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文化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7888
- 條形碼:9787513237888 ; 978-7-5132-378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養生 本書特色
梳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醫針灸內涵闡釋經絡腧穴要義與針灸特色技法詳載代表流派的非遺傳承保護印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支持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保護單位:中國針灸學會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文化養生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醫針灸傳承保護叢書》之一,向讀者介紹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獨具特色的中醫藥文化、養生保健常用技術和常見病自我養生調理的方法,以期使廣大中醫愛好者對中華文化和中醫藥知識有個相對全面的了解。
文化養生 目錄
**章 中醫藥文化概述
一、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
二、中醫藥承載并豐富了中華文化
三、中醫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
四、中醫藥是中華文化與世界交流的窗口
五、中醫針灸是人類共享的健康財富
第二章 中醫藥認知智慧
一、天人合
二、陰陽五行
三、五臟六腑
四、精氣血津液
五、經絡腧穴
六、六淫七情
七、望聞問切
八、辨證論治
九、治則治法
十、三因制宜
第三章 中醫藥傳承記憶
一、遠古傳說印記
二、古代經典著作
三、古代著名醫家
四、古代四大藥堂
五、中醫術語典故
第四章 中醫藥養生理念
一、順應自然
二、修身養性
三、藥食同養
四、動靜結合
五、體質調理
六、內病外治
第五章 中醫藥保健技術
一、針刺
二、艾灸
三、刮痧
四、拔罐
五、推拿
……
第六章 經絡腧穴的應用
第七章 常見病證調理方法
附:中國的傳統醫藥非遺項目
一、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
二、中醫藥承載并豐富了中華文化
三、中醫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
四、中醫藥是中華文化與世界交流的窗口
五、中醫針灸是人類共享的健康財富
第二章 中醫藥認知智慧
一、天人合
二、陰陽五行
三、五臟六腑
四、精氣血津液
五、經絡腧穴
六、六淫七情
七、望聞問切
八、辨證論治
九、治則治法
十、三因制宜
第三章 中醫藥傳承記憶
一、遠古傳說印記
二、古代經典著作
三、古代著名醫家
四、古代四大藥堂
五、中醫術語典故
第四章 中醫藥養生理念
一、順應自然
二、修身養性
三、藥食同養
四、動靜結合
五、體質調理
六、內病外治
第五章 中醫藥保健技術
一、針刺
二、艾灸
三、刮痧
四、拔罐
五、推拿
……
第六章 經絡腧穴的應用
第七章 常見病證調理方法
附:中國的傳統醫藥非遺項目
展開全部
文化養生 作者簡介
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王盈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博士。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