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知己 知己 !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0423
- 條形碼:9787520520423 ; 978-7-5205-2042-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己 知己 ! 內容簡介
文人筆下的友情。 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息相通的人。
知己 知己 ! 目錄
丁在君這個人
記辜鴻銘
高夢旦先生小傳
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憶劉半農君
為了忘卻的紀念
憶韋素園君
藤野先生
志摩在回憶里
懷四十歲的志摩
回憶魯迅
敬悼許地山先生
光慈的晚年
打聽詩人的消息
永在的溫情
惜周作人
悼夏丐尊先生
悼許地山先生
憶愈之
憶六逸先生
哭佩弦
想起和濟之同在一起的日子
白采
我所見的葉圣陶
中國學術的大損失
我所認識的丁文江先生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風格
我所認識的沫若先生
一點點認識
悼志摩
螃蟹的憔悴
回憶魯迅先生
我所知道的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二三事
樹蔭下的默想
憶蕭紅
弘一法師之出家
魯迅翁雜憶
憶圣泉
夢葦的死
知己 知己 ! 節選
《知己!知己:文人筆下的友情(民國趣讀.閑情偶拾)》: 這里所說的我們的事情其實是不確的。白莽并沒有這么高慢,他曾經到過我的寓所來,但也不是因為我要求和他會面;我也沒有這么高慢,對于一位素不相識的投稿者,會輕率地寫信去叫他。我們相見的原因很平常,那時他所投的是從德文譯出的《彼得斐傳》,我就發信去討原文,原文是載在詩集前面的,郵寄不便,他就親自送來了。看去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顏色是黑黑的,當時的談話我已經忘卻,只記得他自說姓徐,象山人;我問他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這么一個怪名字(怎么怪法,現在也忘卻了),他說她就喜歡起得這么怪,羅曼諦克,自己也有些和她不大對勁了。就只剩了這一點。 夜里,我將譯文和原文粗粗的對了一遍,知道除幾處誤譯之外,還有一個故意的曲譯。他像是不喜歡“國民詩人”這個字的,都改成“民眾詩人”了。第二天又接到他一封來信,說很悔和我相見,他的話多,我的話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種威壓似的。我便寫一封回信去解釋,說初次相會,說話不多,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告訴他不應該由自己的愛憎,將原文改變。因為他的原書留在我這里了,就將我所藏的兩本集子送給他,問他可能再譯幾首詩,以供讀者的參看。他果然譯了幾首,自己拿來了,我們就談得比**回多一些。這傳和詩,后來就都登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本,即*末的一本里。 我們第三次相見,我記得是在一個熱天。有人打門了,我去開門時,來的就是白莽,卻穿著一件厚棉袍,汗流滿面,彼此都不禁失笑。這時他才告訴我他是一個革命者,剛由被捕而釋出,衣服和書籍全被沒收了,連我送他的那兩本;身上的袍子是從朋友那里借來的,沒有夾衫,而必須穿長衣,所以只好這么出汗。我想,這大約就是林莽先生說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我很欣幸他的得釋,就趕緊付給稿費,使他可以買一件夾衫,但一面又很為我的那兩本書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那兩本書,原是極平常的,一本散文,一本詩集,據德文譯者說,這是他搜集起來的,雖在匈牙利本國,也還沒有這么完全的本子,然而印在《萊克朗氏萬有文庫》(Reclam's Universal-Bibliothek)中,倘在德國,就隨處可得,也值不到一元錢。不過在我是一種寶貝,因為這是三十年前,正當我熱愛彼得斐的時候,特地托丸善書店從德國去買來的,那時還恐怕因為書極便宜,店員不肯經手,開口時非常惴惴,后來大抵帶在身邊,只是情隨事遷,已沒有翻譯的意思了,這回便決計送給這也如我的那時一樣,熱愛彼得斐的詩的青年,算是給它尋得了一個好著落。所以還鄭重其事,托柔石親自送去的。 ……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