 畏 / 003
心 寬 / 004
心 愿 / 005
心 語 / 006
心 白 / 007
心 聲 / 008
心 態 / 009
心 懷 / 010
心 悟 / 011
慎 友 / 012
慎 微 / 013
慎 言 / 014
慎 欲 / 015
慎 獨 / 016
前世緣 / 017
思 鄉 / 018
新 崗 / 019
故 鄉 / 020
家 和 / 021
愛之切 / 022
德佑平安 / 023
轉崗感悟 / 024
崇 德 / 025
四十感懷 / 026
不忘出身 / 027
母子情 / 028
家中老宅前感懷 / 029
五十感懷 / 030
春 邀 / 031
初春感懷 / 032
仲夏感懷 / 033
夏走池塘 / 034
雨日感懷 / 035
五十三歲有感 / 036
秋 悟 / 037
日 子 / 038
自 信 / 039
又過蘇州城 / 040
再臨杭州城 / 041
秋月登高 / 042
登山又悟 / 043
大 雪 / 044
用善傳家 / 045
隨 心 / 046
樹語葉 / 047
葉語樹 / 048
新 年 / 049
履 新 / 050
感慨玉龍灣 / 051
新春送吉祥 / 052
交流偶感 / 053
書 香 / 054
壩上雪景印象 / 055
春 訊 / 056
初春有感 / 057
武烈河之春 / 058
豪情賦 / 059
妻 子 / 060
鄉 情 / 061
新年感懷 / 062
不忘初心 / 063
如 是 / 064
學思悟之說修身 / 065
學思悟之說修性 / 066
學思悟之說修心 / 067
學思悟之說世態 / 068
學思悟之說情義 / 069
學思悟之說交友 / 070
學思悟之說淡泊 / 071
學思悟之說處事 / 072
人生感懷之耿介無由 / 073
人生感懷之志高氣吞 / 074
人生感懷之心寬人樂 / 075
人生感懷之清風歲月 / 076
人生感懷之守心延歲 / 077
人生感懷之泥不誤行 / 078
人生感懷之大徹大悟 / 079
松樹的風格 / 080
秋到承德 / 081
舊友憶 / 082
詩 趣 / 083
初冬感懷 / 084
偶 感 / 085
往 事 / 086
無 題 / 087
示兒(一) / 088
示兒(二) / 089
示兒(三) / 090
示兒(四) / 091
示兒(五) / 092
示兒(六) / 093
示兒(七) / 094
示兒(八) / 095
示兒(九) / 096
秋 釣 / 097
秋 戀 / 098
小 草 / 099
梨 花 / 100
聽 雨 / 101
牡 丹 / 102
秦皇求仙入海處感懷 / 103
端午感懷 / 104
夏日山中 / 105
父親節感懷 / 106
月 季 / 107
世味雜感(一) / 108
世味雜感(二) / 109
世味雜感(三) / 110
世味雜感(四) / 111
世味雜感(五) / 112
自嘲(一) / 113
自嘲(二) / 114
自嘲(三) / 115
自嘲(四) / 116
自嘲(五) / 117
自嘲(六) / 118
初 夢 / 119
小 花 / 120
秋 波 / 121
暑 思 / 122
秋 池 / 123
人生即書 / 124
中 秋 / 125
相 思 / 126
菊 韻 / 127
秋到揚州 / 128
秋游桃林口 / 129
感 懷 / 130
嘆 秋 / 131
優 雅 / 132
迥 途 / 133
今夜無眠 / 134
秋 寒 / 135
十月登高 / 136
秋 菊 / 137
葉 贊 / 138
霜 降 / 139
秋 夜 / 140
秋 陽 / 141
雪 夜 / 142
憐 葉 / 143
心 悟 / 144
問 柳 / 145
虛實論 / 146
春 風 / 147
春 雷 / 148
春 感 / 149
春 鬧 / 150
春 祭 / 151
春 尋 / 152
四月槐 / 153
槐 花 / 154
芍 藥 / 155
如 荷 / 156
賞 月 / 157
蟬 歌 / 158
暮 陽 / 159
荷 香 / 160
爽 節 / 161
秋 嘆 / 162
緣 分 / 163
思 學 / 164
知 秋 / 165
問 秋 / 166
夜色海 / 167
自由與歸心 / 168
秋 荷 / 169
秋 水 / 170
秋 雁 / 171
老 樹 / 172
落 葉 / 173
母愛若水 / 174
家 書 / 175
人生如逆旅 / 176
五十感懷 / 177
五十二歲生日感懷 / 178
我有一壺酒 / 179
我有一個夢 / 180
我有一片情 / 181
我有一張琴 / 182
漫步濱海木棧道 / 183
自在賦 / 184
雨夜思 / 185
事在人為 / 186
我說蒲公英 / 187
五十三歲生日感懷 / 188
遙 思 / 189
秋雨后 / 190
山 中 / 191
履新感懷 / 192
大 雪 / 193
