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5892
- 條形碼:9787208165892 ; 978-7-208-165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信息社會離不開數據,數據的使用需要邊界。 大數據對個人生活的全面滲透,法律是否袖手旁觀? 我們身處一個以無數個人數據流為基礎,并通過許多微小方式實現個性化的數字王國。 金融服務行業的信貸、醫學研究中的生物銀行、線上體驗的個性化……大數據已經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中,如何保護個人權利和數據隱私成為重要法律議題。 為對抗大數據的負面影響,歐盟的隱私和數據保護法為我們搭建起一道法律防線。
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 內容簡介
大數據引發的問題集中在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領域,但大數據應用和算法決策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同樣涉及個人自治、非歧視以及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作者從實踐例證出發,建立了大數據的三階段流程(獲取階段—分析階段—應用階段),檢討了《歐洲人權公約》和《歐盟基本權利憲章》中有關隱私和數據保護基本權利在大數據環境中的適用性和局限性,同時引介了歐洲人權法院和歐盟法院在判例法中對相關概念的進一步闡釋與拓展,對《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全面分析則呈現了歐盟數據保護法的蕞新進展以及在大數據環境下的缺陷與規范困境,在比較了修改數據保護法、借鑒其他部門法以及專門立法等不同解決方案各自的利弊之后,*終提出應對大數據問題必須采用整合不同解決方案的建議。作者力圖打破部門法的門戶之見,提倡在對抗大數據帶來的負面影響時,不應固守隱私和數據保護法的既有范式,只有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采納綜合性方法,才能為個人權利和自由提供大數據時代所需的保護。本書對于深入理解大數據帶來的現實問題、全面了解歐盟隱私和數據保護法律框架的價值基礎和規范結構、客觀評價其潛力與局限性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為對抗大數據的法律方案提供了新的選擇。
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 目錄
致 謝
**章 引言
**節 背景
第二節 研究框架
第三節 導讀
第二章 大數據
**節 引言
第二節 大數據的實質
第三節 實踐中的大數據:例證
第四節 大數據的流程觀
第五節 大數據對個人權利與自由的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大數據與隱私和數據保護的基本權利
**節 概述
第二節 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公約》)
第三節 歐盟(《歐盟基本權利憲章》)
第四節 比較
第五節 隱私權和數據保護權的規范性概念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大數據與歐盟數據保護法
**節 引言
第二節 數據保護法及其與個人權利和自由的聯系
第三節 數據保護法的實質范圍
第四節 實質性數據保護規范
第五節 數據保護法的執行
第六節 保護缺陷VS規范要求的保護水平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潛在的解決方案與綜合性方法
**節 引言
第二節 可能的法律解決方案概覽
第三節 針對大數據的整合方案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節 引言
第二節 大數據
第三節 隱私和數據保護的基本權利
第四節 數據保護法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節 未來的方向
參考文獻
網頁及其他
案例
法律法規
意見、報告及溝通
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 作者簡介
瑪農??奧斯特芬(Manon Oostveen),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尼羅德商業大學和伊拉斯姆斯大學/鹿特丹管理學院等客座講師。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信息法研究所擔任博士研究員,獲得隱私法和大數據方向的博士學位。后加入荷蘭阿姆斯特丹布林霍夫律師事務所,擔任專門從事信息法業務的律師,專注于隱私法。她具有廣泛的隱私和數據保護事務的經驗。 譯者簡介:曹博,寧夏固原人,知識產權法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和數據法。在《環球法律評論》《比較法研究》等法學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等課題多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