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8040
- 條形碼:9787559828040 ; 978-7-5598-28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本書特色
一片完整的森林有多少野生植物、兩棲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現代醫藥有多少提取自野生物和微生物? 當生態環境遭遇滅絕,全球的氣溫是如何被改變的?那些物種又是怎樣修改基因密碼,走向生命的復蘇? 樹會說話、表達情緒嗎?一棵合抱之木與周邊的樹組建的“樹維網”是如何互相支持、通風報信、傳遞和編織世世代代的愛欲? 日耳曼人,如受傷的狼走出森林,卻很快誕生了康德、貝多芬、愛因斯坦……也出現了俾斯麥和希特勒,其是如何走出困境、悔罪和迎接文明的? “五月花”號的北美移民,趕走森林里的印第安人,成就**強國,為何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終卻熱衷于建立國家森林公園? 中國曾大規模采伐金絲楠木建造故宮,卻時常發生水災,如今在沙漠中立起綠洲,各地競相“亮化城市”,追求高品質的美好生活和文化氣象。 流離失所的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在戰火中硬生生地在毫無希望的貧瘠之地活了下來,并發明滴灌技術,讓其國土生滿花草,贏得世人的尊重。 ▲一部森林與人類共生共榮的成長史 穿越地球演變的重重迷霧,森林和人類,同為從殘酷競爭的環境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兩者關系相抱相生。人類從森林走出,并獲取食物、原料、資源,卻又迷失在森林的砍伐、濫用當中,還能以種種理由發動戰爭和自相殘殺,卻*終幡然醒悟,開始保護森林、培育植被,構造了一幅東西方共享的天人相契與共生共榮的圖景。 ▲九個國家,盡顯歷史滄桑和文明底色 既有古希臘那天然的橄欖綠所培植的悠閑、慢節奏的生活,又有以色列從貧瘠之地創造出流奶與蜜的成就;既有美國、加拿大置豐饒的國土于無用之地,任由國家森林公園擴張,提供給動植物廣闊的舞臺,也有德國、日本從戰爭中回頭,成就綠色之鄉和文明大國;既有法國、俄羅斯在帝國的榮耀中轉身,安心保護自己的一方水土,經營那古老、優雅的風情,也有中國在文明夾縫中興起,在沙漠里建設綠洲,在城鄉間掙扎著前行。無論是文明古國,還是現代新秀,歷史與現實交織,文明與野蠻共存,國與人的風流蘊藉夾雜的是美麗、殘缺、朦朧、夢幻、奇崛…… ▲新穎的雙線復合結構,生命的內在回響 此書以獨具匠心的雙線結構寫成,一為虛線,借森林之口自敘生命之史,以科學家的精細、博物學家的胸懷總覽生命的興衰輪回;另一為實線,掃描并追蹤人類歷史變遷中森林的身影,深究世界各國的生態意識與集體人格的相輔相成、共生共榮。在復調音樂般的結構中,人與森林雙線脈脈對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構成生命內在的回響。行文大氣、流暢,感情流溢,是一部真正的人文沉思之作。 ▲拓展性地以生態視角介入非虛構文學作品 作者系當年報告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任大潮退去,始終堅守前沿陣地,游走于江湖之遠,數十年來潛心思考與創作,不斷拓展非虛構作品的定義和邊界。此書首次以生態視野介入創作,歷時七八載,披閱無數資料,親自走訪世界各國,行程數萬公里,考察體悟各地風土人情,用心打造一本新穎、宏大又不失溫度的生態非虛構文學作品。內含攝影圖片近一百張,考據翔實,承載著精神的豐富與厚重。 一片完整的森林有多少野生植物、兩棲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現代醫藥有多少提取自野生物和微生物? 當生態環境遭遇滅絕,全球的氣溫是如何被改變的?那些物種又是怎樣修改基因密碼,走向生命的復蘇? 樹會說話、表達情緒嗎?一棵合抱之木與周邊的樹組建的“樹維網”是如何互相支持、通風報信、傳遞和編織世世代代的愛欲? 日耳曼人,如受傷的狼走出森林,卻很快誕生了康德、貝多芬、愛因斯坦……也出現了俾斯麥和希特勒,其是如何走出困境、悔罪和迎接文明的? “五月花”號的北美移民,趕走森林里的印第安人,成就**強國,為何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終卻熱衷于建立國家森林公園? 