知 己 / 194
送友人 / 195
海 邊 / 196
暮 秋 / 197
父 親 / 198
生日感懷 / 199
夢 醒 / 200
思 鄉 / 201
歸 心 / 202
燕語感 / 203
春 景 / 204
心說人生 / 205
三更雨 / 206
品 竹 / 207
弄字感 / 208
北國秋早 / 209
秋 塘 / 210
秋 悟 / 211
心 靜 / 212
桂 花 / 213
心 境 / 214
曉 夢 / 215
徑 印 / 216
觀 茶 / 217
問 雨 / 218
初 雪 / 219
春 來 / 220
夜 雨 / 221
難得糊涂 / 222
恒 心 / 223
詞作
思佳客·書是階梯 / 226
思佳客·寬容是金 / 227
思佳客·知足常樂 / 228
思佳客·笑對成敗 / 229
思佳客·笑對流言 / 230
思佳客·荷塘月色 / 231
思佳客·我之心態 / 232
思佳客·春悟 / 233
思佳客·閑情 / 234
思佳客·終將老 / 235
思佳客·思家 / 236
思佳客·從頭再來 / 237
畫屏春·秋 / 238
畫屏春·再說蒲公英 / 239
畫屏春·偶翻男兒幼時照片有感 / 240
畫屏春·春盼 / 241
畫屏春·大夢無涯 / 242
畫屏春·倚窗觀雨 / 243
卜算子·詠松 / 244
卜算子·詠梅 / 245
卜算子·詠竹 / 246
卜算子·惜年 / 247
卜算子·詠荷 / 248
卜算子·詠蓮 / 249
卜算子·詠蘭 / 250
卜算子·惜緣 / 251
卜算子·詠菊 / 252
卜算子·送別向利書記回省工作 / 253
卜算子·北戴河秋感 / 254
卜算子·又登仙螺島 / 255
卜算子·城市的天使 / 256
卜算子·秋感 / 257
卜算子·拜謁靈隱寺 / 258
卜算子·菊贊 / 259
卜算子·自嘲 / 260
卜算子·獨思 / 261
卜算子·三角梅 / 262
卜算子·相望 / 263
卜算子·墨緣 / 264
鷓鴣天·別樣人生 / 265
鷓鴣天·驚感 / 266
鷓鴣天·山中偶遇 / 267
鷓鴣天·又回老地方 / 268
鷓鴣天·歲末有感 / 269
鷓鴣天·看淡 / 270
鷓鴣天·春月 / 271
鷓鴣天·閑話手機 / 272
鷓鴣天·遇高考日有感 / 273
鷓鴣天·問歲月 / 274
鷓鴣天·彈琴 / 275
鷓鴣天·醉賞秋光 / 276
鷓鴣天·自嘲 / 277
鷓鴣天·閑登觀景樓 / 278
鷓鴣天·心樂 / 279
憶江南·多少悔 / 280
長相思·思君 / 281
長相思·為了誰 / 282
長相思·知己 / 283
長相思·中宵人未休 / 284
浪淘沙·北戴河觀日出 / 285
浪淘沙·春日 / 286
浪淘沙·雪 / 287
浪淘沙·壯寫人生 / 288
思越人·笑對生活 / 289
思越人·靜待花開 / 290
思越人·修行無止 / 291
臨江仙·感事 / 292
臨江仙·歲月有惑 / 293
臨江仙·雪花 / 294
臨江仙·年末 / 295
臨江仙·清風明月好 / 296
臨江仙·夜思 / 297
臨江仙·世味煮成茶 / 298
臨江仙·春憶 / 299
臨江仙·別 / 300
臨江仙·閑暇 / 301
喝火令·憶流年 / 302
喝火令·新年感懷 / 303
憶秦峨·新春 / 304
憶秦峨·交流感懷 / 305
滿江紅·中秋感懷 / 306
滿江紅·異地交流感懷 / 307
滿江紅·偶感 / 308
江城子·元旦 / 309
江城子·感慨 / 310
蝶戀花·春遠 / 311
水調歌頭·人生感悟 / 312
水調歌頭·新春上班感懷 / 313
水調歌頭·登高 / 314
沁園春·北戴河 / 315
十六字令·蓮 / 316
十六字令·琴棋書畫 / 317
行香子·感悟 / 318
行香子·往事 / 319
行香子·詩意田園 / 320
行香子·*美的壩上 / 321
行香子·秋頌 / 322
破陣子·四季歌 / 323
采桑子·濕地賞蓮荷 / 324
采桑子·望海 / 325
采桑子·冬悟 / 326
采桑子·往事隨風 / 327
采桑子·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 328
南歌子·冬至登山 / 329
浣溪沙·路 / 330
漁家傲·晨思 / 331
鵲橋仙·清明祭父 / 332
天凈沙·冬 / 333
西江月·修心 / 334
西江月·暮春 / 335
西江月·秋思 / 336
西江月·秋悟 / 337
西江月·心境 / 338
一剪梅·悟 / 339
一剪梅·思故鄉 / 340
阮郎歸·初夏感懷 / 341
清平樂·壩上草原 / 342
漁歌子·蘆花飛 / 343
如夢令·夏初偶感 / 344
南鄉子·路比遠方遠 / 345
現代詩作
媽媽,你在兒孫眼里*富有 / 348
我的岳母 / 350
可是,你沒有 / 352
