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69576
- 條形碼:9787109269576 ; 978-7-109-2695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精) 內容簡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總結70周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果,記錄中國農業發展歷程,特別策劃出版《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該書定位為一部具有非常不錯性、資料性和實用性的大型工具書,記載了中國農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種業、農墾、漁業、農產品加工、農機及鄉鎮企業等各方面重大事件、重要農業文獻、重要農業會議、主要經濟發展水平、農業機構和人事變動,涉農部門表彰的優選單位和人物等,基本反映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
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精) 目錄
一、種植業
二、林業
三、畜牧業
四、水產
五、農業機械化
六、農墾
七、農業產業化與農民生產合作組織
八、農村產業發展水平
農業農村政策
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
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
三、農業生產與保障
四、質量安全與標準化
五、農村法制建設
六、中央1號文件名錄
農村勞動力
農業科研與教育
農業經濟統計
1949-2018年評獎評優項目選編
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精) 節選
《中國農業大事記(1949-2018)》: 七、農業產業化與農民生產合作組織 1952年4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推廣互助組和合作社的“結合合同”》。 1952年8月31日,農業部農政司公布1952年上半年全國互助合作運動情況。1952年上半年全國共有互助組600余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3000余個,全國組織起來的農戶有3500余萬戶,占全國總農戶40%左右。 1953年2月1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過《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這個決議于1951年12月15日以草案形式發給各級黨委試行,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通過成為正式決議,并做了部分修改。 1954年1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布《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195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通過。這個決議不適用于某些少數民族的地區)! 1954年1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正確地貫徹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社論說,這個決議總結了各地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特別是總結了兩年來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經驗。這個決議的重點是以辦好和發展農業合作社來帶動互助組的大發展,帶動整個互助合作運動前進。這個決議,連同1953年3月公布的中央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明確地規劃出對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道路和具體辦法。各級黨委,特別是一切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們,必須用心學習這個決議,把它當作自己工作的指南,在農村的各項工作中正確地把它貫徹執行! 1954年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爭取實現今年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計劃》。社論說,到1954年秋收以前,連原有的14000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內,全國總共要辦起45000個左右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4年1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互助組是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重要基礎》。社論說:我國共有11000多萬農戶,已經參加各種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的有4790多萬戶,其中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有273000多戶。 1954年4月4日,農業部發出《關于訓練農業生產合作社干部的通知》。通知說,1954年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發展到9萬多個。為適應目前合作社迅速發展的需要和為今后合作社大量發展作好準備,各大區和省農業部門應在黨委農村工作部統一領導下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訓練合作社干部的計劃,其所需經費,由農業訓練費中開支! 1954年5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要集中力量鞏固現有的9萬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論說,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4年春季為止,已從1953年的14000多個發展到95000多個。這是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在農村執行中的一項重大勝利,鞏固9萬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中心環節,是迅速地建立和改善生產秩序,克服生產關系變革中極容易發生的生產上的混亂現象。 1954年7月7日,<> 1954年8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必須重視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工作》。社論說,在農業生產合作社中,分配收益問題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政策。分配工作做得好,可以鞏固內部合作,推動來年的生產,做不好,就會引起部分農民的動搖心理,影響今后生產。社論說,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既要符合半社會主義合作經濟的性質,又要體現出能推進新生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向前發展的作用。因此,必須正確體現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融洽結合的關系;必須正確體現全體社員之間互助互利的原則。黨在指導合作社進行收益分配工作的時候,必須強調深入實際,創造典型,總結經驗,及時推廣。每個干部在工作中,既要注意調查研究,計算比較,又要善于掌握黨的基本政策,因勢利導,耐心教育群眾。要把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結合在一起,不要盲目的事務主義,也不要空洞的說教! 1954年9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表《關于1953年度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計劃執行結果的公報》。公報說,1953年糧食作物總收獲量達到16500余萬噸,棉花總收獲量達到117萬余噸。全國參加在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的農戶約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3%。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發展到14900多個,參加的農戶共有275000余戶,社數比較1952年約增加3倍,戶數比較1952年約增加3.7倍。參加常年互助組的農戶占參加互助合作組織農戶數的28%左右。 1954年12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及時檢查和改進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工作》。社論說,在檢查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幫助干部認清群眾路線和命令主義的區別和利害。要使他們切實地記住:辦合作社的目的是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創造,但是對于農民勞動者來說,改造就是要他們自愿聯合起來。只有自愿的聯合才能使合作社辦好,才能鞏固工農聯盟,才能樹立農民新的自覺的勞動態度,也才能保證生產的發展。如果違背自愿聯合的原則,那么,不管你建立了多少合作社,也將是沒有生氣的,缺乏生命力的;并且會削弱黨和群眾的聯系,阻礙革命事業的發展。社論還說,不是為檢查而檢查,是為改進工作而檢查;檢查不是去找岔子,而是去幫助工作。要做到這一點,各級黨委的負責同志就必須親赴前線加以掌握,以便把檢查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上去進行! 1954年12月27日,新華社報道:到目前為止,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已從秋收前的225000多個增加到40多萬個! 1955年2月15日,新華社報道:1954年冬和1955年春在全國建立60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計劃,已經完成。 1955年2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幫助農業生產合作社培養會計人才》。社論說,財務會計工作跟不上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大量發展,成為目前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薄弱一環。不少合作社賬目不清,影響了生產和分配工作的順利進行。幫助現有的和正在建立的幾十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培養會計人才,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當前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一項突出的任務! 1955年2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為什么必須重視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鞏固工作》。社論說,現在全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經發展到50多萬個,目前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發展數量,而應集中注意于提高質量,也就是說,應當全面轉向鞏固工作了。已建成的合作社必須從經濟上、政治上加以鞏固,在發展社的時期出現過一轟而起的錯誤的地方,今天在鞏固工作中必須特別注意強調深入工作,絕不要把發展工作中的一轟而起轉化為鞏固時期的一轟而退,或簡單粗糙地進行整頓工作,致使工作的弱點被工作作風的弱點掩蓋起來,遺留下去,造成無窮后患!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