中國曾大規模采伐金絲楠木建造故宮,卻時常發生水災,如今在沙漠中立起綠洲,各地競相“亮化城市”,追求高品質的美好生活和文化氣象。 流離失所的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在戰火中硬生生地在毫無希望的貧瘠之地活了下來,并發明滴灌技術,讓其國土生滿花草,贏得世人的尊重。 ▲一部森林與人類共生共榮的成長史 穿越地球演變的重重迷霧,森林和人類,同為從殘酷競爭的環境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兩者關系相抱相生。人類從森林走出,并獲取食物、原料、資源,卻又迷失在森林的砍伐、濫用當中,還能以種種理由發動戰爭和自相殘殺,卻*終幡然醒悟,開始保護森林、培育植被,構造了一幅東西方共享的天人相契與共生共榮的圖景。 ▲九個國家,盡顯歷史滄桑和文明底色 既有古希臘那天然的橄欖綠所培植的悠閑、慢節奏的生活,又有以色列從貧瘠之地創造出流奶與蜜的成就;既有美國、加拿大置豐饒的國土于無用之地,任由國家森林公園擴張,提供給動植物廣闊的舞臺,也有德國、日本從戰爭中回頭,成就綠色之鄉和文明大國;既有法國、俄羅斯在帝國的榮耀中轉身,安心保護自己的一方水土,經營那古老、優雅的風情,也有中國在文明夾縫中興起,在沙漠里建設綠洲,在城鄉間掙扎著前行。無論是文明古國,還是現代新秀,歷史與現實交織,文明與野蠻共存,國與人的風流蘊藉夾雜的是美麗、殘缺、朦朧、夢幻、奇崛…… ▲新穎的雙線復合結構,生命的內在回響 此書以獨具匠心的雙線結構寫成,一為虛線,借森林之口自敘生命之史,以科學家的精細、博物學家的胸懷總覽生命的興衰輪回;另一為實線,掃描并追蹤人類歷史變遷中森林的身影,深究世界各國的生態意識與集體人格的相輔相成、共生共榮。在復調音樂般的結構中,人與森林雙線脈脈對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構成生命內在的回響。行文大氣、流暢,感情流溢,是一部真正的人文沉思之作。 ▲拓展性地以生態視角介入非虛構文學作品 作者系當年報告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任大潮退去,始終堅守前沿陣地,游走于江湖之遠,數十年來潛心思考與創作,不斷拓展非虛構作品的定義和邊界。此書首次以生態視野介入創作,歷時七八載,披閱無數資料,親自走訪世界各國,行程數萬公里,考察體悟各地風土人情,用心打造一本新穎、宏大又不失溫度的生態非虛構文學作品。內含攝影圖片近一百張,考據翔實,承載著精神的豐富與厚重。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內容簡介
由社會而歷史而天地萬物而天人合一——作家、學者胡平先生擁抱自然致敬天地的力作。熟悉的是非虛構路數,陌生的是復合式結構。一是虛線。擬人化視角,自敘原始森林的世代變遷,既有人與自然的脈脈對語,也有痛徹心扉的人文憂思。一是實線。博物學般掃描,深究中、美、俄、日、加(拿大)、德、法、希(臘)、以(色列)各國的生態意識與集體人格的相輔相成共生共榮。行文氣勢磅礴,字面美輪美奐。森林像一臺投影機,將我們的種種勃勃雄心映射于不過是自然中借用而來、一切自要歸還的種種風物之上;森林像一臺時光穿梭機,使我們得以往返于昨日、今日和明日的時光之間,并很終落腳于一個叫作精神原鄉的地方……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目錄
A.喂,我是森林 / 001
我至少喊了300萬年 / 003
我的遼闊懷抱中 / 004
厚德載物,大概說的就是我 / 010
我常常在遠處眺望、沉思 / 011
一 橄欖樹,海天山地間 / 014
一切,從唇齒間黑橄欖的苦澀味中涌出 / 014
生命不可承受之“慢” / 018
“趕快上山吧,勇士們” / 025
B.我有一顆浩蕩之心 / 029
真正的我,必是原生狀態的處子般的完整森林 / 031
人類開始踏上霸凌節奏 / 033
許多國家的故事,與我有關 / 035
二 垂在“御神木”樹上的一枚月亮 / 036
“上古有大椿者” / 036
倘若佩里將軍還在人世 / 040