我的人生獨白 / 356
你,可曾知道 / 361
苦 難 / 363
全靠自己 / 364
星 星 / 365
望 月 / 367
雨 中 / 368
愛情的背影 / 369
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人生 / 370
寫給初入職場的人 / 372
如 果 / 374
我的傷口長出的全是翅膀 / 375
中年以后 / 377
落 花 / 380
心的獵物 / 381
趁著我們還不夠老 / 382
我收獲了滿滿的快樂 / 384
只有拼出來的美麗 / 385
心上長滿白棉花 / 386
后記 常把日子過成詩 / 387
邢留逮文集(全2卷: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節選
《邢留逮文集(《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套裝共2冊)》: 母親若水 我攙扶著母親走到醫院的樓梯前,母親抬頭向上看了看,然后集中精力,先把左腿邁上一級,再全身心向上移,接著再讓常年疼痛的右腿艱難地跟上去,直了一下腰,回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跟我說:“兒啊,我們還是坐電梯吧。”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到,母親確實是老了。 母親已經變老,已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了。母親再不是常年參加生產隊勞動,和男勞力掙一樣的工分,在黃土地上揮汗如雨的母親了;母親再不是獨自操持著責任田,起早貪黑,春種夏收,秋天把豐收搬回家的母親了;母親也不是剛進城,買菜做飯,閑時走遍城里大街小巷的母親了。母親老了,我輕撫著她那雙青筋暴起,皮膚像貼上一層薄薄的、皺巴巴的紙的手時,仿佛回到了童年,眼前浮現母親勞作不息的疲憊身影。“媽,您辛苦了!”我心里涌起陣陣悲涼與歉疚。 母親時而為溪,為我指明迷途。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母親在別人眼里也是一個普通的農婦,不識幾個字,但我人生的幾次重要選擇卻是母親拿的主意。記得高考結束那年,我成為全縣的文科狀元。老師、同學、朋友、親戚都為我高興,*高興的當然還是母親。但*終我被一所專科學校錄取,心境一下子落入了萬丈深淵,一心想棄學復讀。一天晚上母親把我叫到跟前說:“兒啊,你考得這么優秀,媽知足了,可你也要知道,咱農村的孩子不是考什么學校,那是考戶口本啊,這下你就不用種地了,去吧。”看著母親幾近哀求的目光,我答應了。 還有一次寫作業時母親的一番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小的時候,村子里經常停電,晚上寫作業就靠一盞煤油燈。雖然燈火如豆,但在漆黑的夜里,紅紅的燈光竟是那么明亮。我在燈下做功課,母親在我旁邊做針線活。煤油燈的燈芯是用棉線做的,燃燒時間長了,燈芯上就會結滿黑黑的積碳,也就是燈花。燈花會影響燈光的亮度。所以,燈花只要積累到一定程度,母親就會用縫衣針把它撥開。燈花撥開,火苗立刻會騰地一竄,煤油燈就會恢復原來的光亮。母親說:“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人也一樣,心里不能裝亂七八糟的東西,要經常清理,才會亮堂!”現在想起來,我仍然覺得母親這些話很有道理。人心靈上的塵垢并不是一下子生成的,而是一天一天積累的,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欲望,也是一天天滋生并繁衍的。因此一個人只有時刻反省自己,經常清理心靈上的“積碳”,心靈的燈光才會亮,才會富有生命的力量。母親時而像云,為我遮擋灼灼烈日。八歲那年我上學了,買書本的錢是母親向人借的。那個時候,我總是把同學扔掉的鉛筆頭撿回來,然后用線綁在一根小棍上接著用,或用橡皮把寫過字的練習本擦干凈,再接著用。在我的記憶中,我從小學到初中,所有的練習本都是正反兩面用,正面寫作業,背面做練習。母親看著很心疼,但又沒有辦法,畢竟家里窮得有時連買鉛筆和本子的幾分錢也要向人借。不過母親也有高興的時候,不論大考小考,我總能考**。在母親的鼓勵下,我越學越快樂,我真的不知道天下還有什么比讀書更快樂的事。 ……
邢留逮文集(全2卷: 《詩詞卷昨夜星辰昨夜風》《散文卷葉落驚鴻不覺秋》) 作者簡介
邢留逮,男,漢族,1963年8月生,河北文安人,1983年7月入黨, 同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出版散文集、詩詞集多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