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蒲湘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7863
- 條形碼:9787513247863 ; 978-7-5132-478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蒲湘澄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近代針灸名家蒲湘澄的針灸學術思想及針灸臨床經驗, 包括生平簡介、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學術傳承、論著提要五部分。全面介紹蒲湘澄的成長經歷以及仁心濟世、熱心辦學的臨床、教學工作成就, 從針灸與湯藥并重、強調取穴準確性、重視按經取用特定穴、善用針刺行氣手法、強調針灸補瀉以及重視針灸禁忌六個方面系統闡釋蒲湘澄先生的針灸學術思想, 圍繞臨床診治病案以及常見病證的病機、針藥并治經驗介紹蒲湘澄臨床診療特色并介紹其針灸學術的源流。
蒲湘澄 目錄
生平簡介
一、精思好學,遍訪名師
二、仁心濟世,施醫行善
三、熱心辦學,傳播醫學
臨床經驗
一、醫案
1.內科病醫案
2.急癥醫案
二、醫話
1.傷寒病診治
2.內科病診治
3.男科病診治
4.婦科病診治
5.外科病診治
6.五官科病診治
學術思想
一、針灸與湯藥并重,不可偏墮
二、強調取穴準確性
1.詳述全身各部尺寸
2.重視體表標志
3.重視基準穴,強調對比取穴
4.指按審穴
三、強調按經取穴,重視特定穴
1.主穴重用五輸
2.原穴治療本經病
3.絡穴治療表里經病
4.八會穴治療臟腑組織病癥
5.俞穴、募穴治療臟腑病
6.八脈交會穴治療奇經病
四、重視針刺行氣手法
五、強調針灸補瀉
1.針砭長于涼瀉,艾灸長于溫補
2.補瀉有先后
3.呼吸一法,凡補瀉均需用之
4.復式補瀉手法
六、重視針灸禁忌
1.腧穴針灸宜忌
2.暈針預防與救治
學術傳承
1.余仲權
2.蒲英儒
3.楊介賓
論著提要
一、論文
1.蒲湘澄針灸實驗歌訣
2.子午流注學說
3.針灸對哮喘和失眠的處理
4.治療瘧疾的經驗介紹
5.中醫治療阿米巴痢疾經驗介紹
6.神經性頭痛及胃腸病的針灸療法二、著作
1.《中醫實驗談》
2.《針灸學》和《針灸學講義》
3.《湘澄治驗記》
4.《針灸治驗錄》
學術年譜
參考文獻
一、精思好學,遍訪名師
二、仁心濟世,施醫行善
三、熱心辦學,傳播醫學
臨床經驗
一、醫案
1.內科病醫案
2.急癥醫案
二、醫話
1.傷寒病診治
2.內科病診治
3.男科病診治
4.婦科病診治
5.外科病診治
6.五官科病診治
學術思想
一、針灸與湯藥并重,不可偏墮
二、強調取穴準確性
1.詳述全身各部尺寸
2.重視體表標志
3.重視基準穴,強調對比取穴
4.指按審穴
三、強調按經取穴,重視特定穴
1.主穴重用五輸
2.原穴治療本經病
3.絡穴治療表里經病
4.八會穴治療臟腑組織病癥
5.俞穴、募穴治療臟腑病
6.八脈交會穴治療奇經病
四、重視針刺行氣手法
五、強調針灸補瀉
1.針砭長于涼瀉,艾灸長于溫補
2.補瀉有先后
3.呼吸一法,凡補瀉均需用之
4.復式補瀉手法
六、重視針灸禁忌
1.腧穴針灸宜忌
2.暈針預防與救治
學術傳承
1.余仲權
2.蒲英儒
3.楊介賓
論著提要
一、論文
1.蒲湘澄針灸實驗歌訣
2.子午流注學說
3.針灸對哮喘和失眠的處理
4.治療瘧疾的經驗介紹
5.中醫治療阿米巴痢疾經驗介紹
6.神經性頭痛及胃腸病的針灸療法二、著作
1.《中醫實驗談》
2.《針灸學》和《針灸學講義》
3.《湘澄治驗記》
4.《針灸治驗錄》
學術年譜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蒲湘澄 作者簡介
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康復評定學》,擔任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研究生教材《針灸流派概論》副主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精編教材《針灸醫籍選》副主編。在傳統針灸理論方面具有較深的認識。先后負責、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四川省科技廳課題等各級科研課題15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