不知禪,不知日本 / 045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 051
C.穿過地球演化的重重迷霧 / 057
我活了下來,且與你們在地球上相逢 / 059
我生命時間的薄暮時分 / 062
森林—草原—農田 / 064
或許,人與樹擁有同一個祖先 / 066
三 “沉重之軛” / 068
白樺,“俄羅斯樹” / 068
冰冷黑暗的大森林中 / 073
“娜塔莎之舞” / 085
“樹號” / 090
D.四季歌 / 095
一半站著度過,一半倒在地上度過 / 097
動物世界一年里*壯觀的事件發生了 / 102
四 一棵大樹,在世界站成永恒 / 108
過了好多時辰,依舊聽到樹聲 / 108
走出森林,如一只受傷的動物 / 116
活著呼嘯綠色,倒下融入綠色 / 126
E.一把密鑰 / 133
“巴克斯特效應” / 135
“加強防備,有敵對勢力前來!” / 140
......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節選
我至少喊了300萬年 喂,我是森林, 喂,我是森林, 喂,我是森林…… 這五個字,自有人類在地球上存在,我至少喊了300萬年。 你們——自然,我指的是人類,比起外星人至今毫無反應,你們要好一點,可只是好上芝麻、綠豆那樣大小的一點點,只有極少數的人,聽見了我的呼喚。大概風、云、雨、陽光、大地、花草,都比人類更能感知我的呼喚。 我的遼闊懷抱中 其實,我與你們,有許多相似性—— 自人類誕生以來的三四百萬年漫長的歷史、我存在地球的一億六千萬年的極為漫長的歷史中,都沒有精確的時間刻度,流逝的只是滔滔光陰,難以標識年代,大約記得的只是春夏秋冬。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觀察、實驗發現,樹木擁有聲音、語言、視覺、嗅覺、觸覺。加拿大生態學家蘇珊·西瑪德,通過在加拿大森林中30年的研究,*終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樹是會說話的,而且它們經常說話,“語言”傳遞還非常遠。在優酷網上,可以查到她的多個講座,講座的題目就叫“樹木如何彼此說話”。我的大家族許多成員,與你們一樣,擁有心智,具有形成記憶、保持記憶、提取記憶這樣的功能,可以適應、平衡各種艱困的地形。面臨危機時,多有自保方案。比如在中國臺灣地區,原生種樹木都是直根系,寶島上臺風頻頻探訪,根扎得深才能存活,這便是樹木擇地而棲的智慧。 我有友誼、親情,也有你們一樣隱秘的性生活,這些不妨待到以后的章節去說。 我的大家族成員,許多具備相互交流的能力,相互扶持,相互告誡,照顧生病的鄰居,有自己地上地下的網絡世界。按你們的看法,樹是不能行走的——我的看法和你們不一樣,就是說,樹木在走和不走之間。看起來不走,實際上,樹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就開始一天的行走,將自己的枝蔓延展到另一棵樹的枝蔓,將自家樹葉那綠色的精靈,輕蕩到附近樹上的綠葉。于是,在一片漫長的所謂的樹道中,樹木悄悄地開始長征,不分日夜,不分陰晴,不分季節,風在樹冠上引導其方向感…… 與你們一樣—— 我有喜樂、焦灼、憂慮、哀慟、痛感,情況嚴重、緊急時,也有撕心裂肺感。 我有容乃大,忍辱負重,如你們一旦成為父母,必呵氣如蘭,善待自己的孩子。 我常常在遠處眺望、沉思 我當然會有滿足感,或者說是成就感。 可往往,你們聽不懂,看不見,也沒有興趣。 即使進入森林,你們也許寸步不離地帶著手機,你們怕脫離世界的萬丈光芒: 一天之內,全球會有20萬輛車被制造出來,消耗7900萬桶石油,有上千萬個麥當勞漢堡被賣出,賣出的還有400萬臺智能手機。每天YouTube上的視頻被觀看50億次,有15億人次使用Facebook,還不算中國的微信……看我,則不是成就,森林外的斑斕華彩、迷離炫目,才是你們的成就。
森林紀:我的樹你的國 作者簡介
胡平,學者、著名作家、南昌大學研究員。文字歲月四十年。已出版作品30余種700余萬字,著有《世界大串聯》《中國的眸子》《戰爭狀態》《千年沉重》《情報日本》《瓷上中國》等。曾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文學獎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